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09月30日
北体人:职场上的“六边形战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北体大)的年轻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市场中的独特优势。不同于传统观念中“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印象,北体人展现出文体兼备的综合实力。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这不仅是健康的基石,更是在高强度职场竞争中的重要资本。同时,北体人具备清晰的职业规划意识,早期明确就业方向,并展现出强大的创业精神和商业头脑。他们不仅在本职岗位上表现出色,还善于通过副业实现经济增长。此外,北体人拥有紧密的校友网络和出色的社交能力,能够轻松融入职场环境,并以其“想得开、能吃苦”的精神,成为领导眼中前途无量的“香饽饽”。

💪 **体魄是职场基石:** 北体人拥有超越常人的体能素质,这不仅是健康的保证,更是应对高强度工作、减少职业病、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在普遍面临健康挑战的职场中,北体人的体能优势让他们赢在起跑线。

📈 **文体兼备的综合竞争力:** 并非所有北体人都只擅长体育,学校开设的文化专业(如新闻、英语、心理学等)与体育训练并行,培养了“文体两开花”的复合型人才。这种跨界能力使得他们在面对不同岗位需求时,能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强大的校友网络与社交能力:** 北体人之间形成了极为紧密的“同门”关系,这种跨越层级的校友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人脉资源和互助平台。同时,他们直爽的性格和出色的沟通能力,让他们在职场中能快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团队中的“开心果”。

💡 **创业精神与多元化收入:** 从学生时代起,北体人就展现出强烈的商业意识和创业热情,能够通过兼职、创业等方式实现多元化收入。这种“搞钱”的能力,以及对副业的积极探索,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更具灵活性和主动性。

🌟 **“想得开、能吃苦”的积极心态:** 经历过严格体育训练的北体人,普遍具备“想得开、能吃苦”的内在品质。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们在面对职场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并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去达成目标。


当代年轻人找工作可太难了。即便是985名校的文科硕博,也纷纷扎堆转行,从零学起了编程;而科班出身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好不容易挤进大厂,又开始担忧35岁后的失业危机。


然而谁也没想到,一群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的年轻人,江湖人称“体育生”,却悄悄成了打工人最羡慕的人设,在职场里混得风生水起。


“现在的求职市场越发抽象,这些看似只能武不能文的北体人,反而成了职场中最顶配的战马。


图源:丢丢


如果说大学生是职场预备军,那北体人早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进入北体大的第一关是堪比武状元进京的军训。


别人的军训才艺展示是唱歌、跳舞、社会摇,北体人却是人均连环空翻,仿佛修仙小说里的三千洲大战,漫威宇宙里的超级英雄团建;


小小的校级运动会,更是各省运动天才之间的比拼。甚至,“传闻中,为匹配北体人的身体素质,他们的军训教官都曾请来过雪豹突击队。”



外人看热闹,调侃他们“花拳绣腿,老了以后怎么办啊?”


但只有职场过来人才懂,强健的体魄,才是搞事业的基础。


“很多人依然把北体人简单归为体育生,实则,北体人是体育生与文化生的叠加究极体,‘武’只是底子,‘文’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图源:zidoozy


如果说同龄人还在菁菁校园里,享受学术与恋爱的双重滋润,北体人的四年,则主打一条就业路线清晰的赛道。


“北体人比同龄人相对早熟,别人是等到就业时才悟懂‘找工作的尽头是考公考编’,而北体人一进大学就明白了自己的毕业三件套:警察、体育老师、国家队教练。


图源:受访者提供


北体人还有三大爱好——爱穿拖鞋、爱打耳钉,还有爱搞创业,商业意识极强。“人人都在做兼职,就连学校水果店的柜哥,也几乎每周都是新面孔。”


他们随便在公园找块空地,就能教小孩跑步打球,大一就能赚出生活费;日后若想做大做强,也有不少师兄师姐作为大型培训机构或健身房的创始人,早已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样本。



