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地区近日出现一奇特景象:一群北极熊占据了科柳钦岛上一座废弃的苏联时期科考站。这座建于1943年的科考站曾是苏联“北方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北极观测和支持北海航线。科考站于1992年关闭后,逐渐荒废,却意外成为北极熊的天然栖息地。摄影师使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到北极熊们面对新访客的不同反应,从好奇到警惕,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也引发了人们对自然力量重塑人类遗迹的关注。
🐻 北极熊的新家园: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科柳钦岛,一群北极熊意外地占据了一座废弃的苏联时期科考站,将人类遗迹变成了它们的栖息地。这座建于1943年的科考站,曾是苏联极地战略的重要节点,如今却成为了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的乐园。
📈 历史的印记与战略意义:该科考站曾是苏联“北方开发”战略的关键设施,承担着北极观测、气象、海冰和水文数据收集的任务,对支持北海航线的开通和资源开发至关重要。其关闭反映了苏联解体后的战略重心转移和经费缩减。
📸 意外的访客与珍贵影像:摄影师瓦迪姆·马霍罗夫利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到北极熊们面对新“访客”的各种反应,包括好奇、淡然甚至带有攻击性。这些画面不仅记录了北极熊的生存状态,也展现了自然力量对人类活动的重塑。
🧊 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挑战:该科考站曾是北极东部最偏远的常年观测站之一,工作人员需在冬季气温低至-50℃的极端环境下工作。如今,北极熊在此繁衍生息,展现了它们强大的适应能力。
快科技9月30日消息,当人类退去,动物们自然会开辟新栖息地。
近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摄影师瓦迪姆·马霍罗夫旅行时用无人机拍摄到一群北极熊占领了一座无人岛屿上废弃的科考站。
面对无人机,北极熊们表现不一,有些好奇,有些淡然,还有些想要发动攻击,无人机也得以拍到不少珍贵的画面。
资料显示,科柳钦岛上的科考站建于1943年苏联时期,正值苏联推进 “北方开发” 战略的关键时期,是苏联北极观测网络的重要节点,与 “北极-1” 号浮冰站等形成互补,共同服务于极地战略。
当时苏联急需打通北海航线(Northern Sea Route),并通过极地观测站获取北极气象、海冰和水文数据,以支持航运安全与资源开发。
科考站持续运行至1992年,苏联解体后因经费缩减和战略重心转移而关闭,关闭前,这里是北极东部最偏远的常年观测站之一,工作人员需在极端环境下(冬季气温低至-50℃)开展数据收集。
科考站关闭后,站内建筑逐渐废弃,但意外成为北极熊的栖息地,吸引了不少旅游观光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