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一次手机丢失的经历为引子,探讨了“正常世界”的定义以及社会信任的基石。作者分享了自己因信任他人而未能及时找回手机的心理过程,并借此反思了现代社会高度依赖理性、公平和人性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人类历史上维系社会形态的罕见性。作者还结合网络评论的经历,指出现实生活中难以遇到的恶意,以及贪念转恶念的可能性。尽管如此,作者依然相信好人多,并以此为鉴,提醒读者防人之心不可无。最终,作者从嬉皮士的生活态度转向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并表达了希望国家能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
📱 **信任的代价与现实的落差**:作者通过手机丢失的经历,揭示了个人对社会环境的信任与现实的复杂性之间的差距。在作者心中,遗落的手机不会被他人取走,是一种基于良好社会环境的直觉,这种直觉在“小概率事件”发生时,暴露了社会契约的脆弱性。这提醒我们,即使在看似稳定的社会中,也存在意想不到的风险。
🌐 **社会形态的罕见性与维系不易**:文章引用《What's Our Problem》的观点,强调了我们从小生活在一个由理性、公平和人性构建的社会环境中,容易产生环境会永续存在的错觉。然而,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这种依靠信任、文化共识和共同价值观维系的社会形态是极为罕见的,其维系需要共同的努力和警惕。
💬 **网络公域的匿名性与恶意显现**:作者将手机丢失的经历类比于网络上的“匪夷所思”的评论,指出内容被分发到更广阔的公域后,会暴露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负面人群。这种匿名性和远距离的传播,使得“贪念转恶念”的现象在网络空间中更加凸显,尽管作者仍相信好人多,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 **人生态度的转变与责任担当**:经历过此事以及受到他人帮助后,作者的人生观发生了转变,从追求“嬉皮士”式的散漫自由,转向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和生活的务实态度。作者认为,逃避生活压力、挑战和责任的人,无论多么“嬉皮”,终究是弱者,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期许,希望在本代人的努力下,国家能成为发达国家。
今天看和菜头推荐了这本书——《What's Our Problem》,开头这段就很有意思。
其实这次手机事件也引发了我类似的思考:何为正常世界。
我能回忆起在我发现手机没有了之后,我的一个小的心路历程:如果是忘在卫生间,应该没有人会拿,所以我待会儿再找不着急。
所以我在马上查看手机和拿之前付好钱的鸡排之间选择了等鸡排(因为我不想让炸鸡排小妹找不到我)。
而其实如果当时马上去找,手机就不会被人拿走。我根本不觉得现在还会有人拿走别人的手机并关机。我丝毫没有这方面的防备。
但事实证明当发生小概率事件的时候,就碰上这个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了。
正如这本书里说:我们从小生活在重视理性、公平和人性这些人造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样的好环境理所当然会一直存在。却忘了在人类历史长河里,这种依靠信任、文化共识和共同价值观维系的社会形态其实非常罕见。
我是一个网络表达者。有时在发送内容之后,会收到一些匪夷所思的评论。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根本不会结识这样的人,只是内容被分发到更广阔的公域了。
贪念转恶念,也许在当今社会仍然十分主流。当然我仍然相信世界上好人多,此事作为提醒,防人之心不可无,也提醒各位读者朋友。
很多人丢失手机其实是很难找回来的,或者说成本非常高。我算非常幸运的。日子在过,不单这一件事,受到很多好人帮助,我也发现自己的一些变化。
之前我喜欢天马行空、随机应变的散漫生活,想做个嬉皮士,现在感觉嬉皮士不再吸引我了。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不敢面对生活长久的压力、挑战和责任的人,嬉皮范儿再大也是弱者。
现在我只想脚踏实地好好工作,认真生活,我希望在我退休的时候,在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下,我们的国家能成为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