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 10月03日 20:58
AI演员Tilly Norwood出道,引发好莱坞担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虚拟演员Tilly Norwood的出现,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好莱坞。这位由AI技术生成的“女演员”,拥有逼真的外貌、声音和社交媒体形象,甚至能够参演现有电影并主演喜剧小品。她的背后是荷兰科技公司Particle6 Productions,目标是打造“下一个斯嘉丽·约翰逊”。Tilly的出道恰逢OpenAI的Sora 2模型发布,预示着AI在影视内容生成领域的巨大潜力。然而,她的出现也引发了现实演员群体的强烈不安和担忧,担心AI演员缺乏工会、加班费和罢工等问题,以及对表演可替代性的质疑。这场关于真实与虚拟界限的讨论,正深刻改变着娱乐产业的底层逻辑,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观众手中。

✨ **AI演员的诞生与影响力**:Tilly Norwood是一位由AI技术完全生成的虚拟演员,拥有精心构建的个人信息和社交媒体账号,能够模仿真人演员进行表演和互动。她的出现被视为“下一个大明星”的潜力股,并已吸引好莱坞经纪公司的关注,但同时也引发了现实演员的生存焦虑和行业内的争议。

🎬 **AI在影视制作中的潜力**:Tilly Norwood的出道恰逢OpenAI的Sora 2视频生成模型发布,该模型能够生成高质量、逻辑连贯的视频内容,包括带有表演的人物镜头。这预示着未来影视制作流程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AI有望实现从剧本、美术、分镜到演员表演的全流程自动化生成,极大地降低制作成本和提高效率。

🎭 **演员职业的生存危机与核心价值挑战**:AI演员的出现对现实演员构成了直接的生存威胁,因为它们没有工会、无需加班费、不会罢工,且成本更低。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AI演员的普及是否会削弱表演本身的核心价值——即演员通过肢体、表情和情感传递所创造的角色深度和情感联结。这触及了表演是否可被技术完全替代的根本性问题。

🤔 **观众接受度与未来分工**:尽管AI技术日益成熟,但观众是否愿意为AI演员买单,以及能否在虚拟角色中找到真实的情感共鸣,是决定AI演员能否成功的关键。文章推测,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分工,即AI演员在短视频、广告或低成本内容中被广泛接受,而在需要深度情感投入的电影和舞台剧中,真人演员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最终,观众的票房和口碑将是衡量Tilly Norwood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尺。

「下一个娜塔莉·波特曼!」

「好莱坞冉冉升起的新星!」

「斯嘉丽·约翰逊要小心了。」

「下一代大明星。」

这位快被夸上天、被好莱坞星探们追逐的新人演员,叫 Tilly Norwood,最近刚刚出道。

在吸引大量关注的同时,也收获了同行们不怀好意的目光。不是因为她太优秀,而是因为她不是个人——字面意义上的,因为这是个 AI。

Tilly Norwood 有一张干净的脸孔,能演超英大片里的配角,也能出现在 BBC2 的喜剧小品里。但唯一的问题是:她不存在。

她是英国公司 Particle6 Productions 用 AI 生成的「女演员」。从脸到声线、从履历到社交账号,全部都是虚拟构建。在 Instagram 上,她像所有的女明星那样发帖,路透自己试镜和出演现有电影(例如《神奇女侠》)的照片,还发布日常生活的瞬间。她还主演了一部喜剧小品。

她的背后,是一家荷兰科技公司 Particle6 Productions Ltd.,创始人本身也曾经是演员出身,专门制作高科技创新内容。他们的目标,是让 Tilly 成为「下一个 Scarlett Johansson 或 Natalie Portman」。

 

短短数月间,原本不屑一顾的经纪公司,如今已经纷纷抛来橄榄枝。但同时,现实中的演员群体却在社交媒体上冷嘲热讽:「谢谢你让我丢了饭碗。」

站在风口的 AI 演员

有一说一,虚拟人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至少,在中日韩都已经颇为流行,也就是好莱坞还死守着防线。不过,对 Tilly Norwood 的出道,又恰逢 Sora 2 的发布——两个撞一块了。

