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渐成 10月01日
英伟达股价突破阻力位,解析七巨头估值要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记录了英伟达股价突破185美元阻力位后的操作,并详细阐述了阻力位和支撑位的形成原理。作者分享了其逢高减仓、落袋为安,并将资金转向宽基指数ETF和避险资产的策略,强调了“守住钱”对于实现长期财富增长的重要性。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评估美股“七巨头”估值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增长率、盈利能力、盈利质量、现金流等基本面指标,以及市盈率、PEG、市销率、市现率等价格指标。此外,还分析了市场地位、行业趋势、管理层等定性因素,并提供了历史比较、横向比较、绝对估值法和情景分析等多种估值方法。最后,文章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的重要性,并建议普通投资者关注远期PE、PEG和FCF增长率等核心数据。

📈 **英伟达股价突破与仓位调整**:文章记录了英伟达股价成功突破185美元阻力位,并触发了作者的减仓设置,仓位降至46%。作者解释了阻力位和支撑位的形成机制,即成交密集区和重大利好信息对股价走势的影响。作者的逢高减仓操作旨在落袋为安,并将资金转移至长期账户,为后续配置宽基指数ETF和避险股做准备,体现了作者“守住钱”的投资理念。

💡 **“七巨头”估值的基础面分析**:评估“七巨头”估值需关注增长性(收入同比/环比增速、核心业务增长、细分业务增长、未来收入指引)、盈利能力(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每股收益增长率、ROE/ROIC)以及盈利质量和现金流(自由现金流、FCF利润率、FCF与净利润比率、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和负债)。这些是支撑高估值的核心基本面。

💰 **“七巨头”估值的价格指标与定性分析**:价格指标包括动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远期市盈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市销率(PS)和市现率(P/CF)。定性分析则关注市场地位和护城河(品牌、网络效应、技术壁垒如CUDA)、行业趋势(AI、云计算)以及管理层能力。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估值判断的依据。

⚖️ **估值区间的判断方法**:判断估值合理性可采用历史比较法(参考自身历史估值中位数)、横向比较法(与其他同行业公司或巨头对比,结合增长率)、绝对估值法(DCF模型,但对高增长公司预测困难)以及情景分析法(通过建立预期框架,判断不同增长情景下的合理PE区间)。情景分析法被认为是普通人最实用的方法。

🔍 **多维度审视估值与风险控制**:文章强调,高估值建立在未来高增长预期之上,增长放缓可能导致“戴维斯双杀”。利率环境对高成长股估值有显著影响,高利率压制估值,低利率则利好。最终,投资决策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交叉验证,尤其关注远期PE、PEG、FCF增长率等核心数据,结合公司指引,进行风险判断。

原创 天玑 2025-10-01 09:29 日本

英伟达上涨2.6%,收盘价186.58美元,终于突破185这个阻力位。

185美元减仓5%的设置被触发,顺利减仓,仓位占比下降到46%,后续的190-195-200三个节点需要耐心等待。

关于阻力位和支撑位这两个,不少读者有困惑,我之前跟我小儿子讲过这个话题,其实很简单:

比如英伟达在182-185之间,有大量的人出于贪婪和FOMO情绪去追高,在此买入,由此形成了成交密集区,那么股价震荡回落又往上涨到这个区间时,同样会有大量的人抛盘离场,股价因此很难突破过去,就形成了阻力位;

但是,如果有利好信息,比如企业获得超大订单,或某大型机构/大佬买家入场等,会对成交有新一轮的刺激,股价因此突破原有的阻力位,这时原本密集的成交区/阻力位,就会相应地转化为支撑位,即股价下跌到这个区间时,能获得强有力的支撑点。

我持仓的英伟达整体早已是负成本,这段时间的逢高减仓,主要是把账面浮盈继续落袋为安一部分,腾挪资金到长期账户,为后续长期账户在适当的节点买宽基指数ETF和伯克希尔等避险股提前做准备。

赚钱有多难?方向和路走得不对,会难得堪比登天;方向和路走对了,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赚到了钱,还要克服人性的贪,把钱守住。富得很稳定,是优点;穷得很稳定,就是缺点。很不幸,富往往不稳,而穷则稳得不行。

我们要做的,是把优点保持住,把缺点淘汰掉,因此赚到钱后守住钱,让自己富得长久,就特别重要。

我这些年在个股上做低成本/负成本,把账面浮盈落袋为安,转向配置宽基指数ETF、高息股/避险股、保险、美元不动产等,就是这个思路。

这是风险控制和资产轮动的一种思路,过去的老钱家族很有效印证过的一种路径,最终,新钱要想让自己的资产长久地存在,也更好地生活,都要能变成老钱,长久富下去。

多研究赚钱,会让人成长得很快。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接下来的内容,将作为昨天那篇更新的一部分延伸,即估值部分的影响要素。

这部分内容,我在今年3月时跟我孩子们讲过一些(整理在这里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刚好那时讲的是美股七巨头的发展史。

评估美股七巨头(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和Meta)的估值是一个复杂但系统性的过程。

这些公司体量巨大,但又兼具高增长特性,不能简单地用传统价值股的估值方法。

首先,要参考的核心基本面和关键数据。从增长性、盈利能力、盈利质量、财务健康度和未来潜力等入手。

第1要点是增长率。这是市场给予高估值的核心原因。

收入的增长率主要看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这两个指标,这里还要区分清楚是整体收入增长,还是核心业务(如云服务、广告)的增长。

另外要注意细分业务的增长,毕竟七巨头都搞多元化:

微软、谷歌、亚马逊这三家的云业务(Azure、GCP、AWS)的增速是关键驱动力;

