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07:46 北京
昨晚看到了作家李海鹏的第一张图。不知道上下文背景,但这事现在最好办了,问 AI 啊:
J.K. 罗琳是《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全球畅销,影响了几代人。她在文学上的成就毋庸置疑,财富地位也让她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
大约在 2019–2020 年,罗琳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些关于 性别与女性权利 的言论。她支持“性别与生理性别不可分割”,并认为在某些议题上,女性权益可能会被“跨性别话语”弱化。
比如,她曾质疑媒体使用“menstruating people(会来月经的人)”来代替“women(女性)”。
她写文章表达担忧:如果忽视生理性别的区分,可能会影响到女性在法律和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保障。
这些观点被部分跨性别群体和支持者认为是 “恐跨”(transphobic),于是引发巨大争议。
网友批评:很多人指责她在伤害跨性别者群体。
《哈利·波特》演员表态: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哈利)、艾玛·沃特森(赫敏)、埃迪·雷德梅恩(《神奇动物》主演)等都公开与她“划清界限”。(划重点后面要考)
社交媒体围攻:她一度被推上“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风口浪尖,甚至有人要求抵制《哈利·波特》相关作品。
罗琳的回应:
罗琳坚持自己的立场,她强调:
她不是反对跨性别者存在的权利。
她真正关心的是 女性的安全、隐私与权利,尤其在监狱、更衣室、庇护所等敏感场景。
她自己曾遭遇过家暴,因此格外关注“女性空间”的议题。
她甚至写过一篇长文,系统阐述自己的想法。虽然态度比较温和,但因为涉及敏感话题,依旧引发更大争论。
现实影响,名声两极化:一方面有人坚决支持她,认为她敢于直言;另一方面也有人彻底与她对立,认为她是“老派、保守,甚至是伤害跨性别者的代表”。
哈利·波特 IP 的争议:比如新游戏《霍格沃茨之遗》发布时,很多玩家纠结“买还是不买”,因为买就被认为是“给罗琳送钱”。
罗琳的态度:她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直言不讳地发声。可以说,她完全接受了“敌人”和“盟友”的分化。
交叉对比了一下,发现这些陈述没啥问题。那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 JK罗琳会被攻击呢?
然后看到了第二张图。
显然,在赫敏的扮演者艾玛背刺 JK 多年之后,JK 首次公开回击艾玛,才有了李海鹏的感慨。我能说的是:回击的痛快。
#墨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