有人说,北京体育大学又名“北京老公大学”,这里遍地是白袜、腹肌、185的体育生。


“别的高校学生为了卷绩点、拼实习,还没步入社会就班味儿十足,把自己熬成了英年脱发;北体男却是美式前刺、黑人烫,浑身只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北体女更是典型的力量担当,人均一副气血充足的样子,让同龄人羡慕哭了。”


刻板印象中的北体人,顶多占一个形象好的优势,还常被贴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标签——殊不知,他们暗自修炼得文体两开花,早就成了职场中最狠的战马。



打工人的尽头,其实是北体人。“上过班的人最懂,工龄和职级升得再高,都不如一副好身体。30+的主管开始练瑜伽,不是为了赶时髦,其实是为了减掉过劳肥;40+的老板突然沉迷跑步,只是因为体检出现了三高。”


然而,北体人早在进入职场前,就已经打好了身体素质的底子。“他们没有脊椎侧弯、脖子前倾等问题,一身钢筋铁骨,仿佛天生就为职场实战而生。


图源:受访者提供


说起北京体育大学,大家往往只想到这里盛产体育生,殊不知北体不是专科大学而是全科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学、英语、心理学等专业,主打一个反差。


“就像脱口秀演员童漠男在段子里讲的,他在北京体育大学上学,学的却是英语专业。”


图源:sssy


而这些从小没有运动习惯的文化生,也会占据北体健身房的半壁江山。“哪怕去教室上文化课,周围人的穿搭也像是刚训练完——拎个游泳包、穿个速干服,个个满身腱子肉……在这么浓厚的健身氛围下,你都不好意思不培养个运动爱好。”


“北体人被分为学科生和体育生两派,比例大约是四六开。”


前者即便再文弱,早八选修课也得开始猛练格斗和摔跤;后者武力值拉满,但期末周抢爆教室座位,甚至挤在食堂里复习,比着谁能保上研。


图源:Branch


同龄的职场大头兵们,还在反向付费上班,周末就钻进按摩医院,辛苦挣出的窝囊费,都不够治病——


北体人则是0元掌握了一身的江湖绝学,“老师同学中不乏奥运冠军,或是某项运动的全国协会会长,在外面教学一节课都得上千。以前上学时要是能抢到个选修课,现在上班后有机会约着打个球,相当于一分钱不花就上到了大师私教课。”


而且,北体人还格外心大:世界很大,机遇太多,哪里都有我的人脉关系。从学生时代一直到步入社会,他们见到学长学姐就尊称一句“师兄”“师姐”,好像误入了武侠小说的世界。


都说“毕业即走散”,也许别的大学生还会偷着学习,情谊不一定多深,但31岁的北体人张凯说,“我们就像当兵退伍后的关系,是训练中一起经历过流汗流泪的感情。”


图源:受访者提供


张凯是山西人,在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又落地深圳当体育老师。就算辗转三地,可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保持着链接极强的“同门关系”。


“深圳有个北体篮球协会,校友横跨好几级,大师兄们都50多岁了,是当地体育公司、康复中心的老板。即便大家不会那么功利,但是有这样一个强链接的同门圈子,在谁看来都是一件很令人羡慕的事。



北体人虽顶着211的光环,但原本在求职圈并不吃香。


“太局限了,学传媒的只能做体育记者,学英语的只能当赛事翻译……选择留在圈内工作,也有清北毕业生在旁虎视眈眈;一旦脱离体育圈,更是痛失竞争力。”



但闯荡过社会的职场人才明白,如今比拼学历硬件,都未必管用;而十八般武艺傍身的北体人,更兼具了软实力,彻底进化为领导眼中前途无量的香饽饽。


“以前不少银行都抢着要体育特长生,为的是组建一支专门参加工会比赛的篮球队。现在这类特殊招聘虽然少了,但即便是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北体学科生,如果在国企面试时提一嘴自己会打羽毛球、乒乓球,那也算锦上添花。”


