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视频显示一名儿童试图利用手机店内通缉令上的犯罪嫌疑人身份证号和姓名信息,为游戏进行实名认证,引发网络热议。许多网友担心此举可能被其他儿童效仿,并调侃一旦认证成功,警方将很快介入。视频中,该儿童使用了一台试用机,并在短视频平台上找到了一份通缉令,其中包含一名电信网络诈骗在逃人员的身份信息。某游戏平台客服回应称,未成年人使用本人身份信息实名认证将受游戏时长限制;若使用他人信息,系统检测到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时,会触发人脸验证,若失败则账号将被纳入防沉迷系统。此前类似事件中,官方曾警告,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可能面临拘留。
📱 游戏实名认证乱象:一名儿童利用手机店内通缉令上的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试图为游戏账号进行实名认证,此行为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引发了关于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监管的担忧。
🛡️ 游戏平台防沉迷机制:游戏平台客服表示,未成年人使用本人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会受到游戏时间限制。若使用他人身份信息,系统会通过人脸识别等方式检测,一旦发现疑似未成年人游戏行为且验证失败,账号将被纳入防沉迷系统。
⚖️ 法律风险警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特别是使用通缉犯等敏感信息,可能触犯法律。官方曾在此类事件中发出警告,强调模仿的严重后果,包括可能面临拘留的法律制裁。
一位网友近日发视频称,一小孩哥在手机店内,正试图用通缉令上的犯罪嫌疑人身份证号及姓名信息,进行游戏实名认证,引发热议。对此,不少网友担忧别的孩子也会进行效仿,还有网友称如果认证成功,警察一会儿就上门。
网传视频显示,小孩哥用一台试用机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出一份通缉令,上面显示着一位电信网络诈骗涉案在逃人员的身份证号及姓名等信息,而该短视频账号附文称“拿去实名游戏”。

昨日,某游戏平台客服称,未成年人如果使用的是自己的身份信息,其账号会受到使用游戏时间段的限制。
如果未成年用户使用的是其他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实名认证,后续如果被系统检测到有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系统会对账号触发人脸验证,如果没法通过的话,会直接纳入防沉迷管控中。
据报道称,此前也有未成年人玩游戏填写实名认证时,用被抓的A级通缉犯身份证号,官方也曾提醒,千万不要效仿,假冒身份证可能会被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