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10月04日 12:26
在家炒菜炖汤,到底花多少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许多人认为在家做饭比外出就餐便宜,但实际成本往往被低估。除了食材费用,房屋折旧、装修设备摊销、场地使用成本等隐性成本不容忽视。以上海为例,一套中档房子的日折旧成本就可达数百元,加上厨房装修和设备的摊销,在家做一顿饭的实际成本可能接近250元。相比之下,餐厅虽然有更高的场地租金、装修翻新、人工和营销成本,但通过高翻台率可以分摊这些费用,使得人均消费在核心商圈达到百元以上也属正常。文章揭示了家庭烹饪与商业餐饮成本构成差异,并指出外卖和发达的餐饮服务体系是家庭放弃厨房的重要原因。

🏠 **食材成本只是冰山一角**:在家烹饪时,人们通常只计算购买食材的直接费用,例如冷冻鸡肉、五花肉、牛肉、鸡蛋和各类蔬菜。以上海为例,即使是较为昂贵的食材,三四人一顿饭的食材成本大致在100元以内。然而,这并未涵盖房屋折旧、装修、厨房设备以及日常的水电燃气等隐性成本,这些成本在家庭会计中常被忽略。

🏠 **隐性成本推高在家做饭的实际开销**:文章详细计算了在家做饭的隐性成本。以一套500万元的上海中档房为例,按50年折旧,日折旧成本约300元,分摊到厨房和饭厅约100元。装修和设备(如冰箱、微波炉)的100万元投入,按20年折旧,日摊销约150元,分摊到厨房和饭厅约50元。因此,在家做一顿饭的实际总成本可能高达250元以内,这还不包括水电等费用。

🏢 **餐厅成本构成与分摊机制**:餐厅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包括远超住宅的场地租金(核心商圈每平方米日租金可达50元以上),以及更频繁的装修翻新(餐厅装修寿命约10年,而家庭可达20年)。此外,餐厅还需承担人工成本、营销费用、税费,并有食材损耗。然而,通过高翻台率(如每天4次),餐厅可以将这些固定成本分摊到多位顾客身上,使得人均消费在核心商圈达到100多元,这其中房租是主要大头。

2025-10-04 12:00:00
自己在家炒几个菜,炖锅汤,似乎很便宜。不过到底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并没有仔细算过。

首先是购买食材的花销。按上海的价格,冷冻鸡肉25元一斤,有机的则要45元,五花肉20元一斤,活虾45元一斤,牛肉45元一斤,鸡蛋30个17元。蔬菜类,洋葱10元(每斤价格,下同),番茄6元,胡萝卜3元。上海的菜市、超市都可以买很小的量。普通的鸡鸭鱼这个档次,三四个成年人吃一顿,食材大致花不了100元。当然如果吃牛羊肉,花销会更高一些。

买菜回家,然后就是做菜了。这是不是自己做一顿饭的全部成本呢?并不是,还有更大的成本:场地。

一套房子价格算500万元,这在上海是中档房子。不算贷款利息,房子以50年折旧,1年就是10万元,一天300元。吃饭要用到的地方是厨房、饭厅,算整个房子的三分之一,那就是100元。

只有一个房子还不能炒菜,还得装修、买设备,包括冰箱、洗碗池、水龙头、微波炉等等,还有厨房、饭厅的装修、空调、灯光、桌椅等等。一套住房的装修、设备总共算100万元,用20年(实际上很多设备用不了20年),一年就是5万元,一天就是150元,也分三分之一给厨房、饭厅,那就是50元。

至于水电气、洗碗、厨余垃圾处理、倒垃圾,这些就忽略不计了。那么三四个人,在家里吃一顿现炒饭,实际成本在250元以内。

在家做一顿饭的成本如此之高,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装修的时候,直接不要厨房了。这样就可以把厨房的面积节省下来,去做其他的用途。而能够这么做的背后,是现代化食品工业和中国廉价、发达的餐饮服务体系——外卖。人在市场中的个体行为,其实是一个很精妙的东西。它能见微知著地反映社会的大趋势。

不过,当我们在家自己做饭吃的时候,除了食材,其他的成本,都不会算进来。因为对于家庭来说,房子、装修都是沉没成本,反正都花出去了,不用计算了,也没感知。做饭人的劳动,也不算钱。

但对开店的人来说,这些成本都得分摊到食客身上。这里面还不包括餐厅的雇工成本。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大型连锁品牌,还得给他们交社保。当然,他们也同时服务很多顾客,可以分摊成本。

场地租金方面,商场的租金价格通常比住宅要贵一些。一线城市核心商圈购物中心平均租金每平方米每月高达2000元以上,也就是每天每平方米六七十元以上。当然这是平均数字,具体租金会因为楼层和业态不同而有不同。通常一楼的租金最高,如果餐厅不在一楼,那租金会低一些。再加上餐饮业态的租金也低于均价,姑且按每天每平方米50元计算。再假设平均每桌占用面积10平方米,那么每桌每天分摊的租金为500元。

至于设备、装修,餐厅的成本多半比家里高。家庭装修用的材料好,但餐厅里各种装饰性的东西很费钱,做个异型的造型,费用一下就上去了。总体上,就算差不多吧。但有一个关键问题是,餐厅每隔几年就得翻新。家里的桌子久了,吊顶黄了,完全没关系,但餐厅不行,显旧没人来。街边夫妻店的桌子座椅可以既旧又油腻,但如果是连锁餐厅,那肯定不行。家里装修算使用20年,餐厅最多10年。这么摊下来,这一项的成本比普通家庭还是翻倍。前面家里算的50元,这里算100元。实际上,这个估计很保守,商场里的连锁餐厅,别说装修10年不换,能否持续开10年都是问题。

食材成本,去饭店吃,总会比家里吃得好一些,三个人一顿算100元吧,点个牛羊肉,或者一条比较好的鱼。还有一点,自己在家里吃饭,吃多少买多少,没有损耗。但如果餐厅要按现炒备货,一定会有损耗,而且还不小,姑且忽略。

当然,餐厅是有很多人来分摊成本的。这就是所谓的翻台率。网上搜了一个例子。呷哺呷哺旗下的凑凑,近三年内翻台率从2023年的2次/天降至2024年的1.6 次/天。也就是说,饭店里一张桌平均每天服务1.6拨顾客。当下热议的西贝翻台率高一些,一天在3-4次之间。现炒菜,其实会降低翻台率,因为现炒需要更长的时间。这里还是按每天翻台4次来计算。

日均场地、装修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不会随翻台率变动,一共是500+100=600元;劳动力成本是200元,4顿饭的食材成本是4×100=400元。那么,总共就是1200元。平均下来,一顿饭的成本就是300元。

餐厅还有营销费、广告费、税费等等。这些都加上去,再加10%的利润,轻松就上400元了。所以,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餐厅吃顿饭,人均一百多元一点都不奇怪。这里面的大头,是房租的成本。

这可能就是一线城市核心“现炒”餐厅就餐费用的起步线了。但真到了三四个人四五百元这个价位,食客可能觉得大型连锁装修档次不够,菜品档次也不够。他很可能会选一家装修更好、菜品更好的店,吃一个更有面子的饭。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在家做饭成本 餐饮消费 隐性成本 餐厅运营 翻台率 生活成本 Home Cooking Costs Dining Out Hidden Costs Restaurant Operations Table Turnover Cost of Liv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