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期就系统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进行了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会上强调,要总结历史经验,加强体制规范、综合治理和基层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他指出,坚持在华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习近平要求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等,增强“五个认同”,并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时,他强调要推动宗教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激发宗教界的自我变革,提高依法治理宗教事务水平,并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形成推进宗教中国化的合力。
🌟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是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通过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加强体制规范建设、综合治理和基层基础工作,系统性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增强“五个认同”**:要求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对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这有助于引导宗教力量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价值认同与国家发展的统一。
🌱 **植根中华文化,激发宗教界自我变革**:强调中国各宗教必须扎根中华大地,浸润中华文化,才能健康传承。要推动在华宗教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同时,要激发宗教界主动作为、自我变革,在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 **依法治理宗教事务,提升法治化水平**:指出依法治理宗教事务是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需要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严格执法,从而全面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确保宗教事务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 **加强党委领导,形成工作合力**:要求各级中共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通过深化研究,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最终形成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星期一(9月29日)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 (央视新闻联播截图)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星期一(9月29日)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加强体制规范建设、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系统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星期一下午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聚焦系统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中央统战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张训谋就该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讲话,指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把宗教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鲜明提出坚持在华宗教中国化方向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完善宗教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推动宗教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习近平表示,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才能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由中共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必然要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并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五个认同”指的是对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指出,中国各宗教只有始终扎根中华大地、浸润中华文化,才能健康传承。要植根中华五千年文明,推动在华宗教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习近平强调,激发宗教界主动作为、自我变革,对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至关重要。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在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水平。
习近平指出,依法治理宗教事务,是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严格执法,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习近平强调,各级中共党委要加强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中共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化战略性、基础性、现实性问题研究,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形成推进在华宗教中国化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