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近日公测了其AI出行助手“小滴”,旨在提供定制化用车方案,满足用户对车辆空气清新度、空间大小等偏好。该助手能根据用户需求匹配车辆和司机,并提供不同价位的出行方案。虽然在处理复杂叫车场景和提供深度旅游攻略方面仍有不足,但其Beta V0.8版本显示出滴滴在AI出行领域的持续优化意愿。未来,滴滴有望通过多模态出行规划和旅游服务整合,拓展其AI应用边界,但面临OTA平台和地图服务商的激烈竞争。
🚖 滴滴AI出行助手“小滴”提供定制化用车方案,能够根据用户对空气清新度、后排空间、车辆大小等偏好,智能匹配车辆和司机,并提供不同价位的出行选项,提升了用户打车体验的个性化。
🧠 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小滴”尚待提升,对过于口语化或模糊的指令识别可能出现偏差,导致叫车效果不佳。相较于直接输入目的地,与AI的沟通成本有时显得较高。
🗺️ “小滴”的定时叫车、对比出行方案、查询历史行程及旅游规划等附加功能,目前完成度不高,更像是为了丰富产品线而添加的“添头”,未能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深度内容。
🚀 滴滴正积极探索AI在出行领域的更多可能性,如通过多模态出行规划,整合打车、地铁、单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与支付。同时,通过成立旅游公司和上线滴滴旅游板块,意图将AI服务延伸至旅游服务全链路,实现“超级出行管家”的目标。
🔗 滴滴通过推出MCP(移动出行平台)服务,将其核心出行能力打包成标准化接口,供第三方App调用,旨在将出行解决方案与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连接,例如与智能音箱、办公软件集成,实现更便捷的出行和报销流程。
原创 世超 2025-10-05 00:00 浙江
建议下次攒个大的。

有一说一,世超从未像今年这样,关心过出行领域。。。因为每家,好像都想用 AI 来颠覆下我的出行体验。8 月,高德刚发布专精出行生活的智能体,小高老师。前几天,百度推出了会思考的出行搭子,小度想想2.0。这不,滴滴这几天也火速公测新功能,AI 出行助手,小滴。
啥叫诸神之战啊。。。基本上大厂的出行 AI 助手,咱都 “ 面试 ” 过了,这次当然也不能错过。毕竟,这几年科技发展太快,万一哪天哪家真就憋个大招出来呢?打开滴滴,搜索 AI 就能找到公测入口。虽然现在需要预约,但是世超测了多个账号,基本是点击就送,当天拿下资格。
体验了一番以后,世超的整体感觉是:体验不错,但功能太小。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一起感受下这波更新。首先,小滴表示能提供定制化用车方案。怎么定制化呢,讨厌臭车,就告诉它想要空气清新的车;想舒展下腿,就提出希望后排宽敞的车;想要七座的,就告诉他我们五个人,给我派辆大点的车。然后, AI 会把这些需求跟具体的车辆标签、司机标签做精准配对,找到一个符合需求的。自动给你设置好起点、终点,再给出三个不同价位的用车方案 ↓ ↓
![]()
你勾选的喜好,好像是真会被滴滴记住。前几天,世超普通打车就打到了清新车,上车后还有略显尴尬的语音播报:本单乘客偏好无异味车,请司机打开窗户通风(大意哈)。当然,咱也测试了几个稍微复杂的场景。比如 “ 我要去杨公堤,五个人,帮我打一辆车 ”,AI 成功理解对话里面的信息,叫了辆六座车来。再比如 “ 我明天要赶 18 点 30 的高铁 ”,它能结合时间、天气和路况,帮你预估出发时间来约这个车。
但是,这个助手还没有那么聪明。你的需求如果太过于口语化,或者语义模糊了,就可能识别错误。怎么说呢?目前它似乎比较难以应对复杂的叫车场景。
而简单一点的嘛,有这个跟 AI 沟通的时间,我直接输入终点,叫的车可能都来了。。。至于它集成的定时叫车、对比出行方案、查询历史行程以及旅游规划等附加功能,则更像是为了丰富菜单而存在的添头,完成度还不高。体验下来就是 “ 你看,我也有 ” 的感觉。在这个人人都会先刷小红书做功课的时代,这种罐头式的简略旅游攻略,应该是很难让你多停留一秒吧?不过,看看版本号,还是 Beta V0.8 ,滴滴也还在优化,只能说,静观其变。。。仔细想想,想象空间有限这事似乎是刻在滴滴基因里的。的确,只要涉及到从 A 点到 B 点的运输,滴滴堪称无敌,快递、送货、搬家、巴士、单车各种运输方案都非常成熟,但也正因如此,它的数据沉淀和关键能力储备,也都集中于运输。
想要不只是 “ 优化打车体验 ” ,滴滴 AI 助手还能整点啥?世超能想到的,一个是多模态出行规划,比如从 A 地到 B 地,AI 可以基于时间、成本、效率,规划出多种组合:纯打车、打车+地铁、打车+单车,基于滴滴现有的生态,这些方案的衔接和支付都能无缝完成。还有一个,就是往旅游上靠。。。这可不是世超乱讲啊,实际上,滴滴早就开始积累旅游这块的资源了。不仅上线了滴滴旅游板块,还成立了天津迎客松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滴滴火车票和机票服务,成立了北京小桔国际旅行社,经营业务范围包括了多项旅游业务。
AI 的想象力在于,它能成为一个超级出行管家,你说句 “ 我周末,一家三口想去三亚玩三天 ”,他能直接给你出旅游攻略,还顺带打包给一个 “ 机票+酒店+当地用车 ” 的方案。这样一来滴滴就从只能恰运输的钱,到能恰一整条链路的钱了。
不过,虽然滴滴在运输上没啥敌手,但在旅行这条超级产业上,运输只是其中一环,而在其他环节,滴滴目前没有太多优势。而旅行就像一个极其复杂的乐高,攻略、机票、酒店、景点门票,每块积木都来自不同的 App。比如酒旅、机票、景区门票这些领域,那几家 OTA 平台早已把城墙修的固若金汤。今年京东进军酒旅,跟携程和美团打,都还没打出个结果呢。。。同时,论现实世界的吃喝玩乐,这些数据积累,美团、高德、百度地图等也非常深厚,这些又恰恰是做好旅游规划的基石。
左高德右百度当然,滴滴也在努力,这波他们就内外兼修了一下,对内努力成为一个超级管家的同时,对外也同步上线了 MCP 服务。MCP 的本质,就是滴滴将其最核心的能力,包括路径规划、车辆匹配、订单管理、支付结算等,打包成一个标准化的接口,任何一个 APP 想要这套解决方案,不需要自己从 0 开始,只需要找滴滴调用一下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滴滴的出行解决方案就能跟世界相连。未来你可以跟集成了这套 MCP 的智能音箱打车,甚至可以用 deepseek 打车。。。又或者出差打车完,在集成了滴滴 MCP 的办公软件上一键发起报销申请。当然,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是,这场 “ AI 大乱斗 ” 才刚刚拉开序幕,当每家出行巨头都想做你的超级管家,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这既是机遇,也是风险,做得好能跳出已有的圈子,拥抱增长,做不好,可能就连老的市场会被其他家蚕食。而作为观众嘛,神仙打架,凡人享福,竞争是科技进步的关键动力,咱们拭目以待巨头们疯狂迭代的功能,看看哪家更懂用户吧~
撰文:渡渡鸟武士 编辑:莽山烙铁头 & 面线 美编:萱萱图片、资料来源:滴滴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