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9月30日
成都:从IP跟随者到“顶流之城”的蜕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成都正迅速崛起为一座“顶流IP之城”。通过“生活育IP、IP兴城市”的双向逻辑,成都不仅成功孵化了《哪吒》等现象级IP,还将大熊猫“花花”打造成城市文旅新名片。从潮玩、Citywalk到特色农产品推广,IP已深度融入城市消费、文旅和产业的各个层面。同时,成都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生活方式和优越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文创人才,为数字文创产业的繁荣提供了沃土。从《王者荣耀》的全球影响力到本土原创动画的票房佳绩,成都已构建起涵盖文旅、数字、非遗等多元IP矩阵,并通过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巩固其在全国数字文创产业的领先地位。

🌟 **IP驱动城市发展,成都实现“顶流”跃升**:成都通过“生活育IP、IP兴城市”的策略,将IP融入城市日常,成功孵化《哪吒》等热门IP,并将大熊猫“花花”打造为城市文旅新标识,推动城市从IP跟随者转变为“顶流之城”。IP已深度渗透到消费、文旅、农产品推广等多个领域,构建了“无IP不成都”的独特魅力。

💡 **人才与文化底蕴,赋能数字文创产业**:成都凭借其慢节奏与高品质并存的生活氛围,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尤其在游戏行业展现出强大的人才吸纳优势。同时,古蜀文明、三国文化、巴蜀民俗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数字文创IP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催生了如《王者荣耀》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IP。

🚀 **政策支持与IP矩阵,构建产业新高地**:成都出台了一系列系统性的政策支持,包括人才服务、产业规划及“1+4”系列细分政策,为数字文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通过整合文旅、数字、非遗等多元IP资源,构建了“成都可爱”“成都传奇”“成都锦绣”等IP矩阵,并依托成熟的版权保护体系,推动成都成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高地。

2025-09-30 11:00:00
2025年9月28日晚,成都交子大道一公里长的街区充满热闹的气息。人潮中,印着顶流IP人物的灯牌亮起;不远处的成都潮玩大街展区,“未来科技・潮玩试验场”里,《哪吒》与泡泡玛特联名商品、《黑神话:悟空》衍生品、《刺客信条》周边等集中陈列,年轻人举着手机穿梭在展台间。

当晚,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的序幕正式拉开。28 个本土热门IP在此次活动集结,既有《王者荣耀》《物华弥新》《刺客信条》等游戏IP,也有《哪吒》《遮天》《镇魂街》等影视动画IP,为市民游客带来可参与、可体验的数字文创新场景。

在IP的城市竞争中,成都已从“跟随者”蜕变为“顶流之城”:《哪吒》等IP出圈,大熊猫“花花”成为文旅标识,“成都可爱”等IP矩阵逐步成型。凭借“生活育IP、IP兴城市”的双向逻辑与版权保护体系,成都这座城市已成为“超级IP”,持续传递“无IP不成都”的独特魅力。

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活动现场。(成都发布/图)

好IP造就好生活 

成都潮玩大街的热闹并非偶然,而是IP深度渗透城市日常的生动缩影。

在成都,IP对消费生活的改造已跳出购物的单一场景,转向“体验式消费”的构建。2025年5月,以“成都可爱”IP大小熊猫形象为符号,“Citywalk可爱成都幸运线”联动宽窄巷子、春熙路和夜游锦江等城市文旅地标,将IP与城市空间捆绑在一起。

“游戏化探索+城市漫游”的模式,让旅游突破传统的景点串联形态,转变为一场沉浸式探险。

IP的赋能不只停留在消费与文旅领域,还走进了农场。此前,成都市通过IP联名的方式,推广广东荔枝、龙泉驿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活动现场,成都IP“胖花”熊猫与深农集团原创的、代表广东特色农产品的舞狮雄鸡“靓仔”以及代表四川特色农产品的熊猫“耙耙潘”共同亮相。

