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 Big Data 10月08日 16:58
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成果豐碩,助國產醫療AI邁向國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食藥署的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自2021年成立以來,在推動醫療AI軟體商品化方面成果顯著。該辦公室聚焦於法規管理與產業推動兩大核心,已制定21份相關審查指引,並提供諮詢與人才培育。截至目前,已成功協助28件國產智慧醫材上市,其中更有20件已成功拓展海外市場。未來,辦公室將進一步整合驗證、取證與臨床效益,並聯手多個政府單位,成立「醫創共榮聯盟」,以加速智慧醫材的發展與應用,並擴大國際市場布局。

🎯 法規管理與產業推動並行:食藥署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透過制定21份醫療AI審查指引、提供諮詢服務、培育人才,並辦理多項課程,確立了清晰的法規框架,同時積極推動產業發展,涵蓋網路安全、軟體確效、法規管理等多方面,為醫療AI軟體商品化奠定堅實基礎。

🚀 國產智慧醫材加速上市與國際佈局:辦公室已協助28件國產智慧醫材成功上市,其中更有20件已將產品銷往海外,展現了其在加速產品開發、推廣及市場佈局方面的卓越成效。這些醫材主要應用於放射醫學影像,涵蓋多種疾病的輔助偵測與預測。

🤝 跨部會合作深化與生態系建構:為進一步推動智慧醫材發展,辦公室將聯手衛福部資訊處、健保署、CDE等單位,整合驗證、取證與臨床效益。同時,計畫聯合更多政府機構,成立「醫創共榮聯盟」,旨在匯聚資源,加速智慧醫材的導入與國際市場拓展,並重視跨領域人才的培育。

💡 成果量化展現監理與扶植成效:自2021年成立至今年8月,已核准國內外共202張AI醫材許可證,其中國產佔58張。此外,也成功導入多款智慧醫材至地方衛生局使用,如心房顫動、眼底影像、AI骨鬆風險篩檢系統等,顯示其政策推動的實際效益。

食藥署日前(10/3)揭露旗下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進展,自2021年成立以來,鎖定醫療AI軟體商品化,聚焦法規管理和產業推動兩大面向,不只制定21份醫療AI相關的審查指引、提供諮詢服務和培育人才,還協助了28件國產智慧醫材上市,其中20件已布局海外。接下來,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要聯手衛福部資訊處、健保署和醫藥品查驗中心(CDE),整合智慧醫材的驗證、取證和臨床效益,還要聯手更多政府單位,來成立醫創共榮聯盟。

成立背景:落實AI醫材監理與產業扶植

負責推動智慧醫材業務的食藥署簡任計正吳亭瑤回顧,2020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提出建議,盼成立智慧醫療監理審查制度,來輔導跨域產品研發上市。當時業界也建議,食藥署應扶植相關產業發展。

於是,隔年5月,食藥署正式成立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組成專家團隊,來提供諮詢服務、輔導國內AI/ML醫材取證。當時,他們也建置專家人才庫,來提供智慧醫材商品化的專業臨床建議。

鎖定兩大面向:法規管理與產業推動

吳亭瑤進一步說明,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的工作可分為兩個面向,首先是法規管理,包括:

    界定醫材軟體管理範圍,因為並非所有醫療軟體都算是智慧醫材,比如非疾病診斷或治療的,就不是醫材軟體提出明確的臨床試驗管理原則,比如無顯著風險的臨床試驗案,不必送食藥署審查制定審查相關文件,包括21份醫療AI指引、範本和問答集建置取證彈性管理框架

另一面向是產業推動,包括:

    辦理智慧醫材課程,如網路安全、軟體確效、新興智慧醫療技術應用、醫材法規及管理等提供研發團隊諮詢服務,除了開發潛在案源,也會提供產品法遵、市場布局等整體意見回饋加速產品開發推廣,像是辦理媒合交流座談會、串聯智慧醫療生態資源建置智慧醫材單一入口平臺,讓使用者接收最新智慧醫材法規和相關課程訊息,也提供異業交流管道

5年共核准國內外202張AI醫材許可證,還助28件國產智慧醫材上市

在法規管理和產業推動的兩面向政策下,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這幾年也累積不少成果,比如自2021年成立至今年8月,共核准了國內外202張AI醫材許可證,其中,國產佔了58張,專案辦公室更協助28件國產智慧醫材上市。

這些醫材主要為放射醫學影像應用(82.2%),涵蓋多種疾病,如腦瘤輔助偵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胰腺癌偵測、舟狀骨骨折、急性腎損傷預測等。(如下圖)

除了許可證,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還辦理了170多場教育課程,也制定了包括AI醫材預變更申請、AI醫材獨立性評估等文件在內的21份指引。

吳亭瑤表示,已取證的國產智慧醫療業者,也有20多件布局海外,另也有些產品配合國家政策,導入醫療院所或衛生局/處使用,比如嘉義縣衛生局就採用包含心房顫動、眼底影像和AI骨鬆風險的複合式AI篩檢系統,又或是新竹縣衛生局導入心電圖篩檢AI、桃園縣衛生局導入肺癌LDCT篩檢。(如下圖)

下一步:推動醫創共榮聯盟、深化跨部會合作

在這些成果上,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今年也推動新的諮詢服務2.0,瞄準國產智慧醫材專案輔導,同時搭配健康臺灣的國家政策,來提供4大技術、10項臨床應用輔導,進一步推動國產智慧醫材發展。

另一方面,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還要聯手衛福部資訊處的3大AI中心、健保署和CDE,要來加速智慧醫材的驗證、取證和市場拓銷能力。

吳亭瑤也預告,食藥署還要聯手更多政府單位,來推動醫創共榮聯盟,比如聯手衛福部旗下單位(如健保署、國健署、長照司等),結合政策來加速智慧醫材的導入,又或是與經濟部及其法人、數發部和國科會等部會,提供資源助國產智慧醫材銷往國際。食藥署也鎖定人才培育,要與教育部、國衛院或醫材相關產業公會,協助培育跨領域人才、累積專業知識並擴散。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智慧醫材 醫療AI 食藥署 法規管理 產業推動 Smart Medical Device Medical AI FDA Regulatory Management Industry Promo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