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圈子-创业者的日常 10月09日 00:36
警惕“有趣”的陷阱:创业者易犯的三种偏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通过分析Six Degrees的失败案例,揭示了创业者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有趣”陷阱。作者指出,客户口中的“有趣”往往并非真实需求,而是礼貌的拒绝。文章深入剖析了创业者易犯的三种偏见:过度迷恋解决方案、害怕创意泄露而秘密开发、以及过度依赖“杀手级功能”。并提出了“证据阶梯”框架,从表面兴趣到预付费开发,层层递进地验证市场需求。最后,文章强调了“问题-解决方案匹配”和“演示-销售-构建”的实操方法,以及“只构建卖出去的东西”的原则,帮助创业者规避风险,找到真正有市场需求的产品。

💡 **“有趣”是危险的信号,而非真实需求:** 创业者常将客户的“有趣”理解为喜爱,但实际上这往往是礼貌的拒绝,暗示产品新奇但与客户痛点无关。Six Degrees的案例表明,仅仅“有趣”的产品无法转化为实际的付费用户,导致项目失败。

🚫 **警惕创业者的三种典型偏见:** 1. 痴迷解决方案而忽略问题本质;2. 秘密开发以防创意泄露,阻碍了产品与客户的良性互动;3. 迷信“杀手级功能”,认为功能可以创造需求,而忽略了真正的问题驱动力。

📈 **利用“证据阶梯”验证市场需求:** 该框架将客户验证分为四层:表面兴趣(最弱)、主动搜索、为现有解决方案付费、预付费开发(最强)。创业者应努力攀升至更高层级,以获取更可靠的市场需求证据,避免在缺乏验证的情况下投入过多资源。

🛠️ **实践“演示-销售-构建”与“只构建卖出去的东西”:** 创业者应首先通过提问“现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来找到值得解决的问题,然后依据“20-10-7法则”进行验证,并采用“演示-销售-构建”流程,在获得实质性承诺(如预付款)后再进行开发,确保只构建客户真正需要并已承诺购买的产品。

所谓的创新想法,可能才是最危险的陷阱。

2004年,当six degrees的创始人Ash把产品链接推给1000个等待名单上的用户时,他以为自己即将见证成功。

毕竟,两年的开发,50万美元的投入,一个精心打磨的产品,有什么理由不成功?

第一天,几百人注册了,看起来好像还不错。
但到第30天,只剩下几个人还在用,并没有人付费。

这就是这个创业项目的全部生命周期:50万美元,730天,换来的是一地鸡毛。
更讽刺的是,所有的警告信号从一开始就在那里,只是他好像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性失明了。

这个故事不是个例,在硅谷,类似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

Ash回想起来,发现在开发产品时采访过的每个潜在客户,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这听起来真的很有趣。

不是现在就需要这个,不是这个多少钱,就是说:这个产品很有趣。

当时他把有趣理解成客户喜欢这个产品,觉得等产品真正做出来,他们肯定会买、会用。
但这个误判,代价是50万美元。

几年后他才真正明白:人们说会做什么,和他们实际做什么,根本是两码事。

因为有趣这个词,在商业世界里是个最危险的信号,它通常意味着:你的东西挺新奇,但跟痛点没关系。
客户的礼貌,往往是创业者最大的敌人。

你会发现,很多创业者总是骄傲地说,从来没人这么做过。
但真相往往是:如果从来没人这么做过,通常是有充分理由的。

这种偏见会在创业者身上有三种典型表现:

第一种是创业者会疯狂爱上自己的解决方案,却没搞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
当年做six degrees时,Ash对这个技术兴奋得不行,根本没想过要去寻找真正值得解决的底层问题。

而客户其实并不在乎解决方案,他们只在乎自己的问题。

第二种是创业者偷偷摸摸地开发,生怕别人偷走创意。
Six degrees就这样干了两年,结果是根本没人知道这个产品的存在。

而好想法是需要在与客户持续分享和反馈的循环中被塑造和进化的,不是靠保密搞出来的。

第三种是杀手级功能策略,创业者觉得只要再加一个功能,客户就会明白了。
但功能不会创造需求,问题才会。

这三种偏见让创业者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市场上真的有人在拼命寻找你正在开发的东西吗?

Six degrees失败后,这位创始人开始研究一个叫证据阶梯的框架。
这个阶梯有四层,每一层代表不同强度的客户验证,能告诉创业者是不是真的有需求。

最底层是表面兴趣,你在这个阶段经常听到的话是:听起来挺酷的,可能会用。或者,有意思,六个月后再来找我吧。

这些都属于客户说什么的陈述,证据强度几乎为零,因为人们说会做什么,很少能预测他们实际会做什么。
Six degrees就止步于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第二层是主动搜索,人们在网上搜索解决方案,加入论坛,寻求帮助,或者在社交媒体上抱怨。
如果没人主动找解决方案,很可能这是一个客户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的问题。

第三层是为现有解决方案付费。

很多创业者觉得客户已经在用某个方案是坏事,其实完全相反。
让人从现有方案切换过来,远比说服他们第一次尝试全新东西容易得多。

前提当然是,新方案好得足以让人值得切换。

还有个关键点:当人们已经在为糟糕的方案付钱时,他们会很乐意把至少那么多钱转给更好的替代品。
但很多创业者把愿意付费和承诺付费,跟实际付费混为一谈了。

当然,最高层是预付费开发。当创业者能推销想法,拿到预订单、定金或意向书,这才是真正落地时候。
理想情况下,应该在写一大堆代码或大规模开发产品之前,就到达这个层级。

爬得越高,证据越有力,而大多数创业者永远停在第一层。

有了证据阶梯的理论,怎么实际操作?
这里有个经过验证playbook。

第一步,问对问题。不要再问客户会不会用这个,改问现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答案是什么也没做,或者客户一脸困惑,说明还没找到值得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跟着钱走,找到钱已经在流向哪里。
人们在为什么付费?哪怕是为糟糕的方案付费?那就是潜在市场。

第三步,用20-10-7法则。

什么是20-10-7法则?
也就是和20个潜在客户聊天,了解他们的问题,画出机会空间的地图,仔细挑选滩头市场或早期采用者。

然后用演示-销售-构建的框架,向其中10个早期采用者推销。
目标是从他们那里拿到至少7个实质性承诺,不是口头承诺,而是实际付款或其他实质性承诺的替代物。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问题-解决方案匹配,有的只是一个假设。
问题-解决方案匹配是对任何新想法投入几个月或几年时间之前,应该寻求的最低验证标准。

拿到问题-解决方案匹配后,就准备好了第四步:只构建卖出去的东西。

演示-销售-构建流程的魅力在于,它遵循所见即所得原则,只能构建展示给那些预购产品的客户的东西,一点都不能多。
不用猜测,也不用担心范围蔓延,目标就是兑现做出的承诺。

如果做到了,就能留住这些客户,这是下一个重要里程碑:解决方案-客户匹配。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产品-市场匹配的小规模版本,如果连最初精心挑选的10个早期采用者都取悦不了,怎么可能让成百上千的其他人满意?

市场不会因为第一个做就给奖励,市场只会奖励那些真正解决问题的人。
因为先发者付出的代价是教育市场的成本,后发者享受的红利是成熟市场的需求。

在创业这件事上,自我感觉良好才是最危险的状态。
创业者觉得客户会喜欢,不代表客户真的喜欢;创业者觉得想法很酷,不代表有人愿意买单;创业者觉得市场需要,不代表市场真的需要。

有趣是礼貌的拒绝,付费才是真实的需求。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创业 产品开发 市场验证 用户需求 Startup Product Development Market Validation User Need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