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09月30日 21:09
Lazada携手天猫推“一键轻出海” 助力品牌抢占东南亚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阿里巴巴旗下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正通过与天猫打通,推出“一键轻出海”项目,旨在简化天猫品牌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市场的流程。该项目将在双11期间首次落地,允许品牌在参与天猫国内大促的同时,同步在Lazada的LazMall上线运营,实现低成本、快速的海外市场试水。此举标志着阿里希望利用生态协同优势拓展国际电商业务。当前东南亚电商市场竞争激烈,Lazada通过聚焦高客单价和品牌化发展路线,并借助天猫成熟的品牌资源和运营经验,试图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品牌化战略的落地仍面临平台体验、商品标准化等多重挑战。

📦 **Lazada与天猫深度整合,实现“一键轻出海”:** 阿里巴巴旗下的Lazada平台与国内天猫平台打通,推出“一键轻出海”项目。该项目允许天猫品牌商家在授权后,系统自动将其在天猫的店铺、商品、库存、价格及营销活动镜像复制到Lazada的LazMall品牌商城,实现商品详情页的自动翻译和图文本地化适配,极大地降低了品牌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门槛。

🚀 **低成本、高效率的海外市场拓展模式:** 该项目特别强调“轻”的特点,通过集中处理物流、多语言运营和售后服务,品牌只需将商品发至国内中转仓,后续所有跨境运输、本地配送及退换货均由Lazada负责。这种模式能显著降低品牌组建本地团队或依赖代理机构的成本,缩短启动周期,实现零门槛、零海外团队投入的低成本快速试水。

🌟 **聚焦品牌化发展与高客单价优势:** 面对东南亚激烈的红海竞争,Lazada正走差异化路线,聚焦品质商品供给和用户体验提升,并着力于品牌化发展。Lazada总裁千城指出,Lazada在东南亚平台中拥有最高的客单价和品牌用户渗透率,这得益于其早期积累和阿里控股后的平台模式。通过与天猫的联动,Lazada能够系统化地引入国内成熟的品牌资源和运营经验,补齐本地品牌供给的短板。

📈 **抓住东南亚电商增长与品牌化潜力:** 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壮大的中产消费群体,但品牌商品在电商总交易额中的渗透率(10%-30%)远低于中国市场(超过50%)。Lazada将这一差距视为核心增长机会,认为当前东南亚市场时机恰如当年天猫在中国捕捉品牌化趋势之时,希望借助阿里生态优势,在品牌化线上消费领域取得突破。

官方供图

东南亚这片电商热土正在进入新一轮竞争周期。在Shopee、Lazada和TikTok Shop “三足鼎立”的格局下,平台之间的差异化战略逐渐清晰。

双11前夕,阿里巴巴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宣布与天猫打通,推出“一键轻出海”项目,旨在推动天猫品牌轻成本地快速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五个东南亚市场。

该项目将于今年双11期间首次落地,品牌可在参与天猫国内大促的同时,同步在Lazada的品牌商城LazMall上线运营。这一动作透露出阿里想要采用生态协同打法做国际电商的思路。

根据墨腾创投发布《2025东南亚电商报告》显示,2024年东南亚平台电商GMV达到1284亿美元,其中Shopee、Lazada和TikTok Shop呈现三足鼎立格局,三平台瓜分了东南亚超过80%市场。

今天东南亚的市场竞争程度丝毫不输国内,且已经告别了粗放扩张阶段,要求更多的精细化运营能力,拼多多海外电商Temu也试图以低价打入,但一直效果有限。

面对东南亚的红海竞争,各家策略逐渐清晰:处于守擂位置的Shopee选择重点发展利润更高的广告业务,并持续投入物流网络建设;挑战者TikTok Shop则依靠社交电商的优势正快速扩张;而Lazada则选择聚焦品质商品供给和用户体验提升,走品牌化发展路线,此前已在2024年7月拿下了首个单月盈利。

