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回顾了便利店盒饭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简单的自选菜品到如今日益丰富的选择。作者分享了喜士多、肯德基、罗森、全家和奥齐乐等多个品牌的盒饭体验,细致描述了菜品搭配、口味特色、价格变化以及包装的优缺点。其中,罗森的辣子鸡丁饭因其美味和绿叶菜的搭配而备受喜爱,全家的“穷鬼便当”则成为疫情期间的经济实惠选择。文章也提到了品牌在食材和制作上的变化,例如沙县小吃馅料的统一配送,反映了餐饮行业在标准化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趋势。奥齐乐寿喜饭以其丰富的配料获得“真爱”,但包装问题也随之而来。
📦 **便利店盒饭的早期形态与创新:** 喜士多6.5元自选便当以其经济实惠的荤素搭配和自选模式,满足了基础的用餐需求。肯德基的初代鸡柳饭则代表了快餐品牌在米饭类产品上的早期探索,尽管已停产,但曾包含奥尔良口味、菌菇和绿色蔬菜,体现了其当时的创新精神。
💰 **高性价比与受欢迎程度的结合:** 罗森的辣子鸡丁饭,在当时普遍10元的盒饭市场中,以约16元的价格脱颖而出,因其鸡丁、土豆的美味及绿叶菜的搭配而常常售罄,显示出消费者对高品质、口味佳且营养均衡的盒饭的认可。全家推出的“穷鬼便当”(8.8至10.8元)则以其小巧的份量和极低的定价,成为疫情初期居家隔离期间的经济首选,甚至需要提前预定才能买到,反映了其在特定时期的受欢迎程度。
🌟 **现代盒饭的丰富性与品质考量:** 奥齐乐寿喜饭是作者最新的“真爱”,其特点在于极其丰富的配料,涵盖肉类、水产、蔬菜、菌菇和豆制品。然而,文章也指出了奥齐乐在包装上的不足,以及过去在菜品制作(如打抛饭从打抛叶改为九层塔并保留梗)和品控上的不稳定性,这提示了即使是丰富的食材,也需要良好的包装和持续的品控来保证整体用餐体验。同时,文章还提到沙县小吃馅料的统一配送,意味着手打馅料的消失,反映了餐饮行业为保证品质和效率而采取的标准化生产趋势。
1.喜士多 6.5 元自选便当
菜是装在一个个大袋子里运到店里的,加热后倒在大盆子里,然后放入橱窗.
你自己选要的菜,最低消费是一个荤一个素一个饭,6.5 元含餐具餐盒.
2.KFC 初代鸡柳饭
已经忘了那两个饭的名字了.一个是奥尔良口味,我喜欢另一个.
里面搭配了不知名的真菌和不知名的绿色瓜状素菜.
曾经 KFC 也是个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呢
3.罗森辣子鸡丁饭
那还是一个便当里有绿叶菜的年代,不知道怎么做到的不腐败.
里面的鸡丁和土豆非常合我口味,加上能吃到绿叶菜,经常买.
那时候全家便当普遍 10 元,这个罗森便当卖到了 16 元左右,依旧常常卖空.
4.全家 8.8 9.8 10.8 穷鬼便当
这算是穷鬼界的鼻祖了吧.小小一盒,2 口就吃完了.
我特别喜欢 8.8 的腌菜豆,我叫它腌菜是因为我不知道它究竟是酸菜还是雪菜.
那是 COVID 刚开始的时候,窝在家里天天吃这几个便当,还特意加了店员好友,提前一天预定,否则买不到
5.奥齐乐寿喜饭
这是最新的真爱.里面搭配太丰富了,有肉有水产,有菜有真菌,还有豆制品和芝麻.
但是传承了奥齐乐一贯的稀烂纸盒包装,这纸盒完全不适合水分多的食材,微波一下整个垮掉.
奥齐乐的东西你不能指望他品控持久.原来有一个很好吃的打抛饭,一开始用的打抛叶,后来换成了九层塔,而且不去梗.完全不能入口.
哦对了,现在就连沙县的扁食,也是统一配送的馅,不再是自己做了.
想要吃到手打的黏糊糊的馅,那是不再可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