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分享了家中遇到的困境。母亲突发脑梗,病情严重住院,但父亲却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意见持怀疑态度,并过度依赖网络信息,坚持不科学的治疗和饮食建议。他甚至怀疑医院抽血检查的目的,认为医院在骗钱。作者感叹母亲的命运,并借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观点,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还债或报恩的关系,劝诫人们不要过多干涉不属于自己的事情,以免自寻烦恼。作者还提及父亲在家中长期专横跋扈,一旦有人提出异议,就会被视为对抗,并被记恨报复,导致家庭沟通困难。
👨⚕️ **家庭成员对医疗专业意见的冲突:** 文章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父亲对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判断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即使在母亲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他依然选择通过网络搜索来质疑医生的建议,例如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忧以及对营养补充的错误认知,这不仅阻碍了有效的治疗,也给家庭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 **不科学的饮食与营养建议:** 父亲在为母亲选择饮食时,听信网络信息,认为红豆、绿豆、苦荞麦等粗粮更适合发热的母亲,而忽略了医生和营养科的专业建议,即这些粗粮不适合她当前的身体状况。这种脱离实际的饮食选择,可能对母亲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 **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感:** 父亲对医院的动机产生了不信任,甚至臆想医院会二次利用病人血液用于售卖。这种根深蒂固的怀疑态度,不仅影响了他与医疗系统的互动,也反映出其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警惕和负面认知。
⚖️ **人际关系中的“还债”与“报恩”观:** 作者引申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哲学观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亲戚、朋友、家人,都可能是在偿还前世的债务或报答恩情。这种视角为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复杂互动提供了一种解释,并强调了不干涉他人事务的重要性,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 **家庭沟通的障碍与父亲的专横:** 文章末尾揭示了家庭沟通的深层问题,即父亲长期在家中专横跋扈,无法容忍不同意见。任何质疑都会被视为挑衅,并可能招致长期的记恨和报复,使得家庭成员难以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今天有感而发,想到了这个标题
缘由是一个群友的父亲,不知是为了讨好还是好面子,经常给自家亲戚花钱买东西充排场,还总被亲戚看不起。
1. 我妈妈病了,脑梗,情况很严重,现在还在住院。可我爸爸,既不相信医生,也不信护士,总觉得他们狗屁不懂、不够专业。医生说的话、开的药,他第一件事就是用豆包查有没有副作用,只要查到,就说医生不专业——可实际上,任何一种药物都存在副作用。医生建议补充营养,我劝他去买些鱼虾之类的食材,他又去问豆包,得到“鱼虾性温,而我妈妈常发热,不适合吃,适合吃红豆、绿豆、苦荞麦等去火食物”的说法后,便固执己见。我、医生,还有营养科的医生都跟他说,那些粗粮不适合妈妈当前的身体状况,可谁劝都没用,他始终坚持认为这类粗粮最有营养。
2. 医院安排抽血检查,他却觉得医院是在骗钱,还臆想医院会把收集的病人血液二次利用、拿去卖钱。
…………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或许,这就是我妈妈欠他的债吧,遇上这样的丈夫,大概就是她的命。
总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债要还,无论是孽债还是恩情。人和人之间,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子女儿孙,有的是来还债,有的是来报恩。不是自己的事,别强行掺和进去,不然难受的只会是自己。
为什么不去争?他在家里专横独断了几十年,我以前跟他提过不同意见,他就觉得我在跟他对着干,是故意找事儿想吵架。之后他还会把这事记在心里,一找到机会就拿出来刺你几句,直到你低头认错才肯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