在与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交流时,Lazada总裁千城指出,东南亚平台玩家中,Lazada的客单价在东南亚平台中是最高的,品牌用户的渗透率也是最高的,这与平台过去的积累有关。

成立于2012年的Lazada是东南亚最早的电商平台之一,2016年阿里投资控股后,引入第三方卖家的平台模式,商品SKU快速扩张。2018年,Lazada率先在东南亚推出了商城业务(LazMall),确立品牌化方向,虽然当时Lazada较早捕捉到品牌化的趋势,但是时机、市场、线上渗透以及卖家供给都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到今天,东南亚电商市场还在持续增长,据估算整体规模已达约1500亿美元。与此同时,该地区拥有约7亿人口,其中具备品质消费能力的中产人群约1.5亿,但电商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品牌化线上消费更是刚刚起步——品牌商品在电商总交易额中的渗透率仅为10%至30%,远低于中国市场超过50%的水平。

这一差距也被Lazada视为未来增长的核心机会。千城提到,当年天猫(品牌商城)的增长,就是在国内捕捉到了同样的趋势,今天东南亚的时机恰如当年。Lazada可以依托阿里生态在国内供应链、技术、组织方面的协同优势,寻找差异化竞争点。

而就在不久前,速卖通也推出品牌出海计划,招募天猫品牌商家来争夺中高端市场。

千城告诉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今天团队的能力已经做好准备,与天猫的联动,正是为了将天猫成熟的品牌资源与运营经验系统化地对接到东南亚,补齐本地品牌供给的短板。

官方供图

“一键轻出海”项目的核心在于“轻”字。过去,品牌若想进入东南亚市场,常面临选品难、物流复杂、多语言运营、售后保障等多重门槛,且需要组建本地团队或依赖代理机构,试错成本高、启动周期长。

而在新合作模式下,天猫商家仅需在后台授权,系统即可自动将其在天猫的店铺、商品、库存、价格及营销活动镜像复制至Lazada平台,生成一个完全同步的LazMall品牌店铺,AI技术将自动完成商品详情页的翻译与图文本地化适配功能。

物流方面,商家只需将订单商品发送至国内指定中转仓,后续跨境运输、本地配送及退换货服务全部由Lazada承接。阿里希望,用零门槛、零海外团队投入的情况下,让商家在东南亚实现低成本快速试水。

界面新闻了解到,这个项目背后有赖于天猫与Lazada在组织层面的跨BG深度协同。千城告诉界面新闻,品牌招商环节不再由Lazada独立推动,而是由熟悉品牌现状和运营需求的天猫行业小二深度参与推荐,有信任基础,合作效率提升。

千城强调,其中的核心差异在于,以前很多跨境电商生意都是货通模式,“品牌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品牌的owner,只是把商品的所有权交出去,但今天品牌具有自主运营权。”

通过复用天猫已被验证的商家资源、商品数据与运营链路,Lazada能够以较低边际成本快速扩充品牌供给;而对天猫品牌而言,则是借助平台低风险试水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在品牌上会有所挑选,会基于对东南亚各细分市场的商机分析,定向邀约那些在当地存在明确需求缺口、且与现有本土品牌形成差异化互补的品类和品牌,以聚焦增量市场。

尽管平台拿出了相当的决心,但在东南亚开展品牌战略化之路并非一片坦途。整个平台UI、APP能否符合品质化的体验,商品信息标准化、品牌服务的背书,以及每个品类的核心战略制定,甚至如何平衡国际品牌在全球的定价体系,如何让更多非标品类也能“轻”起来进入东南亚,都是Lazada未来的挑战。

现阶段,该项目能否快速在东南亚拿到结果,有待今年双11的数据验证。

本文来自“界面新闻”,记者:程璐,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Lazada 天猫 东南亚电商 跨境电商 品牌出海 一键轻出海 Lazada Tmall Southeast Asia E-commerce Cross-border E-commerce Brand Globalization One-Click Lite Go Globa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