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回顾了作者尝试过的几款便利店快餐,包括喜士多6.5元自选便当、KFC初代鸡柳饭、罗森辣子鸡丁饭、全家8.8元起的“穷鬼便当”以及奥齐乐寿喜饭。作者详细描述了每款便当的食材搭配、口味特点、价格以及购买时的特殊经历,如喜士多的自选模式、罗森的物有所值、全家在疫情初期的抢购现象。同时,也指出了部分品牌在品控和包装上的不足,例如奥齐乐的纸盒包装问题以及部分菜品口味的改变,并感叹如今许多传统小吃如沙县扁食馅料的统一化,表达了对过去手工制作和口味多样性的怀念。
🍱 喜士多6.5元自选便当:提供荤、素、饭的组合,价格实惠,菜品集中运送后加热盛放,顾客自行选择,包含餐具和餐盒,体现了经济实惠的快餐选择。
🍗 KFC初代鸡柳饭与罗森辣子鸡丁饭:作者回忆了KFC的创新尝试,虽然已记不清具体饭名,但对其口味有所印象。罗森的辣子鸡丁饭则因其美味的鸡丁、土豆和少见的绿叶菜,以及相对较高的价格(16元左右)却依然热销,被认为是当时便当中的佼佼者。
💰 全家“穷鬼便当”:以8.8、9.8、10.8元的价格定位,被认为是“穷鬼界”的鼻祖,份量小但价格亲民,其中8.8元的腌菜豆饭是作者的特别喜好,尤其在疫情初期成为居家期间的常备食物,甚至需要提前预定。
🍲 奥齐乐寿喜饭及品控担忧:作者称其为“最新真爱”,因其丰富的食材搭配(肉、水产、菜、菌菇、豆制品、芝麻)。然而,其稀烂的纸盒包装不适合湿润食材,微波后容易垮掉。作者还提到奥齐乐品控不稳定,曾喜欢的打抛饭因食材替换(打抛叶换九层塔且不去梗)而变得难以下咽。
🍜 传统小吃的变化:作者借沙县扁食馅料的统一配送,表达了对过去手工制作、馅料饱满且口感黏糊的怀念,感叹如今想要吃到这种传统风味的扁食已不再可能,反映了餐饮行业标准化趋势下的某些失落。
1.喜士多 6.5 元自选便当
菜是装在一个个大袋子里运到店里的,加热后倒在大盆子里,然后放入橱窗.
你自己选要的菜,最低消费是一个荤一个素一个饭,6.5 元含餐具餐盒.
2.KFC 初代鸡柳饭
已经忘了那两个饭的名字了.一个是奥尔良口味,我喜欢另一个.
里面搭配了不知名的真菌和不知名的绿色瓜状素菜.
曾经 KFC 也是个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呢
3.罗森辣子鸡丁饭
那还是一个便当里有绿叶菜的年代,不知道怎么做到的不腐败.
里面的鸡丁和土豆非常合我口味,加上能吃到绿叶菜,经常买.
那时候全家便当普遍 10 元,这个罗森便当卖到了 16 元左右,依旧常常卖空.
4.全家 8.8 9.8 10.8 穷鬼便当
这算是穷鬼界的鼻祖了吧.小小一盒,2 口就吃完了.
我特别喜欢 8.8 的腌菜豆,我叫它腌菜是因为我不知道它究竟是酸菜还是雪菜.
那是 COVID 刚开始的时候,窝在家里天天吃这几个便当,还特意加了店员好友,提前一天预定,否则买不到
5.奥齐乐寿喜饭
这是最新的真爱.里面搭配太丰富了,有肉有水产,有菜有真菌,还有豆制品和芝麻.
但是传承了奥齐乐一贯的稀烂纸盒包装,这纸盒完全不适合水分多的食材,微波一下整个垮掉.
奥齐乐的东西你不能指望他品控持久.原来有一个很好吃的打抛饭,一开始用的打抛叶,后来换成了九层塔,而且不去梗.完全不能入口.
哦对了,现在就连沙县的扁食,也是统一配送的馅,不再是自己做了.
想要吃到手打的黏糊糊的馅,那是不再可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