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穿越巴士海峡后,沿着广东省的海岸线缓慢移动了一天一夜,9月24日下午5点左右突然改变方向,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登陆。我们当时正在50公里外的阳西县海边,与台风中心擦肩而过。

等到“桦加沙”的12级风圈过境后,我们决定从阳西县赶往海陵岛。我们从国道拐进通往阳江港的748县道。此时,天色渐暗,车灯所及之处尽是横七竖八的树干,倒伏的树木像是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我们的车在县道上不断地走“之”字绕行,开出两三公里后,遇到了在前方清障的队伍。

清障队里负责锯树的林先生说,他们是阳西县程村镇的抢险队,台风一过便投入作业。越往海陵岛方向,倒下的树越多。无奈之下,我们只得折返,从国道驶向阳江城区。

晚上10点,我们驶入阳江城区。漠江路附近,倒伏的大树横亘在人行道和车道上,不少停在路边的汽车被树木、广告牌和路灯压住,碎裂的玻璃撒了一地。抢险队正在紧急作业,电锯的轰鸣声、车辆的喇叭声与指挥者的喊叫声交织在一起。回收废品的三轮车上,铁皮已堆得满满当当。城里一些小餐馆已重新亮起灯火,像废墟里的孤岛。客人们在倒下的大树间见缝插针地停车,再进店排队点菜。门里门外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我们决定先找地方休息一夜,等第二天再上岛。

9月25日早上7点,街道上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不少刚出门的人下意识地举起手机,记录眼前一片狼藉的市区。与前一夜相比,主干道已被清理出更多的空间,但人行道仍被倒伏的树木和杂物阻断成一段段孤立的区间。东风三路上,一家咖啡店的门口被大树堵死,老板无奈地笑称,店门口“长出了一片森林”。

沿新江南路行至与雅白线交界处,我们在一片建筑废墟前停下。原本整齐排列的活动板房几乎全被台风掀翻,只剩扭曲的铁皮和散落的隔板。不时有人拖着行李箱回来,走进废墟里寻找遗留的个人物品。现场的负责人单先生介绍,这里原是附近工地的办公室和工人宿舍,住着六七十人,在台风来临前已全部撤离。

上午9点,我们抵达台风登陆地海陵岛,目的地是西侧的闸坡港。环岛公路已基本恢复通行,只在个别路段需借道绕行。沿途多是饭店,建筑几乎无一幸免:有的招牌被刮落在路边,有的整片屋顶被掀飞。

行至环岛北端的北极村,一些村民聚集在村口码头上,远远地张望海面上的渔排。海风中,几处受损严重的渔排被冲到岸边,残破的浮桶和钢架在水面上摇晃。村民说,这是自2008年“黑格比”以来,他们经历过的最强台风。不过,如今大家的防灾意识比过去强了许多,台风来临之前都已上岸。

过了北极村,再绕过大角湾的风车山,我们抵达闸坡港。港口的商铺、市场和食肆大多已恢复营业。白石山和大角湾形成的两道屏障,使这里成了天然的避风港。港湾内停泊着密集的渔船,不时有人带着物资和行李,乘摆渡船登船。交易渔获的码头已热闹起来,渔船靠岸卸货,岸上有人守候。一位刚靠岸的船主说,他是今晨才出发的。

中午时分,闸坡农贸市场已恢复往日的喧闹。卖蚝的档主刘先生说,对他们这些海边人而言,台风不过是一阵风,从小到大早已习惯。“下一场雨,刮一阵风,就过去了。”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