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丰富招聘平台产品经验的创业者,正计划第四次创业,并聚焦于AI招聘业务。鉴于AI技术对传统招聘模式的冲击以及用户对现有平台的不满,他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这位创业者计划以低成本启动产品研发,组建一个2-3人的高效产研小团队。他倾向于项目制或兼职制合作,并明确表示更青睐有创业意愿而非追求稳定收入的伙伴,总成本控制在10万元以内。未来,他可能仅需一名核心成员全职加入,其余人员则以兼职、项目制或外包形式参与,旨在打造一个“小团队、有能力、多面手”的创业模式。
💡 **AI招聘新机遇**:随着AI技术的兴起,传统招聘中介模式面临动摇,用户对现有平台生态的不满催生了新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在AI招聘领域。
🚀 **低成本高效启动**:创业者计划以极低的成本完成产品的前期建设,并优先组建一个2-3人的精干产研团队,强调“小团队、有能力、多面手”的协作模式,以实现高效的项目推进。
🤝 **灵活合作模式**:为了吸引有创业精神的伙伴,提供了项目制(每期2-5万,总费用10万内)和兼职制(月薪8k-15k/人,为期4个月)等灵活的合作方式,并表示可能仅需一名核心成员全职加入,其余人员以兼职或外包形式参与。
🎯 **创业者偏好**:明确表示更倾向于寻找有想法、有意愿共同创业的伙伴,而非仅仅寻求稳定收入的人选,以期建立一支志同道合、共同奋斗的团队。
这应该算第 4 次创业了源于工作和生活的经历,目前还是想聚焦在 AI 招聘业务
关于背景:
目前我在某招聘平台负责产品,之前也是另一招聘平台的产品负责人(股东)
AI 的风吹过来之后,原本中间商这个角色在动摇,加上很多用户对目前的平台和生态不满意,所以看到了很多机会
我目前的打算
用比较少的成本完成产品的前期建设,等初步雏形之后再联络一些朋友全职进入。
对于这两年看到的经历,我的原则是小团队、有能力、多面手,即可以将一些事情高效的解决。
当前想法
所以我想组一个很小的产研团队,大概 2-3 人,目前我能承担的方式是:项目制:按项目阶段拆分,每期 2-5 W ,总费用控制 10W 以内(产研)兼职制:按角色,每个月 8k-15k/人,4 个月时间全职制:可能只需要一个核心或者项目经理,2W/月 然后其余人以兼职或项目制参与,或者外包
我比较喜欢有想法和有意愿创业的人,不太喜欢想找稳定收入的人,不知道以上信息够不够,可以先帖子内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