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分享了每天傍晚的固定生活习惯:五点四十五分准时晚餐,随后骑行十分钟电动摩托车前往公园散步,通常绕行一至两圈,时长约三十分至六十分钟,此习惯已坚持多年。然而,日常出行和公园散步的宁静常被一些令人不快的事件打断。作者在骑行途中遭遇一位电动自行车驾驶者,在车流中危险变道,险些引发交通事故,令作者感到愤怒。在公园散步时,也常有吸烟者在步行道上边走边抽烟,烟雾弥漫,影响他人,让作者感到非常不满,并感叹普通人在网络上发泄情绪的无奈。
🚶♀️ **规律的日常生活与出行习惯**:作者保持着严格的作息,每天下午5点45分准时晚餐,餐后通过骑行十分钟电动摩托车前往公园进行约30至60分钟的散步。这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已坚持多年,体现了对规律生活的追求。
🚗 **交通安全隐患与出行者的不文明行为**:在前往公园的路上,作者遭遇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电动自行车驾驶者,该驾驶者在车流中突然危险变道,险些导致严重交通事故,作者对此行为感到愤怒和无奈,并提及了其他车辆的惊险反应。
💨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质问题**:在本应宁静放松的公园步行道上,作者遇到了在路中间边走边抽烟的人,烟雾四散,影响了其他散步者的体验,这让作者感到非常不快,并引发了对公共空间文明行为的思考。
网络发声的局限性:作者在文末表达了作为普通人“牛马”的无力感,认为在现实中无权无势,只能通过网络平台发泄不满,这反映了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公或烦恼时的情绪宣泄方式。
我每天固定在下午 5 点 45 分吃饭。饭后,我会骑上电动摩托车去公园散步——骑行大约耗时 10 分钟。到了公园后,我通常散步绕公园消食。一圈大约 30 分钟,若状态好就走两圈,约 60 分钟。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好几年。
不过,路上常常有些让人心烦的事。今天我在骑车时遇到一位骑着那种最高时速 25 码的电动自行车的女的,前面带着小孩,后座还载着一位老人。她居然从右侧第三车道突然左转,想直接横跨到第一车道,完全没看左边有没有来车!我当时在第二车道,幸亏速度不快,但是还是被她逼得直接刹停。第一车道的一辆小车也被吓得狂按喇叭,差点撞上她。看到这种人真是让人火冒三丈。
到了公园也不一定清净。步行专用道上本该是人们饭后散步放松的地方,可总有人在路中间边走边抽烟,烟味四散。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都特别不爽,真想上去骂人。
苦逼牛马无权也无势,只能在网络上逼逼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