这种搭配用IP符号拉近了产地与消费者的距离,也让农产品有了更鲜活的文化标签。

在城市文旅的竞争中,IP更是成了破圈的关键钥匙。

大熊猫“花花”的案例最具代表性。“花花”被聘为“成都文旅荣誉局长”,这看似一次趣味十足的“出圈”,实则是成都文旅从“景点引流”向“IP驱动”转型的关键一步。现在,它已成为成都专属的城市IP标识。

数据显示,在IP的加持下,2025年春节,成都熊猫基地接待游客43.2万人次,常年排起长队。天府国际机场12米高熊猫雕塑、IFS爬墙熊猫与基地“花花”展区构成“三点一线”的迎客“萌宠”。

在此基础上,成都还开通了“熊猫家园·大熊猫主题游线”,以“熊猫之城”成都为起点,一路串联起四川丰富的熊猫文旅资源,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熊猫观光专属行程。

IP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能够将抽象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和故事,从而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通过IP驱动的城市漫游,游客不再是被动的观光者,而是城市故事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他们在探索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成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能深入地体验成都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种沉浸式的文旅体验,远比传统的景点打卡更具吸引力。在成都,源于城市底蕴又反哺城市活力的IP符号,成功转化为可触可感的魅力,最终实现文化价值与生活品质的双向提升。

好城市造就好IP

成都兼具烟火气息与创新活力。这里既有盖碗茶里的闲适时光,也有写字楼里的奋斗身影。慢节奏与高品质兼具的生活氛围,成为吸引文创人才扎根的“强磁场”,让以IP为核心的数字文创产业有了生长的前提。

对于人才的吸引,从多组数据中可清晰印证: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成都14至45岁青年达960.36万人,几乎“半城皆青年”;成都连续六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称号,近三年累计吸引超156万青年人才来成都创业、就业,仅2024年就有超过50万青年人才涌入成都。

这份人才集聚效应,在数字文创产业的核心领域——游戏行业中尤为明显。根据智联招聘2025年3月发布的第三期《2025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在网络游戏行业招聘TOP10城市榜单中,成都的职位数占比位列第一,直观展现出成都在游戏产业人才吸纳与产业布局上的优势。

吸引人才汇聚的同时,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活的生活方式,更成为数字文创IP创作的天然素材富矿。

古蜀文明留下的金沙太阳神鸟、三星堆青铜器物,三国文化的风云记忆,巴蜀民俗的市井烟火,为创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王者荣耀》与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动的金乌负日皮肤,将太阳神鸟元素融入特效,还采用古蜀石磬声做配乐;《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川普台词、街头茶馆场景,复刻了成都的生活日常。

位于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里的可可豆动画办公楼。

有人才有创意,成都做政策的文章就更加水到渠成。

在人才服务层面,成都在全国率先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先安居后就业”,全域布局“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求职毕业生仅凭面试通知就可申请最长一个月免费入住等。同时,创新建立汇聚校地企三方优势的线上集成平台——成都校地对接促就业平台,实现就业岗位一网可选、就业政策一网可查、就业事项一网可办。

除了面向广大青年的就业支持,针对数字文创产业专业人才,成都还推出精准扶持举措,正探索制定数字文创人才认定标准,推动更多行业人才纳入《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并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用人单位开展“蓉漂计划”和“蓉城英才计划”自主评审工作。

不仅仅针对人才,对数字文创产业,成都已形成系统性的政策支撑。2022年,成都在全国率先发布数字文创产业“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从“盆地”走向“高地”的目标,为产业发展锚定方向。2025年,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文创产业发展,成都出台“1+4”系列政策:以《成都市加快推动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核心,配套影视、游戏电竞、科幻创作、初创企业培育四大细分政策。

