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正通过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规避西方对伊朗的制裁。中国将半成品车辆,包括引擎和底盘,运往伊朗,并以换取伊朗出产的铜和锌。这种物物交换模式,旨在绕开现金交易,从而避开美元和欧元的制裁限制。该交易涉及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如奇瑞汽车)和金属企业(如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它们将零部件出售给安徽省的公司,由后者组装半成品车辆并出口至伊朗。此举凸显了制裁如何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并促进了古老的以物易物方式的复兴。中国企业在此类交易中,若使用人民币或里亚尔进行贸易,并不违反现有的西方制裁条例。
🚗 **中国通过“以物易物”规避制裁:** 文章披露,中国正将半成品车辆(包括引擎和底盘)运往伊朗,以换取伊朗出产的铜和锌。此举是为了规避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的制裁,这些制裁通常针对使用美元或欧元进行交易的实体。
🏭 **贸易链条与参与企业:** 该交易涉及中国长江流域的工业城镇,并将车辆零部件运往不同工厂组装成半成品。其中,奇瑞汽车和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被提及为参与其中的中国企业。奇瑞汽车通过向安徽省的公司出售零部件和技术,再由该公司组装并出口至伊朗,间接参与此项交易。
⚖️ **合规性与法律框架:** 文章指出,只要中国企业使用人民币或里亚尔与伊朗进行贸易,就不算违反西方制裁条例,因为美国和欧洲的制裁主要针对美欧个人、企业以及使用美元和欧元进行交易者。中国法律也允许与伊朗进行贸易,因此这些交易在法律上是允许的。
知情人士称,中国将半成品车辆运送到伊朗,换取铜和锌,这么做是为了规避西方制裁。
彭博社星期一(10月6日)引述四名知情者报道,上述以半成品车辆换取铁质产物的交易,凸显西方制裁如何瓦解全球贸易体系,推动古老的物物交换现象的复兴。
据报道,每几个月,中国长江流域的一个工业城镇将出产一批车辆零部件,这些引擎和底盘送到不同的工厂组装成半成品,再装载到集装箱内,运送至伊朗。
这些半成品车辆不以现金出售,而是换取伊朗出产的铜和锌,以供应中国庞大的金属工业。
这项物物交换交易涉及安徽省部分企业,当中包括上月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集资12亿美元(约)的中国车企奇瑞汽车和中国领先金属企业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没有迹象显示,奇瑞汽车和铜陵等中国企业违反了西方制裁条例。
知情人士透露,奇瑞汽车并不直接与伊朗交易,而是将零部件和科技卖给安徽省一个公司,由它们组装成半成品车辆后,运送到伊朗。
美国和欧洲对伊朗实施的制裁,只针对美欧的个人和企业,以及使用美元和欧元进行交易者。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只要继续使用里亚尔或人民币在伊朗做生意,就不会违反制裁条例。中国法律规定,与伊朗进行贸易是合法的。
奇瑞汽车和铜陵代表未回应彭博社发出的多次置评请求。
此前,路透社引述贸易消息人士称,为规避欧美制裁,中国和俄罗斯采取以物易物方式进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