南方周末 10月09日 11:52
翟佳宁夺冠,脱口秀行业五年蜕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五年脱口秀生涯,翟佳宁的夺冠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折射出中国脱口秀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理性沉淀的历程。他坚持的“简单真相”喜剧理念,转向对集体性心理困境的自嘲与共情,为观众带来共鸣与释放。他的成功也代表了行业人才通过线下开放麦孵化,走向线上,最终反哺线下商业演出的典型价值链循环。

翟佳宁坚持“简单真相”的喜剧理念,挖掘生活中的荒诞与共鸣,以自嘲和共情的方式释放观众压力,为观众带来共鸣与释放。

他的脱口秀表演精准戳中社会痛点,将“内耗”“焦虑”等话题讲出花来,引发观众共鸣,也代表了行业从外部讽刺转向内部反思的范式转移。

翟佳宁的崛起是中国脱口秀行业发展的缩影,体现了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理性沉淀的过程,以及人才通过线下开放麦孵化,走向线上,最终反哺线下商业演出的典型价值链循环。

翟佳宁的表演风格独特,以“草根逗笑机器”为定位,不进行批判性说教,而是通过幽默的方式观察生活,并引发观众思考。

翟佳宁的成功也代表了脱口秀演员的核心竞争力:天赋加努力,以及坚持创作和表演,才能最终获得观众的认可。

一兰 2025-10-04 20:08 广东

▲ 2025年9月13日,在脱口秀行业出道五年的翟佳宁夺得《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总冠军。图为他在线下演出中。(standby供图)

全文共4086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五年脱口秀,它肯定是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之前那种早八晚五、早九晚六的状态了。”

“厕所为啥男左女右?你要是能讲清楚这里头的门道,一句话就能值一百分。”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一兰

任编|刘悠翔

2025年喜剧的夏天,随着《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的结束正式说再见了。说了五年脱口秀、敢于冒犯的脱口秀演员翟佳宁吐槽着竞技脱口秀,冒犯着观众、评委甚至周星驰,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7票的优势,战胜了新晋脱口秀红人嘻哈,成为年度总冠军。

编剧东东枪对翟佳宁有一番精准评论:“翟佳宁的表演像一门喜剧的大炮,把很多文质彬彬的东西全给轰碎了,他的粗粝、蛮横是很多人期待喜剧该有的酣畅淋漓之气。”

舞台上,翟佳宁是一个能够精准戳中社会痛点,并把内耗焦虑讲出花来的逗笑机器。生活中他也很少内耗:人嘛,不开心才是常态,快乐那才是稀罕物。

一个将不顺眼作为创作驱动力的观察者,如何成为了一个用幽默制造快乐的喜剧演员?他个人的成长弧线,恰是中国脱口秀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理性沉淀的一个缩影。他所坚持的喜剧理念——“简单真相,也并非简单的抖机灵,而是一种在繁杂世界中,对荒诞与共鸣的挖掘。

从某种意义上讲,翟佳宁的崛起,并非孤例,而是在中国脱口秀行业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必然。根据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脱口秀行业全职从业者仅不到50人,但到2020年至2021年间,脱口秀演出票房已高达1.2亿元,观众人次超过350万。如此迅猛的市场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一批线上综艺的助推,这些节目让脱口秀迅速成为一种国民级的新喜剧形式。

正如翟佳宁所言,自己是被环境推到了这一步。他个人的故事,恰好是这个行业在野蛮生长阶段,人才通过线下开放麦的土壤孵化,继而走向线上,最终反哺线下商业演出的典型价值链循环。       

传统的脱口秀常被定义为冒犯的艺术,其核心在于对外部世界的讽刺和批判。但翟佳宁明确表示,自己的定位是草根逗笑机器,他不会去批判什么,觉得也轮不到喜剧演员说教。然而,他最受欢迎的段子之一恰恰是关于内耗这一深刻问题。这背后是一种有趣的范式转移:当外部环境的议论空间变得更为审慎时,脱口秀的幽默开始转向内部,通过对集体性心理困境的自嘲与共情,来释放观众的压力。他的喜剧价值不在于指出问题,而在于承认问题并与你同在,这或许是一种更具当下性的软性社会评论。

