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这座拥有六百年历史的皇家宫殿,如今已成为一座开放的博物院,承载着中华民族浩瀚的文明。从宏伟的建筑群到精美的文物,故宫的每一处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近年来,故宫的开放面积大幅提升,让更多人得以走进这座古老的宫殿,从不同视角感受其魅力。同时,故宫也积极拥抱变化,通过文创产品和允许非商业拍摄等方式,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游客,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地标。它不仅是中国人文化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与现代共同造就的永不落幕的传奇。
🏛️ 故宫作为一座拥有六百年历史的皇家宫殿,从昔日的皇宫转变为今日的博物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宏伟的建筑群,如太和殿的十只脊兽,以及馆藏的186万件珍贵文物,都生动地讲述着历朝历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开放面积显著提升,从2012年的30%增至80%,使得游客有机会登上城墙、走进角楼,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细微之处体验故宫的魅力。这种开放性的提升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故宫的文化价值。
📸 故宫在拥抱现代化的同时,也积极创新,成为富有底蕴的时尚文化地标。虽然禁止商业拍摄,但允许个人进行非商业性质的古装拍照,吸引了大量游客穿着各式传统服饰前来打卡,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使得故宫在新生代群体中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
🌟 故宫不仅是古董的仓库,更是“文明基因库”,每一件藏品都代表着活着的文化。其丰富多样的文物展览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其成为中国人文化故乡的象征,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叠映,共同造就了这座永不落幕的传奇。
2025-10-03 09:00:00

2025年8月24日,故宫太和殿后的游客抬头观看参加九三阅兵演练的八一飞行表演队机群。
故宫,也许是中国最有故事的地方。从屋顶脊兽到鎏金门钉,都在生动讲述着历史烟云,世事沧桑。前朝后寝的每一座宫殿,都有两朝三世的“宫斗”剧本;而馆藏的186万件珍贵文物,更是串起了中华千万年的浩瀚文明。世界各地的人们到北京,故宫几乎是必选项。
“推开一扇门,两朝三世六百年。”从皇宫到博物院,六百多年来的故宫从不缺乏关于皇权、关于瑰宝、关于深宫的神秘想象和窥探。1925年,“故宫博物院”匾额被挂上昔日皇家宫殿厚重的正红宫门。如今,开放百年的故宫迎来芸芸众生。在高大威严的建筑群间,不同的人,看到不一样的别人和自己。进入故宫,放慢脚步,用心观察,停住视线,无论是嘈杂还是静谧,你都能发现故宫无尽的可能。首先吸引游客和摄影师的,当然是故宫遵照皇权官制理念打造的宏伟建筑群。高大威严的建筑群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更显渺小,这种对比带来的视觉冲击十分直观。在梁思成眼中,“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是脊兽,一种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装饰艺术。太和殿广场两侧,几乎每一个导游都在讲述寓意十全十美、象征皇权至上的太和殿十只脊兽。我也曾无数次将镜头对准它们,寻找它们与万千气象和时代印记的同框。同样值得拍摄记录的,还有这里鲜活的自然生态:重檐间往来的雨燕,脊兽间驻留的乌鸦,午门前觅食的鸽子,后宫慵懒的“御猫”,以及古槐、银杏、垂柳,都是故宫百年风雨的见证。近年来,故宫开放面积从2012年的30%提升至80%。作为游客,我也有幸因此走上过城墙,走进过角楼,在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拍摄。不同季节和时间的故宫,带来不同的光影观感。而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游客,更为宏大叙事的宫殿群增添生动的人文氛围。自2023年6月30日起,故宫禁止商业拍摄,但个人穿着古装、使用相机进行非商业目的的拍照是允许的。从唐装到汉服,从龙袍到旗袍,从满汉交融到古今交汇,让你穿越古今。自得其乐的游客们用社交媒体的范本,在红墙黄瓦雕栏下 “拍下人生照片”,记录打卡视频。我好奇他们姿势和运镜的统一重复,更感慨社交媒体在新生代群体中的强大气场。无论如何,拥抱变化与创新的故宫,已然把自己打造成了最有底蕴却又最时尚的文创“网红”。故宫作为珍藏了百万件文物的博物馆,每一次大展都十分让人期待。故宫前院长单霁翔说得透彻:“故宫不是古董仓库,是文明基因库,每一件藏品都是活着的文化染色体。”是的,某种意义上,故宫是中国人文化故乡的一个缩影和象征。它是传统与现代的叠映,是古今共同造就的永不落幕的传奇。

2025年8月24日,故宫午门入口开放,一拥而入的游客惊起路边的鸽群。

2024年12月15日,故宫博物院里正在拍照的古装游客。

2023年12月17日,景山公园的一只猫在山顶看着雪后的故宫博物院。

2023年12月13日,游客墨镜中折射出雪中的故宫。

2023年7月21日,雨中的故宫午门入口前,游人排起密密麻麻的队伍。

2023年6月22日,故宫午门入口前的游客举起遮阳伞和扇子抵御烈日。

2023年1月31日,故宫太和门内的游客。

2022年10月9日,故宫乾清门外的古装游客。

2022年6月7日,故宫里工作人员推着自行车走过午门。

2022年2月13日,游客在雪中的故宫拍照留念。

2022年1月20日,雪中的故宫,近处的铜鹤和远处的脊兽、乌鸦构成了宁静的画面。

2021年11月7日,北京,故宫外筒子河边的小雪人。

2021年6月23日,故宫角楼护城河外,一名老者看着拍婚纱照的人。

2021年5月18日,故宫弘义阁上空的云好似一张人脸。

2019年7月10日,故宫屋檐上的脊兽和摄像头。

2019年7月10日,故宫太和门前的游客。

2017年2月5日,故宫前的游客,远处是尚未封顶的中国尊。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