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 09月30日 11:19
戴森 PencilVac:轻巧易用,回归扫帚般的使用体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戴森最新推出的PencilVac吸尘器以其铅笔状的纤细机身和轻巧的设计,颠覆了传统吸尘器的使用体验。它将所有元器件集成于细长机身,重量仅1.8kg,主机身不足1kg,比同品牌其他型号更轻便易操控。PencilVac的操作如“魔法扫帚”般轻松,尤其适合光滑地面,能极大降低清洁过程中的痛苦,让用户更愿意主动清洁。其创新的Fluffycones四锥万向吸头实现了零缠绕,并提供出色的边缘吸力。集尘仓采用活塞式排空系统,有效减少扬尘,操作简单不脏手。然而,PencilVac在续航和适用场景上有所取舍,更适合30-60平米空间、追求极致轻便易用体验的都市独居/合租人群,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 **极致轻便与易于操控**:PencilVac的总重量仅约1.8kg,主机身不到1kg,是戴森近年来最轻便的无绳吸尘器。其38mm直径的超细机身使其看起来和用起来都像一支扫帚,操作体验回归原始纯粹,用户无需费力即可轻松移动,大大降低了清洁过程中的体感痛苦,让更多人乐于主动清洁。

✨ **创新零缠绕吸头与高效清洁**:全新开发的Fluffycones四锥万向吸头设计,通过锥形滚刷的旋转将毛发“甩”向两侧并分解,再通过边缘气路吸入集尘仓,实现了对猫毛、长发等大量毛发的“零缠绕”承诺。同时,吸头边缘充足的吸力保证了清洁效果,即使是狭窄角落或固化污物也能有效清理。

💨 **简约直观的集尘与排空设计**:PencilVac的集尘仓虽然容积仅80ml,但通过内置的压缩机制(Boost档可达5倍压缩体积比)和12层立体折叠滤网,能有效容纳并压缩大量灰尘。全新的活塞式排空系统,操作简单,直接将压缩后的“尘团”推出,彻底解决了传统吸尘器排空时产生的扬尘问题,真正做到不脏手且减少尘雾。

⚖️ **精准定位与取舍**:PencilVac在设计上做了明确的取舍,最大的牺牲是电池续航,Eco模式下约30-45分钟。因此,它最适合房屋面积在30-60平米之间、追求极致轻便易用、希望减轻清洁负担的都市独居/合租上班族,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对于需要深度清洁大户型或车载清洁的用户,可能其他型号更合适。

💡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PencilVac将先进的吸尘与空气压缩技术,与“大道至简”的工具形态完美结合。其“贴地飞行”般的易用性和接近扫帚的使用体验,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旨在改变人们对清洁工作的负面认知,让清洁过程变得更愉悦,这在当下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今年 5 月份,戴森推出了一支形态前所未有的吸尘器:PencilVac。它有着铅笔状的机身,除了吸头之外的全部元器件都集纳于纤细的机身之中。

我回想起在东京发布会的现场,这支吸尘器的出场方式令人出乎意料,又印象深刻:

创始人詹姆斯·戴森讲了一小会,然后直接回头,从台上一组像是舞台装饰的铁管上,取出了一根「棍子」,动作简单、直接,没有花言巧语,也没有声光电特效,出其不意又直截了当的亮相,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是的,PencilVac 其实一直就在台上,藏在人们的眼前,而这也正好完美传递了产品的最大特点:纤细、轻松、易于收纳、毫不惹眼。

那一刻,令我联想起苹果发布会,乔布斯从兜里掏出 iPod Nano,从牛皮纸袋里取出 MacBook Air 的名场面。一个创立于英国乡下棚屋的英国品牌,和另一个发家自加州郊区车库的美国公司,巧合般地达成共鸣。

前不久爱范儿收到了戴森 PencilVac。经过一周左右的居家使用,它确实达到了我的预期:

