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理想TOP2 2025-10-04 22:52 四川
2024年L789的上升趋势是明显不如MEGA的,从MEGA跌入谷底的2024年6月来看,不考虑10月较9月的跌幅,L789都在2024年8月11月都出现了环比下降。
并且MEGA2024年12月销量较9月提升了42.78%,L79 2024年12月较9月仅分别提升3.42%,2.03%。L8提升了20.57%。L789一共提升了7.48%。可以定性描述L792024年12月较9月几乎没有提升,L8有提升,MEGA有明显提升。
从2024年6月开始,L789环比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合情推测L789销量影响因子是类似的。
2025年1月较2024年12月,MEGA 跌幅为35.7%,L6789跌幅分别为49.62%/50.69%/49.54%/44.37%。MEGA跌幅明显更小。
25年3月,24款MEGA交付了916,高于24年11月的水平。作为对比,25年3-5月L6789全部低于24年11月水平。
并且25年3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理想低估了MEGA订单水平,直接没备料了,作为对比理想持续高估了L系列订单水平。
以上数据清晰的展示了24款MEGA较L789走出了独立行情,导致这个的原因可能是因为NPS发酵/MEGA参与了大量活动的官方赞助,既有品宣作用,又有利于获客。即使没有旋转座椅,25款MEGA也有1500-2000+订单的可能性。
MEGA与Cybertruck都是非常先锋的设计理念,MEGA追求了乘用车空间极致大/舒适/补能体验/风阻,所有极致的设计都是在为实用服务。Cybertruck设计理念不详,看起来非常炫酷,实用价值不足。特斯拉做出了第一代纯电车正向设计思路,引领了行业10年。核心思路是追求低风阻/好的操控/低能耗/长续航/配套补能体系/干掉发动机后如何设计(特斯拉的回答是拿来做前备箱,更短的前悬,获得更大的内部空间,更好的前风挡视野)。
理想在特斯拉的基础上,给了第二代纯电车正向设计思路,有机会引领行业5-10年。引领的意思是后续的车将不得不朝这个设计思路靠拢,因为正向用户价值太大。并且可以看待,理想对纯电的核心理念基本都是在特斯拉的基础上更深入,基本没有任何真正推翻特斯拉的地方。
理想在低风阻/好操控/低能耗/长续航上没有跨级超越特斯拉。
i8风阻略低于Model Y,更多是车长的优势。理想基本不太可能设计出风阻跨级领先特斯拉的产品,物理定律决定最优解形态基本固定,这就是为什么低熵设计思路不得不靠拢。
好操控问题上,理想在i6上多少有些引导操控略好于Model Y的意思,不过同样的,基本不太可能跨级领先。
低能耗上是明显弱于Model Y的,主要是理想为了舒适性,但与此同时理想本身也是在非常努力的追求尽可能低能耗。
长续航没超越主要是理想觉得特斯拉选择的续航区间是合适的,理想如果想明显超越的话,一定可以通过增大电池度数来实现,不像前面三点,即使理想刻意谋求,也很难明显超越。
理想在纯电定义上超越特斯拉的地方主要是在配套补能体系与部分纯电产品无前备箱设计。
理想的选择是5C+尽可能多的5C超充站,从用户体验维度上,其实4C就已经是新一代的补能体验了,更快充电速度主要是电容限制导致成本过高。
理想的5C电池+5C超充站+纯电正向设计作为根基,是固态电池大规模商用前中国市场最优解。
背后核心是成本/实跑续航/补能速度/电容限制/车其他方面的用户价值/迭代边际成本这六方面的综合平衡。
理想在思考纯电补能,最一开始是基于一定要有好的高速补能作为出发点去做的。到目前为止,只有蔚来和理想在认真解决高速补能。
蔚来换电站在补能速度上的确有优势,场站目前也比理想超充站更多(年底不一定)。在这两个点上,的确是蔚来较理想补能优势的地方。
但是实跑续航,内部空间,迭代边际成本这三点上落后了。
理想以及第三方后续建功率更高的充电桩,理想的纯电都可以跑满或较大幅度跑满功率。蔚来自身车型在不同换电站的兼容性做得不算好。
理想坚持所有纯电车都配5C,所有纯电车都追求同车长最大内部空间,都考虑风阻,不追求最长续航但追求夏天满电到0高速500公里,北京以南冬天满电到0高速400公里。
除蔚来以外,其他车企在高速补能不建站这一点就完全落后理想了。
其实就已经论证了,理想超充补能体系是最优解了。
抛开高速补能这点外,有的车企匹配了5C+电池,不光高速不建站,城市也不建站,则5C体验在城市也很不完整。
有的车企,以6C甚至更更高C作为宣传点,比5C充电峰值充电速度更快不是用户价值,平均功率更高,的确算局部的用户价值,这个局部用户价值其实不容易比理想高,其次就算真的比理想高了,电容资源非常容易不够,高速非常不具备大规模铺开的条件。
理想蔚来是唯二付出了大量实际行动解决高速补能问题的企业。理想是目前唯一一家,在特斯拉对纯电车的定义基础桑,进行了新的纯电车正向定义的企业。
特斯拉对干掉发动机后如何设计的思考是做一个前备箱,理想有两种思考,一种是干掉前备箱,i8/MEGA换更大空间,i6选择了拥有前备箱。
在2025年的当下,蔚来/小米对前备箱应该如何开启与关闭的确比理想思考的更深,更实用。理想如果之后部分车型有前备箱,那么在开启关闭设计思路上会朝小米/蔚来靠拢。
干掉前备箱换取更大车内空间可能是更有时代穿透力的设计,理想在i6上没坚持,i6如果干掉前备箱,再对内部空间如何使用上有更多思考可能是更好的设计。
在如何设计一款超越时间周期的车这个维度上,通过MEGA和Cybertruck对比,理想看起来有着和特斯拉一样的设计功底,在务实性上要好很多。能同时极致先锋+极致实用的产品非常少,MEGA做到了,MEGA因此受到的赞誉非常少,Cybertruck看起来没做到。预计接下来3年,MEGA还会不断破圈。MEGA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连续月交付3000+的实力,MEGA能否连续月交付5000+乃至更多目前仍然分歧巨大。MEGA在好开好停维度上与理想L9/问界M9/蔚来ES8是同一水平的,目前很多人不以此为锚点,这三款车证明了这个尺寸的单车型是有月交付1-1.5万市场空间的。TOP2不知道MEGA后续会不会上后轮转向,预期如果上了且MEGA月销持续突破,又会有不少人将其归因为后轮转向带来的。但TOP2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和25 Home同理,这些东西是放大MEGA优势,MEGA的优势是综合体验非常好+有了Home后的确场景大幅度拓展,市面上几乎所有对MEGA的负面评价基本都是误解(太长不好停是误解最深的,这里核心锚点是好停度与L9同级别)。且直至今日依然有大量看好理想人士没认可MEGA价值,对MEGA低估。加微信,进群深度交流理想实际经营情况与长期基本面。不是技术群,不是车友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