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就是绝大多数播客,商业价值低的原因
前段时间麦肯锡发布了一份报告《注意力方程式》,专门研究了用户注意力和价值的问题
他们把用户使用目的分成五类,价值从高到低排序
1,最有价值的是“热爱”。用户因为真心喜欢才来。比如听音乐会、看体育比赛、沉浸式游戏。用户在行为中投入的注意力越高,越愿意花钱
2,其次是“求知学习”。为了获取信息或技能。比如看新闻、看访谈、上网课 —— 它们往往是用看的形式,注意力更加集中
3,再往下是“社交连接”。为了和别人互动。比如刷朋友圈、看直播、网上讨论
4,是“休闲放松”。比如随便刷短视频、玩小游戏
5,价值最低的是“背景音”。内容只是作为背景存在。比如一边听歌一边做家务
所以,同样是“注意力”,含金量完全不同。一个为了学习新技能而专注看教程的人,他的注意力就比一个无聊时随便刷视频的人要高得多 —— 愿意花的钱也多的多,于是相应的媒介商业价值也就高很多
而很多播客要具备更高的商业价值,可能的两个转型方向就是
1,做更多高价值内容,需要用户认真集中注意力听,而不是作为做家务或开车时放松的背景音
比如我自己听播客,就基本只听一两个讲经济金融知识的播客,因为时间完全不够用
听书的时候也分类型,那种心理学、人文、艺术类就随时可以听,但是讲严肃知识类的我就会刻意留着在专门整块时间集中注意力听
2,就像罗永浩和国外的播客形式一样,转型成视频形式的播客,这样用户在用看的形式来吸收播客内容,注意力更集中当然商业价值也就提起来了
只不过一旦播客转型成视频形式,它的竞争对手就加入了传统的视频平台内容,这时候绝大多数播客可能就会因为内容质量被淘汰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