PencilVac 是一支极度简单且易于操作的吸尘器——就像一把「魔法扫帚」。

相比主流家用轻型吸尘器,即便是同品牌产品,PencilVac 都更加纤细,重量更轻。用它来吸地这件事,不像是在操作吸尘器,而是像用扫帚和拖布那样,回归一种更原始、纯粹的体感。

相比我之前用了六年多的戴森 V8,吸完整个家的地板省力至少一半,甚至还有力气和心情换个刷头配件,去清理一下家具高处(例如灯罩、置物架和衣柜上方)——这正是 PencilVac 和传统吸尘器最大的区别:使用它能让更多人感到愉悦,即便不是清理爱好者(比如我),PencilVac 仍能极大降低过程中的痛苦。

当然,PencilVac 并不是完美的家用吸尘器,它在形态和续航上做了取舍,也有适合和不适合的场景,在评测中我会提到。

PencilVac 的总重量只有 1.8kg 左右,主机身重量不到 1kg。相比之下,我家的「钉子户」戴森 V8,重量为 2.61kg;同样备受欢迎的 V12 Detect Slim 是 2.2kg;Gen5Detect 则有 3.45kg——PencilVac 无疑是戴森近几年打造的最轻、最易于操控的无绳吸尘器。

再加上 38mm 直径的超细机身,PencilVac 看起来、用起来,都像一支扫帚。

在东京詹姆斯·戴森告诉我,PencilVac 从 2021 年左右开始构思和设计,其间经过数千次迭代,最终将马达、集尘仓、整个吸力输送机制、电池和主板等元器件,都集成到 38mm 直径的机身内部。

「38mm」也是个值得一提的数字:它是贯穿整个戴森产品矩阵里的设计哲学,吹风机、卷发棒,以及本次的 PencilVac 上,都会看到这个数字一以贯之。詹姆斯·戴森告诉我,38mm 是「经过无数次设计迭代和用研,得到的最优手感的结果。」

把吸尘器装进 38mm 的机身,马达部门功不可没。PencilVac 内置戴森公司最新研发的 Hyperdymium 140K 数码马达(每分钟 14 万转),在 PencilVac 上 的最高档位上提供约 55 AW(空气瓦特)的峰值吸力。它也是在同尺寸下最快、同转速下最小的戴森吸尘数码马达。

对于家用吸尘器,55AW 确实不高,但数据要和实际结合才有意义:我家使用面积约 60m²,地板,污物主要是猫毛、工地扬尘、浮尘、纤维和长发。

在 Eco 节能模式下,1-2 个来回足以吸走 90% 左右的脏物;而对于顽固位置,比如平时较少清理的狭窄角落,或因浴室水汽固化在地面上的污物,使用 Med 标准模式和 Boost 强效模式,3-5 个来回也可以清理得八九不离十。

我想,对于和我家面积相当甚至更小的房屋来说,PencilVac 的吸力是绝对够用的。

用它替换了戴森 V8 之后,我发现自己更愿意、更经常想把它取下来,在家里目所能及的地方吸两圈。因为PencilVac 的整个机身都可以轻松握住,操作起来远比 V8 更轻松。对于吸地这件事来说,PencilVac 实现了我所认为的「完美人体工学」。

再搭配上这次全新开发的标配 Fluffycones 四锥万向吸头,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需要摆弄 PencilVac,给我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感。

握着 PencilVac,一开机,吸头会有一种像是「悬浮」起来的错觉。不需要多大力气就能在地板上滑动起来。它的阻力有点太「小」了,以至于来回吸地的速度都变快了。这也是我在 5 月发布会的体验区测试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按照我的理解,Fluffycones 的四联锥筒,以两两一组反方向转动,把吸头从地上「抓」了起来;吸头没有很强的吸力是直接向下的,而是走了一个复杂的气路设计,确保四个锥筒的每个位置都有吸力。

实际体验中,使用 PencilVac 从家具下方、背后的狭窄角落里进进出出,是一种 V8 给不了我的畅快感。摆弄它非常省力,而这也是相比 V8 我会更主动、更频繁使用它的原因。