Sora APP 昨天的发布,已经让人看到了短视频生成的可控性、高清、高品质。背后正是 Sora 2,这个 OpenAI 最新的模型生成力作所提供的支持。这款视频生成模型已经能稳定输出高质量的视频,画面逻辑和一致性大幅提升。

这些都是网友随手跑出来的案例,如果不是移动来去的水印,非常容易以为是从电影里面截图出来的片段——很难不让人畅想它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尤其是,它可以真正做到生成可用的镜头,且不只是空镜,而是带有人物表演的。

这都已经有希区柯克那味儿了。

这是所有视频生成工具共同的方向:让视频创作,像写作一样轻便。未来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创作者出一个主意,AI 帮忙打磨,形成一个完整的剧本,图片生成工具帮忙落实美术风格,视频生成分镜脚本,再一键生成 AI 演员——齐活儿了。

其实在 Sora APP 上就已经能看到,Sora 2 对人物动作和情态的把握非常惊人,语音的生成它也包圆了。那么,当 AI 可以一键生成环境置景,人物以及台词,那一个「演员」还需要存在吗?不如一起生成算了。

Tilly Norwood 正好踩在这个临界点上:她不是替代某一个角色,而是替代整个职业。

如此,好莱坞演员们才警铃大作。英国演员艾米丽·布朗特在参与一档播客期间得知 Tilly Norwood,惊呼:我们完蛋了。

你演戏?那我呢?

演员们对这位新「AI 同行」的敌意,可以说是毫不掩饰。一方面,这是生存威胁:AI 演员没有工会、没有加班费、也不会罢工。另一方面,它触及了演员行业的核心价值:表演是否可替代?

好莱坞编剧与演员工会去年曾因 AI 版权和替代问题大罢工。如今 Tilly 的走红,更像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她的脸和我长得太像了,却能被用在任何剧本里。那我怎么办?」

是啊,那演员们怎么办?经纪公司看中成本与效率。一个 AI 演员可以无休止拍戏,不存在日程冲突,也没有绯闻困扰。同时,品牌方也会乐见其成:虚拟形象更容易被控制,不容易「塌房」。

但问题在于:观众愿意买单吗?影视作品的魅力,来自观众与演员之间的情感联结。一个人工智能生成的演员,能否传递那种表演中细腻的分寸与把握?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技术已经很先进了,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早就已经很模糊.从视频生成到现在,演员也可以生成,AI 的力量正把娱乐工业的底层逻辑掀开。问题早就不再是「AI 能不能演」,而是观众愿不愿意看。

那些经典作品之所以动人,不仅仅是因为镜头精准,更因为演员在细节里传递出的表演。这是他们的「创作」,用肢体、表情和语言,建构一个角色,展示角色的命运。

那 AI 演员呢?如果往回翻,Tilly Norwood 的「前辈」可能是虚拟偶像——稳坐顶流多年的初音未来,洛天依甚至登上过春节联欢晚会。但这些案例都发生在二次元或舞台表演的语境里,更重要的是,观众心里很清楚:它们是虚拟角色。

Tilly Norwood 的处境更复杂。她不是卡通歌姬,而是被设定为一名「演员」,一个和真人站在同一条跑道上的虚拟人。观众能否相信她的眼神、相信她说台词时的情绪?在意识到她并不真正有血有肉时,又会不会出现「恐怖谷效应」——当一个虚拟形象过于逼真,却又无法完全像真人时,人们会感到怪异和排斥。AI 演员正处在这个边缘地带,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立足之地」。

所以关键问题不在于 AI 能不能演,而在于观众愿不愿意看。也许未来会出现一种「分工」:观众乐于在短视频、广告甚至低成本剧集中接受 AI 演员,但在需要深度共情的电影、舞台剧里,真人演员依然不可替代。换句话说,决定 Tilly Norwood 能走多远的,不是经纪公司,而是票房、上座率,这些真正用脚投票出来的观众缘。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演员 Tilly Norwood 虚拟人 Sora 2 影视制作 人工智能 好莱坞 AI Actress Virtual Human AI in Film Hollywoo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