图源:_Nicole不摸鱼🍊


北体人在本职岗位上站稳脚跟的同时,还把创业刻进了DNA,最懂如何靠副业搞钱。


97年的小高,北体本科新闻学专业毕业后,考上了体制内宣传岗,在校期间他还拿下了篮球裁判证。“虽然不能兼职,但是艺多不压身嘛,说不定啥时候有用。我们很多同门也都会考这类证,业余时间能赚点零花钱。”



29岁的宋智全,则是典型的体育生,如今除了主业是大学体育老师,还经常被借调去国家队担任体能教练,职业道路两手抓。


他曾给武大靖、苏翊鸣做过冬奥会的体能训练。“学校里本身就有个冠军班,很多知名健将拿奖后就会来这进修,所以谁在食堂偶遇吴艳妮了,谁跟苏炳添一起上过课了,大家早就见怪不怪。


也许是见过了太多名人和大场面,步入社会后的北体人也更游刃有余、处事不惊。“以前学校里出现名人,也很少引起巨大轰动,大家都该干啥干啥,心态极稳;现在出去开会见个客户或大领导,更没什么可慌乱紧张的,就和平时工作一样。”


图源:望人海🔭


可能小时候老师总说体育生嘴贫、吊儿郎当,但长大后,北体人却成了职场中最会说话的社交之神。不少北体人都提到,他们在职场里的最大优势就是直爽。


“跟领导一起打打球跑跑步,关系轻松到可以互开玩笑;我还参加每周三的工会社团,跟任何同事都能打个招呼,不想像其他主课老师那样,见面假装不认识,把气氛搞得严肃又尴尬。”宋智全说。




在职场逐渐出圈之后,北体出身,又一度成了打工人最羡慕的人生剧本:


“没吃过读书的苦就算了,连求职的煎熬也似乎没经历过,上班后还是同事眼里的爽朗开心果,一路绿灯。”


传言中的北体人,上学时手握优先择偶权,上班后又帅气洒脱,实则他们骨子里依然是那个最能吃苦的体育生,比谁都努力。


图源:丢丢


虽然脱口秀里都说,北体75.5万平方米,全校100多个体育馆,只有一个教学楼。


但宋智全表示,“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别的学校还有24小时图书馆,可我们这到了十一点,哪哪都熄灯,只能跟舍友去食堂带个充电台灯,学个通宵。”


而且,“外人都觉得北体人头脑简单,其实我们不光要求身体反应快,更需要优异的大脑瞬间决策能力:这个球你在哪接、怎么打回去……只能说,成绩不好也分人,关键是想不想学,与体育生身份无关。”


后来,宋智全的舍友经常考到年级第一第二,他自己也成功保研。


图源:sssy


张凯的同学大部分都刚满30岁,其中有人曾创业开过健身房,最近突然转行当上了百万级别的保险顾问;还有本科一起练游泳的,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大型连锁餐饮品牌的管理层。“北体人好像没吃过苦,玩着玩着就搞定了一切。”


但张凯认为,“北体人进入社会后还保持着健身习惯,不仅打好了第一印象分,在优秀的外形背后,更代表他们踏实还自律。


而且,“相比于其他的同龄人,北体人转行难度更高,相当于绝地求生。所以光有师兄弟人脉也是不够的,只有主打一个实在爽快,没有歪心思,才有人愿意帮衬。



Ending: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身处如今的就业红海中,再热门的专业背书,也不存在绝对优势。而北体人总像是一群六边形战士,无论求职要求进化到多么离谱,他们都秉承着体育生“想得开、能吃苦”的劲头,去重塑自己。


就像是张凯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开朗


“我现在有孩子之后,也想给娃培养个运动爱好,不求走专业路线,但求培养个乐观的性格,走到什么环境都能快速融入就行。



【今日话题】

你对体育生的印象是?


封面图源:丢丢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1XX465CBVj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北京体育大学 北体人 职场 就业 体育生 文体兼备 校友网络 创业 副业 六边形战士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SU Graduates Workplace Employment Sports Graduates Well-rounded Alumni Network Entrepreneurship Side Hustles Six-Sided Warrior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