苹果的服务业务(App Store、订阅)的增速往往比手机硬件的销售量更受关注;

Meta的主要关注点是广告收入增速和用户参与度;英伟达的数据中心(AI芯片)业务增速是最主要焦点。

对市场情绪/股价有重要影响的,还有未来收入指引,即企业自身对下个季度的增长预测。

第2要点是盈利能力指标。只有增长是不够的,还必须能转化为利润。

这里主要看几点:

要看毛利率,尤其是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高且稳定的利润率通常是企业具备强大的定价权和成本控制能力;

要看每股收益,这是估值的直接基础,尤其要关注EPS增长率;

更要看资本回报率,如净资产收益率和投资资本回报率,如果ROE/ROIC 持续高于15%-20%,公司往往是高效的“现金奶牛”。

第3要点是盈利质量和现金流。“现金为王”对于验证利润真实性非常重要。

要看自由现金流,这是公司真正能用于再投资、分红或回购股票的现金,FCF利润率比净利润更能体现盈利质量;

要看FCF与净利润的比率,如果FCF持续高于净利润,表明利润有充足的现金支撑;

要看资产负债表,这个主要是查看现金及等价物、有息负债。七巨头通常拥有巨额净现金(即现金减去负债),财务非常健康,抗风险能力强。

其次,再将上述基本面量化为价格的工具。

第1要点是最常用的指标:市盈率。这里一定不要只看静态市盈率,更要看滚动市盈率和远期市盈率,远期PE更为重要,因为它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第2要点是评估高增长股的关键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PE/(未来3-5年EPS预期增长率)。

通常认为,PEG≈ 1,估值可能合理;PEG < 1,可能被低估;PEG>1,可能被高估。不过对于护城河极深的巨头,市场通常允许PEG>1。

第3要点是市销率,对于像亚马逊早期或目前仍处于重大投资阶段、利润波动大的业务,PS一般来说会是更好的指标。

第4要点看市现率,这是基于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比PE更难被会计手段美化,比较难造假。

然后,对企业的未来潜力和“护城河”做定性分析。

第1要点是市场地位和护城河,即品牌效应、网络效应、用户粘性、技术壁垒(如英伟达的CUDA生态)这些要素。

第2要点是行业趋势,即在AI、云计算、数字化等大趋势中的定位和竞争力。

第3要点是看管理层,即品行、战略执行能力、资本配置能力(比如如何花钱做再投资、并购、回购、分红)等。

再次,要判断以上估值区间是否合理。判断合理区间没有万能公式,而是一个动态的比较和推理过程。

第1要点,是做历史比较法。

查看该公司自身历史PE、PEG、PS等估值的中位数和区间。如果当前估值处于自身历史水平的高位,可能偏贵;处于低位,可能偏便宜。

但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公司的基本面(增长率、业务结构)在不断变化,历史数据也只能做个参考。比如英伟达,已经因为AI浪潮导致估值中枢永久性上移。

第2要点,是做横向比较法。

体现在操作上,是将该巨头公司的估值与同行业公司或其他巨头进行比较。

比如将微软、谷歌、亚马逊三巨头的云业务增速和PS/PE值做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微软的估值通常会更高,因为市场认为微软业务更多元、增长更稳健。

对了,横向比较时,一定要结合增长率。这就是PEG的意义所在。一个PE30倍但增速40%的公司(PEG=0.75),可能比一个PE 20倍但增速15%的公司(PEG≈1.33)更“便宜”。

第3要点,是绝对估值法(DCF模型)。

预测公司未来多年的自由现金流,并用一个折现率折算回现值,加总得到公司的内在价值。

这是理论上最完善的估值方法,特别适用于FCF稳定可预测的公司。

但是,对于七巨头这样的高增长公司,预测未来10年的现金流非常困难,且模型对增长率和折现率的假设极其敏感,微小变动会导致结果差异巨大。这种方法更适合专业机构使用。

第4要点,是情景分析法。

这是普通人最实用的方法。不要追求一个精确的“合理价格”,而应判断一个“合理区间”。

通过建立自己的预期框架,做情景分析。

如果公司未来3-5年能保持40-50%以上的高速增长,AI等新业务大获成功。此时,给予较高的PE(例如45倍+)是合理的;

如果增长放缓至30%-35%,业务稳健发展。合理的PE可能落在27-35倍;

如果增长放缓至20%-25%,业务稳健发展。合理的PE可能落在20倍左右。

如果增长失速至10%左右,或竞争优势受到挑战,那么估值应向传统价值股(PE 10-15倍)靠拢。

做完情景分析后,将它与当前市场估值对比,来判断风险高低。

最后,要从多维度看七巨头的估值。

先从动态来看。七巨头的高估值是建立在“未来高增长”的预期上的,所以一旦增速放缓,如财报不及预期等,估值会面临剧烈的“戴维斯双杀”,即股价和估值双双下跌;

再从利率环境来看。高利率环境会降低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从而压制高成长股的估值;低利率环境则有利于它们,所以降息周期下,往往会推动它们股价上涨。

当然,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指标,必须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和指标,交叉验证,单独看任何一个指标都是危险的。

对于做中长期投资的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重点关注远期PE、PEG、FCF增长率这几个核心数据,结合公司财报和会议中对未来的指引,就能对估值是否合理、股价震荡空间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带娃们出来走走,在飞机上闲来无事就码码字,落地后发现不知不觉已写了超3200字…

就这样吧。

免责声明:本人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人的交易不代表任何立场;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投资目标等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英伟达 股票投资 估值分析 七巨头 阻力位 支撑位 资产配置 Nvidia Stock Investment Valuation Analysis Magnificent Seven Resistance Level Support Level Asset Alloc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