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10月03日 15:41
长江来水致鄱阳湖“江水倒灌”,水位回升改善生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受长江中上游来水增多影响,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江水倒灌”现象。截至10月3日8时,星子站水位达14.29米,出湖流量为-1150立方米每秒,表明长江水正以该速度倒灌入鄱阳湖。此次倒灌自9月28日开始,流量持续增大,使得鄱阳湖水位回升至14米以上,通江水体面积扩大至2000平方公里以上,达到2330平方公里。这不仅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也为湿地、水生生物和候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有效改善了水质,提升了溶解氧含量,促进了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的繁殖与分布。

🌊 江水倒灌现象:受长江中上游来水增加的影响,鄱阳湖出现了长江水倒灌入湖的现象。星子站水位监测显示,出湖流量为负值,表明长江水正以每秒1150立方米的速度涌入鄱阳湖,这一现象自9月28日开始并持续增强。

📈 水位与面积显著回升:此次倒灌导致鄱阳湖水位缓慢回升,重新回到14米以上。湖区通江水体面积也大幅扩大,目前已达2330平方公里,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为水生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 生态环境改善:倒灌的长江活水不仅为湿地、鱼类和候鸟提供了关键栖息地,还通过稀释污染物、增加水体交换和提高溶解氧含量,有效改善了鄱阳湖的水质。监测显示,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增长,螺蚌等底栖生物分布范围也随之扩大。

10月3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受长江中上游来水增多的影响,连日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出现“江水倒灌”现象。今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14.29米,较昨日上涨0.14米,出湖流量为-1150立方米每秒,意味着长江水正以115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倒灌鄱阳湖。

此次江水倒灌鄱阳湖从9月28日开始,倒灌流量越来越大。

受此影响,鄱阳湖水位缓慢回升,水面扩大,不仅湖区通江水体面积再次扩大到2000平方公里以上,鄱阳湖水位也重回14米以上。

目前,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2330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大1920平方公里,容积60.8亿立方米,比去年多49.9亿立方米。

长期以来,鄱阳湖面临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的问题,导致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此次倒灌使湖区水位回升,通江水体面积大幅增加,为水生植物、鱼类和候鸟提供了关键栖息地。

倒灌带来的长江活水有效改善了鄱阳湖的水质,稀释了局部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同时,水流的增加促进了水体交换,提升了溶解氧含量,有利于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繁殖。

监测显示,倒灌期间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枯水期增长约 30%,螺蚌等底栖动物分布范围扩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鄱阳湖 长江 江水倒灌 水位回升 生态改善 Poyang Lake Yangtze River Backflow Water Level Rise Ecological Improvemen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