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圈子-创业者的日常 10月07日 04:28
技术与商业:价值的本质与边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通过一次山区旅行的体验,探讨了技术对商业的必要性。作者发现,一个成功的私营景区,即使信息化程度不高,也因其在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和人性化服务上的投入而获得了游客的高度满意。文章指出,技术并非万能,其价值在于能否真正强化业务核心价值,解决客户痛点,而非被视为目的本身。对于小规模、面对面服务的场景,过度信息化反而可能增加成本。文章强调,商业的本质是创造真实价值和美好体验,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非唯一答案。应回归客户需求和核心竞争力,审慎评估技术的必要性。

🏞️ **商业价值的核心在于满足客户真实需求。** 作者通过一次山区旅行体验,发现一个缺乏信息化但服务周到、景色优美的景区获得了游客的高度认可。这表明,无论是亲子家庭、情侣还是独自旅行者,他们真正看重的是舒适的出行体验、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真诚的人文关怀,而非先进的技术应用。景区通过投入人力物力改善基础设施(如修路、建设步道、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让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游客都能享受旅程,这才是创造核心价值的关键。

💡 **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需与业务需求匹配。** 文章深刻指出,将技术视为商业成功的“必需品”是一种思维误区。对于大规模运营、复杂协同或数据驱动的业务,信息技术是刚需。然而,对于作者所描述的小规模、面对面服务的景区,过度信息化反而会增加成本、降低灵活性。技术的价值体现在其是否能有效解决业务中的关键问题,强化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先进性。例如,餐厅生意不好,问题可能出在菜品本身,而非缺乏AI客户画像分析。

❓ **审慎评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回归商业本质。** 作者鼓励企业在拥抱新技术(如AI)的同时,要回归商业本质,深入思考“客户真正关心什么?”“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以及“技术能否解决我最棘手的痛点?”。当企业将重心放在技术本身,而忽略了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或用户体验等根本问题时,技术将无法挽救其困境。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和提供美好体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并非只有技术一条。

✨ **创造真实价值,带来美好体验是永恒的商业追求。**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工具如何更新,商业的根本目标始终是为客户创造真实的价值,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带来积极美好的体验。技术的进步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最终的选择应基于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和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这意味着,在考虑引入新技术时,企业需要权衡其投入产出比,确保技术能够真正服务于商业目标,而非成为盲目追逐的潮流。

前两天去了浙江台州的一个冷门山区, 回来后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技术对商业来说,真的是必需品吗?

先说说这次旅行。
这里的风景绝不是我去过的景区里最好的,但是体验出乎意料的棒——
我可以坐在一条小溪边无人打扰地冥想,成群的小鱼在脚边游弋,白鹭不时飞过,身旁的石头上还有一只蓝色的蝴蝶久久陪伴。
我们住在山顶的木屋民宿,条件简单,但清晨五点躺在床上就能看日出,五分钟走到观景平台上可以眺望远处连绵的群山和云海。
晚上吃完农家乐有篝火晚会,男女老少的游客们争相上台一展歌喉,完全不管跑没跑调,奔放且快乐。

景区的工作人员淳朴热情毫无班味儿,山上的农家菜地道好吃,价格还不贵。打卡点的拍照小哥热情到我误以为要收费,山顶矿泉水3块一瓶,烤豆腐5元串。整体感觉这是一个努力想商业化,但又保持着某种原始质朴的地方。

最令我震惊的是整个景区的运营方式。

这个景区是一个私营的旅游景点,老板花了9年的时间,把它打造成现在这个样子。

景区本身的底子实话说,普通,但是山里有电瓶车缆车也有步道,70岁老人也能上得了山顶;有刻意迎合拍照打卡的人造景点,也有原生态的小溪和云海。

在这里住的几天里,我几乎看不到任何"信息化"的影子:纸质门票手动检票,入住前台是小卖部老板兼职、用纸质表格手写登记,木屋是只能插钥匙的老式门锁,我两天里见过的最数字化的东西除了山上的通讯信号塔就是支付宝收款码。

但它完全不影响我的满意度。十一期间能找到这样一个人不多,景色不错,还能住在山顶的景点,已经完美符合我的需求了。
(下山那天,山里的人显著变多了些,证明景点其实也小有名气,只是我运气较好罢了。)

回来后我就对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了更多感触。

这个景区的成功,核心在于什么?在于他们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凿山、修路、造景,完善必要的设施,让腿脚不便的老人也能够登上山顶,让我在山顶也能吃到不贵且好吃的农家菜。这些东西和信息化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把资源投入到了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景区把钱花在开发小程序、搞会员系统、做智能推荐,但景色一般、出行不便、服务冷漠、定价过高,饭菜难吃——那些信息系统和AI能救它吗?帮游客在打卡点生成一张AI PS的照片或视频能提高满意度吗?

我们常常陷入一种思维陷阱:把技术手段当成了目的本身。
大家之前谈数字化,现在谈AI,创业公司无论软的硬的也非要和AI挂上钩。
但真正的核心问题是,我的业务核心价值是什么?技术能帮我强化这个价值吗?

## 技术的价值边界在哪里?

不是说信息技术没用。对于很多商业场景,它确实是刚需:

- **规模化运营**:当你管理上千个门店、几十万订单时,没有系统就是灾难
- **复杂协同**:跨地域、跨部门的协作,信息化能极大提升效率
- **数据驱动**:需要精细化运营、个性化推荐的业务,技术是核心能力
- **标准化服务**:连锁品牌需要保证每个触点的体验一致性

但这个小景区呢?极小规模的团队,面对面的服务,每天可控的游客量。过度的信息化反而会增加成本、降低灵活性。

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先进,而在于它是否匹配你的业务需求。

但我们真的需要问问自己:

- 我的客户真正在意什么?
- 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技术能解决我最痛的那个问题吗?

很多时候,商业的本质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一家餐厅生意不好,可能不是因为没有用AI分析客户画像,而是菜做得不好吃。
一个内容平台留不住用户,可能不是推荐算法不够智能,而是内容本身不够优质。

当我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技术上,往往是在逃避更根本、更困难的问题。

## 那么,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

- 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

技术会进步,工具会更新,但商业的本质不会变——
创造真实的价值,解决真实的问题,给人带来真实的美好体验。

至于用什么工具来实现这些,答案也许并不唯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技术价值 商业本质 客户需求 信息化 AI 旅游景区 价值边界 技术应用 核心竞争力 用户体验 Technology Value Business Essence Customer Needs Informatization AI Tourist Attraction Value Boundarie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re Competitiveness User Experien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