这种「悬浮感」,让我很想把 PencilVac 称作一支「贴地飞行」的「魔法扫帚」。

但用着爽不是全部,吸头打理同样重要。我的老 V8 因为服役时间比较久了,我基本上每个月手动清理、视情况(半年 or 一年拆一次滚筒)。而由于 PencilVac 到我家才不到两周时间,还没有到需要手动清理的程度。

对于大量的猫毛、头发,以及毛发灰尘的混合物,戴森兑现了 5 月发布会时候说的「零缠绕」。一周使用下来 Fluffycones 吸头的锥筒全然无恙,只有其它地方偶尔会卡住一两根猫毛,不影响工作。

具体的防缠绕机制在于,头发从滚刷的任意位置进入,锥形滚刷旋转会将毛发「甩」向刷头两侧并分解,然后再通过边缘的气路设计重新吸回到集尘仓里。如果你用大量毛发去测试,它们会被吸头打成「绺」然后从侧面甩出来。

这一点,我是因为吸到床底下猫吐的毛球才发现的……

除了零缠绕,Fluffycones 四锥万向吸头的气路设计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为边缘提供足够吸力。

想必戴森对于「零缠绕」这三个字是足够自信的,所以它敢把刷头的外壳做成透明的。就算有缠住头发,现在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还要抬起吸头,直接一眼就能看到。

再说到 PencilVac 的集尘仓,它是我在无绳吸尘器上见到过最简约且符合直觉的设计。

PencilVac 集尘仓受到 38mm 物理限制,总容积只有 80ml,是不是要经常排空集尘仓?

其实一开始我也担心,但实际测试后发现完全没问题。我在两天时间里分别用半小时左右吸了整个家的地板,特别关照了之前没怎么问津的猫爬架角落。第一天用 Eco 档,猫毛挤占了 3/4 的尘仓。我想测试一下极限,第二天开了 Boost 档继续吸——我发现,档位开的越高,尘仓的压缩越厉害。

参数表显示,PencilVac 开启 Boost 档之后的压缩体积比达到 5 倍。而在现实中,吸完整个家的各种灰尘尚未塞满整个集尘仓,还留有一点余地——所以别看它容量小,其实能「吸」也能「装」。

这里正好回答另一个当时我们总被问到的问题:拆除吸头清倒灰尘的时候,会不会有残灰立刻掉下来?

实测结果是基本不用担心。当吸尘器工作时,灰尘被空压吸到集尘仓的顶上,停机后也不会掉下来。因为集尘仓内有一个经 12 层立体折叠的精密折叠滤网结构,使用金属+无纺布等材质,滤网总面积为 120cm²。每一层捕获符合当前尺寸的颗粒,抓不到的留给下一层,以此往复,最密的一层可以捕获 0.3μm 的颗粒物。

吸尘完毕后,尘仓内的一个小盖门缓缓落下,作用是避免仓内灰尘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关机时确实会有些灰尘尚未进入集尘仓,会残留在这个盖门之下。因此我的建议是在吸尘完毕之后再让 PencilVac 空转几秒钟,再关机、拆吸头。

集尘仓更好玩之处在于排空的方式:戴森全新设计的活塞式排空系统,只要把吸头拔下来,把集尘仓对准垃圾桶,往下一推一拉,就搞定了。

活塞式设计是为了彻底解决「尘雾」这个困扰戴森公司的问题。5 月采访的时候他们表示,过去气旋式产品的尘仓设计并不理想,用户会抱怨弄脏手。主要是排空过程会有一个向上拉出主机的动作,此时尘土受重力自然掉落,但由于尘仓较大,会产生扬尘,而且一次性无法倒干净,用户要做一个拍击尘仓或主机的动作,也会制造更多的尘雾。

而现在 PencilVac 的长条形集尘仓,内部机制能够将绝大多数的尘土和毛发「压实」。再结合前面提到的仓内压缩,推出去的其实是一个由毛发和尘土组成的完整「尘团」——这种压缩效果显著降低了尘雾的产生,和我之前用的 V8 的确是天壤之别。

符合人体工学,操作简单不脏手;不产生尘雾,可以直接推到垃圾桶的深处——用过 PencilVac 之后我会有点怀疑:为什么之前的吸尘器都没有这样设计?

