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关于男子酒后驾驶新能源汽车并使用智能驾驶功能在高速公路上昏睡的案例引发广泛关注。该男子饮用大量白酒后,依靠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行驶了20公里,最终在行车道上停下并睡着。交警破窗救援后发现浓烈酒气,确认其酒后驾驶行为。警方强调,智能驾驶系统仅为辅助,驾驶员仍是责任主体,酒后使用智能驾驶同样构成酒驾、醉驾,需承担法律责任。此案例警示公众,切勿滥用辅助驾驶功能,酒后严禁驾驶。
🍺 智能驾驶并非酒驾豁免:尽管车辆配备了智能驾驶系统,但其本质是辅助功能,驾驶员始终是车辆的实际操控者和法律责任主体。因此,酒后使用智能驾驶系统,一旦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驾驶员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高速公路昏睡的危险性:该男子在饮酒后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最终在高速公路的行车道上昏睡,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危及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此类行为严重违反交通法规,后果不堪设想。
⚖️ 法律责任的明确界定:警方明确指出,无论是否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只要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超标,均构成酒驾或醉驾。即使车辆能够自行驾驶,驾驶员的责任主体地位不会改变,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后果。
💡 警示与教育意义:此案例旨在警示广大驾驶员,切勿心存侥幸,滥用辅助驾驶功能,尤其是在饮酒后。提高公众对酒驾危害的认识,强调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是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的关键。
当下,辅助驾驶、智能驾驶系统等已经成为很多新能源车的一大卖点。很多网友好奇,如果喝酒了使用辅助驾驶,算酒驾、醉驾吗?日前,央视网分享了一则案例,就非常有代表性,一男子喝3斤白酒用智驾开车20公里,竟然停在高速睡着了。

2025年5月31日23时13分,浙江杭州高速公路交警通过公共监控查询时发现,在G4012溧宁高速杭州方向一收费站附近,一辆新能源汽车停在行车道上一动不动。
从监控画面看,这两车开启双闪灯后异常停在行车道内。车门反锁且车窗紧闭,车内驾驶人双眼紧闭、一动不动,任凭交警多次呼喊均无回应。
民警发现这一情况后,因担心驾驶人可能突发疾病危及生命,立即采取破窗措施展开救援。
待民警成功打开车门,车内瞬间飘出浓烈的酒气,经后续了解,该男子此前饮用了3斤白酒,之后借助车辆智能驾驶功能行驶了 20公里,最终因酒精作用在高速行车道内昏睡过去。
针对此类借助智能驾驶功能的危险行为,民警明确表示:“智能驾驶” 系统是为驾驶提供辅助作用的,不能代替人成为驾驶主体,所以像在车里睡觉、长时间玩手机这种脱手脱眼的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
不少人会疑问,酒后使用智能驾驶,还算酒驾、醉驾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无论车辆是否开启辅助功能,驾驶员都是车辆的实际操控者和责任主体,只要体内酒精含量达到酒驾、醉驾标准,就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