可以说,翟佳宁的幽默,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许多普通人不开心是常态的内心世界。他多次提及自己坚持的喜剧理念“简单真相”,对于生活本身来说,简单真相或许就是:生活永远在继续,而笑声永远有新的可能。

以下为翟佳宁自述:

简单真相

总决赛拿冠军那天,我自己都蒙圈了。为啥?没期待啊!但是你要问我,有没有达到最优秀的实力,我认为我有实力。

我一直说我坚持的喜剧理念就是“简单真相——这玩意儿高级着呢。啥叫简单真相?就是大家都看见过,但没往深了想的事儿。比如说厕所为啥男左女右?你要是能讲清楚这里头的门道,一句话就能值一百分。现在好多段子都靠喜剧技巧堆砌,什么文字游戏、谐音梗,那都是构建出来的。简单真相可不用构建,你挖出来就能戳中笑点。我上节目很多段子都在遵循简单真相,像不内耗那个段子,我调侃刘仁铖朋友圈像“水滴筹”,还有相亲角大妈瞅你一眼就能定义你外地人,这都算简单真相。

我平时看啥都带点不顺眼的劲儿,早习惯了。杨天真老师在节目里评价我的创作得愤怒,我倒觉得谁能一直生气啊?那不得气出病来?这哪是先天能力,都是后天一点点磨出来的。你瞧瞧现在这世界变得多快?二十年前教的那套,放现在根本不顶用。新鲜事儿天天冲撞着青春期时你的三观,你能没点想法?

入行那点事儿

要说入行经历,那得追溯到2020年。当时来杭州出差碰着初中同学,他说咱能讲脱口秀,年底就给我发微信说找到杭州的场子了。我心说这形式我肯定行啊,那股子盲目自信上来,直接就上了。

新人哪有不紧张的?上台前五分钟我还手心冒汗呢。冷场?那肯定遭遇过啊!咋办?挺着,改!第一次上台讲开放麦,我低着头不敢看观众,晃着身子硬撑。但第二周讲奶茶段子,观众居然鼓掌了!后来讲李清照,现场反应都很好。其他演员告诉我,鼓掌挺难,能给观众讲鼓掌,证明这段子肯定能留下。

写段子这事儿,没拜师也没学技巧,全凭感觉。有人问,你上台前准备多久?我哪儿准备啊?头天写稿子第二天就上台,边讲边改。那些想着写完美了再讲的人,永远改不出好段子。

现在想想,从兼职做脱口秀,到全职,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也没有什么咬牙坚持,我就是一开始正常上班,正常打工人,但脱口秀是我第二热爱的事。伴随讲脱口秀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外地俱乐部就给你机会,邀请你去演出,你就去演,甚至还给你排专场的。排专场就得从星期五开始排,因为一般演出都是周五晚上。当全国各地都要给你排专场的时候,就相当于每周五你都得请假才能去。你能1个月跟公司请4次假吗?不可能,哪个单位也不允许你这么干。我一合计,我靠讲脱口秀能养活自己,我也爱干这事儿,自然而然就选择了全职,等于还是环境把我推到了这一步

要是5年前有人跟我说能成头部演员,我指定不信。当时在杭州工作不顺,偶然发现下班能跑到远的地方讲笑话,讲完特别开心。年轻嘛,就想着赌一把——大不了二十七八岁失败,人生还能崩盘?就这么着,2022年国庆,我开始全职做脱口秀,每年都有进步。最忙的时候国庆七天换三个城市,半个月跑四五个地方,累得跟狗似的,但乐在其中。

五年脱口秀,它肯定是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之前那种早晚五早九晚六的状态了。其次是,它客观地来讲,肯定打开了我的视野,去不同城市,会认识不同的人,它相比于你在一个固定的工作环境里,眼界会非常开阔,自然而然就多思考了。

翟佳宁为线下演出的海报签名。三脚猪喜剧供图

“我就是这么被生活推着走”

要问我典型的一天是啥样?那可真是没有典型四个字就能概括的。比如现在我在杭州,要是没工作安排,我可能早起去锻炼,把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可要是换个城市一就是三五天,那完全得跟着主办方的节奏走。它压根儿就不规律。刚锻炼出点健康作息的苗头,一个工作安排就能给掐了——我就是这么被生活推着走。

