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项关于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的国家标准《数据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牵头编制,旨在规范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明确相关方的基本原则、要求及个人信息主体的权益保障。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成熟标准的空白,为个人信息跨境安全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实践探索,有助于提升透明度和可信度,促进合法合规的跨境数据流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为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制度落地提供依据。
📜 **国家标准出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数据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这是我国在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 **规范跨境处理活动**: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在处理个人信息出境时,相关各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核心要求以及个人信息主体应享有的权益保障。这为规范和指导个人信息的跨境处理活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操作指南。
💡 **填补标准空白,促进合规流动**:在国内外缺乏相关成熟标准的情况下,该标准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探索,还有助于提升跨境处理活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而促进个人信息依法合规地跨境流动。
🚀 **服务对外开放与数据流通**:该标准旨在服务于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通过提供便捷、权威的合规路径,为构建安全、有序、自由的国际数据流通环境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将推动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制度的落地实施。
【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迎来国家标准 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财联社9月29日电,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牵头编制,是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障要求,为规范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提供了依据。在国内外尚缺乏相关成熟标准的背景下,该标准为推进个人信息跨境安全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探索。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的透明度和可信性,推动认证工作规范化实施和发展,还将有效促进个人信息依法合规跨境流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构建安全、有序、自由的国际数据流通环境提供有力支撑。该项标准将为个人信息保护认证提供依据标准,推动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制度落地实施,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便捷、权威的合规路径。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