政策的支撑和兜底,让本就茁壮成长的数字文创大树愈加繁盛,而结在这个大树上的果实——IP,可谓硕果累累。

IP“顶流”之城的诞生

新世纪之初,以迪士尼、漫威旗下一系列动漫IP为标志,IP 席卷全球市场,但“国产”IP还在探索阶段。《秦时明月》《大圣归来》等动漫IP在长三角地区的出现,是彼时“国产”IP探索的缩影。

这场探索,当然少不了聚焦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都。

2008年,《功夫熊猫1》成功后,成都邀请梦工厂团队考察,促成《功夫熊猫2》融入青城山、麻婆豆腐等元素,向全球输出成都文化符号。

成都自此成了“熊猫之城”,而这座IP“顶流”之城的探索也由此开启。

更关键的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腾讯天美工作室成都分部推出《王者荣耀》,以蜀地英雄“李白”“武则天”为切入点,将本土文化融入游戏设计。

王者荣耀十周年主题巡游。(腾讯/图)

随后,该游戏不仅完成电竞赛事、影视动漫、实体周边等全场景IP衍生,更跻身全球IP价值排行TOP50,成为其中唯一的国产自研IP。

此后,成都本地原创力量持续爆发:可可豆动画从外包团队转型为原创主力,《哪吒》系列以川味叙事打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灵泽科技深耕古蜀文明内核,《明末:渊虚之羽》预售两小时登顶Steam中国区热销榜链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成都文旅荣誉局长”的大熊猫“花花”,以一己之力带动门票销量同比增长9倍。

这一连串跃升离不开成都的政策“组合拳”。从《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规划》到《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各级政府接连设立产业基金、研发补贴、人才政策,为本土创意“输血供氧”。

在此背景下,凭借“生活育IP、IP兴城市”的双向逻辑,成都逐步实现跨越,成长为IP“顶流”之城。进阶之路背后,是城市提供的人才保障、政策扶持与文化土壤。

事实上,成都从不缺IP。从承载古蜀文明的金沙遗址、三星堆,到代表三国文化的刘备、诸葛亮,再到留存诗圣杜甫草堂遗韵的文人印记,以及家喻户晓的国宝大熊猫……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早已构成成都的鲜明标识,细数下来,人们熟知的成都文化形象不胜枚举。

而如今,从历史深处走向当下生活,经过多年潜心培育,成都在文化符号之上已构建起多维度的IP矩阵:从文旅IP(花花、宽窄巷子)到数字IP(《王者荣耀》、《哪吒》)再到非遗IP(蜀锦、川剧),甚至再到兼具创新活力与安逸节奏的城市整体形象,这些IP既各自发光,又彼此联动,共同构成“城市超级IP”的内核。

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活动现场。

为进一步整合这些IP资源、持续做强本土IP影响力,成都于2024年11月推出城市文创IP矩阵平台,明确“成都可爱”“成都传奇”“成都锦绣”三大序列。该平台核心目标是构建以成都城市文创IP研发、迭代、产业运营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未来还将围绕熊猫、三国等标志性文化符号深挖资源,打造人格化、视觉化且可持续的IP素材库,并借多元载体打造更年轻化、潮流化的IP矩阵,推出更多“成都创”“成都造”成果。

IP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保障体系。作为全国首个版权示范城市,成都拥有成熟的版权保护与交易体系,已先后搭建成都文交所、成都数字版权综合服务平台,这些基础支撑正助推其向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新高地迈进。

这种“培育+保障”的IP发展模式,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2025年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便是矩阵化运营的典型案例,28个本土IP首次集结,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跨界融合,相比单点爆款模式,这种IP集群效应显然更具生命力。

如今,这座将IP融入发展的“顶流之城”,不仅让数字文创成为可感的生活日常,更稳稳站上全国数字文创产业的高峰,以“超级IP”的独特姿态,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数字文创的成都力量。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成都 数字文创 IP 文化产业 城市发展 Chengdu Digital Creative Industry IP Cultural Industry Urban Developmen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