关于集尘仓我唯独有一些小的不满意,就是活塞动作的过程中,集尘仓内部有几个紧贴透明外壳的部分,会挂住一部分灰尘。

这当然不会影响 PencilVac 的正常工作,只是如果你有强迫症的话(我没有),可能要记得隔一段时间把尘仓拆开冲水清洁(在连接吸尘器后,戴森 app 也会这样提醒你的)。

邻近结尾,说说我对 PencilVac 的整体看法和发现的不足。

它作为一支吸尘器的体验非常顺畅和符合直觉——或者可以说,它回归了最原始的扫帚/拖把体验。特别是在光滑地面,用它来吸尘真的像是在「贴地飞行」。

而使用配套的软毛缝隙组合吸头,用吸尘器来清理较高的位置,比如衣柜上方、灯罩,以及用另一个随附的单螺旋吸头去清理床单和沙发,都变得轻松许多。

但除此之外,PencilVac 处理其它位置都不算理想。

当然,这不是设计缺陷,而是吸尘器没有万金油,形态、设计、功能,三者之间必有取舍。

最大的取舍在于机身物理限制了电池续航。实测中,Eco 模式可以使用 30 到 45 分钟(中间偶尔关机),Med 20 分钟左右,Boost 10 分钟左右。如果你想一次性吸完全屋再充电,70 平米两室一厅是我认为的极限。

也正因此,我认为 PencilVac 最适合的是大都市独居/合租的上班族人群,房屋面积在 30-60 平米之间,平时工作很忙,下班后/休息日做清洁的时候希望没有额外负担——PencilVac 在清理效果、使用体验和收纳难度上取得了平衡。(戴森在东京发布这个产品,可能也考虑到「社畜」们跟 PencilVac 真是绝配……)

此外,PencilVac 也很适合行动不便力气不大的老年人,或因为电脑/手机过度使用受腱鞘炎困扰的人群。

最后,我认为戴森 PencilVac 所提供的,是将最先进和复杂的吸尘和空气压缩技术,和最原始的「大道至简」的工具形态所结合的体验。它的产品设计,特别是人体工学,令人想起「科技以人为本」这六个字——在这个时代实属异类。

回想起我当时跟詹姆斯戴森开过一个玩笑,给这个产品起名叫「e-broom」。他嫌这个名太土,但也表示,「在设计阶段,让产品的使用体验接近扫帚,确实是我们的关键灵感之一。这是最符合直觉的。」

正如前面提到,PencilVac 并不是完美的产品。它把轻便、易用、人体工学,以及隐藏在这些要素之下的技术创新做到了极致。但与此同时,它的造型也带来了不适合的场景,并且电量续航也有所限制。

究其根本,我们做清洁是为了卫生的底层需求,更是为了心理愉悦的最终结果。但长久以来,搞卫生这件事本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愉悦,甚至痛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买吸尘器、扫地机器人,会花钱请保洁工上门来代劳。

至少 PencilVac 对于转变我——一个不爱搞卫生的人——是很有效的:我变得更爱吸地、更主动吸地了。

而如果你恰好是一个能够从搞卫生里找到快乐的人,那恐怕 PencilVac 能给你带来的爽感是加倍的,就像在游戏中拾取了一件新的趁手武器那样。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原文链接 ·查看评论 ·新浪微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戴森 PencilVac 吸尘器 轻便 易用 人体工学 零缠绕 家居清洁 Dyson Vacuum Cleaner Lightweight Ergonomics Tangle-free Home Clean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