我在半决赛那期吐槽了内耗、焦虑,引起很多人共鸣。我觉得是这样,现在好多人把不开心当成了不得的大事,我可不这么看。人嘛,不开心才是常态,快乐那才是稀罕物。你忍着忍着,习惯了就成自然了。

要说内耗这事儿,它真没想象中那么邪乎。跟上班那些破事儿、高考失利、长辈离世比起来,内耗压根儿不算啥,你不也走过来了?就拿脱口秀比赛来说吧,我不是那种非得争第一的主儿。我一直没想着我要赢倒觉得别输得太惨就行。这俩心态可不一样——一个是憋着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一个是我希望大家都好。脱口秀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的艺术,哪能听一个人从头讲到尾?所以我这人目标特别明确:每年进决赛就行,当最头部的那一撮人里的一员就成。观众能记住翟佳宁是个有特点的优秀单口喜剧演员,这就够了。你说非要比谁更优秀?风格都不一样,拿来比什么?

观点型选手

剧场观众和线上观众预期不一样。剧场里观众奔着听笑话来,纯粹得很;线上节目得考虑传播价值,录播客更得靠个人魅力。线下演出你能铺垫三十秒,观众有耐心;线上比赛三十秒没笑点,观众就觉得你技术不行。所以线上段子得梗密,得让观众一直笑。

半决赛那个关于焦虑的段子,就是先定不内耗的主题,再想怎么让观众信服。比如大家半决赛都焦虑,我就说羡慕黑灯、小佳,再拿刘仁铖举例子,把他焦虑的事儿翻来覆去说,这两分钟算内部梗,把局面打开,观众笑了,剩下就好办了。因为我也老收到很多人私信给我说他生活的一些琐事,我也进去,展开描写一个人辐射到整个面。最后得给解决方案——玩快手,不内耗。整个逻辑链得通顺,像拼图似的慢慢拼起来。我练了得有十到二十遍,就为了不看提词器。创作嘛,十天之内得写完改完,就跟挤牙膏似的,但挤着挤着就成篇了。

有人我是观点型选手,咋不讲自己的经历?我压根儿没意识到!我没啥特别的经历,只会说这事儿不合理,那事儿不合理。每个演员路数不同,没刻意选这条道。

至于真实感和喜剧效果的平衡,我琢磨着笑话肯定得有假成分。卓别林演砸玻璃的段子,那玻璃肯定是假的,但基于真实生活加工出来的笑点才动人。我从来不批判什么——要是观众听出批判味儿,那也是因为批判的部分好笑。我可没说时代缺点啥,咱们该怎么做,那轮不到喜剧演员说教。大家都有三观,我凭什么教别人?

现在AI火得不行,我也试过用它辅助创作。结果呢?一般般。AI做比喻挺厉害,能给你一堆启发,但80分以上的创作还得靠人。它那都是函数推导,没人类的灵气。余华写的东西它模仿不来,打动人的创新还得靠人。不过门槛确实高了,但我觉得只要认真搞笑,坚守喜剧理念,线下观众买账,机会总会来的。

翟佳宁在线下演出中。三脚猪喜剧供图

“哥们,坚持住,你没选错”

脱口秀的社会责任?不就是逗笑观众吗?我决赛段子就说了,咱们就是草根逗笑机器,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要我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天赋加努力。你观察生活,坚持写,坚持讲,早晚熬出头。现在我还演话剧呢,刚演一周,为的就是提升表演能力。

要是给2022年全职的自己发消息,我准说:“哥们,坚持住,你没选错!对想入行的朋友,我就一句话:你幽默,能逗笑观众,就来试试。失败了也别气馁,台上说话就算没人笑,对你自己也是种情绪抒发。最重要的是,你是单口喜剧演员得为了逗笑而说话——这是我真心盼着的。

名气大了,关注多了,我确实担心会不会变得圆滑。我希望自己能坚持,也适当妥协,最后自洽。我不能变成说句话都得别人点头的主儿——那不成提线木偶了?所以啊,甭管未来咋样,我就图个真实,图个乐呵。你们听了笑,我活着踏实,这就够了。

其他人都在看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脱口秀 翟佳宁 喜剧之王单口季 简单真相 内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