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2025年9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已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零时恢复生效。此前,在2015年签署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核协议)框架下,国际社会曾解除对伊朗的部分制裁,以换取伊朗限制其核计划。然而,随着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经济制裁,以及近期联合国安理会未能通过延长《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相关决议的草案,导致原先解除的制裁措施重新启动。这些恢复的制裁涵盖金融、石油、航运等多个领域,并涉及对特定个人和实体的资产冻结及旅行限制。
🌍 **制裁措施恢复生效**:自格林威治标准时间9月28日零时起,联合国安理会于2006年至2010年间通过的对伊朗制裁措施已正式恢复。这一变化标志着在《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核协议)框架下解除的制裁措施重新生效,对与伊朗进行相关商业活动的企业构成新的合规挑战。
📜 **制裁历程与伊核协议**:伊朗核问题制裁始于2006年,经过多轮安理会决议逐步升级。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曾带来制裁的放松,但美国于2018年退出协议并恢复制裁,为此次制裁的恢复埋下伏笔。近期联合国安理会未能通过延长相关决议草案,直接导致了制裁的重启。
💼 **制裁范围广泛**:恢复的制裁措施涉及多个关键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金融、银行、保险、石油、天然气、石化行业、航运、造船、运输、黄金、贵金属、纸币、硬币以及与核不扩散相关的措施。此外,还将对特定个人、实体和机构实施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
⚠️ **合规风险加剧**:随着制裁的恢复,涉及伊朗的商事经营和金融交易的法律及金融风险显著上升。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建立强健的合规体系,审慎识别和管理制裁风险,灵活调整贸易和结算模式,以保护自身商业利益。
原创 合规观澜 2025-09-28 21:51 北京
联合国安理会于2006年至2010年间通过决议所规定的“对伊朗制裁措施”已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9月28日零时恢复生效。

合规观澜 您身边值得信赖的合规顾问 联合国安理会于2006年至2010年间通过决议所规定的“对伊朗制裁措施”已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9月28日零时恢复生效。联合国对伊朗制裁历程2005年8月,伊朗强硬派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上台后不久,就在联合国演讲强调,伊朗有权研发核能。2006年2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伊朗核问题报告之后,宣布恢复铀浓缩活动。2006年6月,中美俄英法这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伊朗的重要贸易伙伴德国开始就解决伊朗核问题展开磋商,并从此形成机制。2006年12月,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第一份决议,之后四年间,安理会一共通过六份决议,并逐渐加大针对伊朗的制裁压力。2015年7月,伊朗和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联合王国、美国以及欧洲联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协议于2016年1月生效。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督查伊朗履行协议情况,已多次出台报告确认伊朗履行了该协议。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将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的经济制裁。2025年9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俄罗斯和中国提出的关于延长伊朗核问题《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及批准该计划的第2231号决议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草案未获通过,这意味着,根据伊核协议解除的制裁将重新实施。
伊核协议解除后将重新实施的制裁一、联合国1、联合国第1737(2006)号决议第1737(2006)号决议, 2006年12月23日安全理事会第5612次会议通过。设立一个安全理事会制裁委员会 (第1737号决议所设委员会);因伊朗在第1696 (2006)号决议获得通过后未能停止其铀浓缩计划而对伊朗实施制裁;禁止供应与核有关的技术和材料,并冻结与铀浓缩计划有关的关键个人和公司的资产。2、第1747(2007)号决议第1747(2007)号决议, 2007年3月24日安全理事会第5647次会议通过。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继续对与伊朗敏感核活动以及弹道导弹研发有关的人员或实体实施资产冻结,同时新增28个制裁对象,其中包括伊朗国有的赛帕银行以及伊朗革命卫队控制的3家实体。3、联合国第1803(2008)号决议第1803(2008)号决议, 2008年3月3日安全理事会第5848次会议通过。决定在安理会第1737、1747号决议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伊朗制裁,主要措施包括: (一)扩大实施旅行限制、资产冻结的伊个人和实体清单,并对部分人员实施旅行禁令; (二)对伊实施核导领域军民双用途物项禁运; (三)呼吁各国对向与伊贸易提供新信贷、担保和保险保持警惕; (四)呼吁各国对其金融机构同伊银行、特别是国民银行和出口银行的活动保持警惕; (五)呼吁各国在有合理理由时,对伊航空货运公司和伊斯兰船运公司运载货物进行检查等。4、联合国第1929(2010)号决议第1929(2010)号决议, 2010年6月9日安全理事会第6335次会议通过。是2006年以来对伊朗实施的第四轮制裁决议。 该决议核心内容包括禁止伊朗开展涉及核武器运载工具的弹道导弹研发活动、扩大武器禁运范围并加强金融管制措施。 决议第8条明确禁止向伊朗出售包括S-300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军事装备,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等国的军售合同执行。还制裁了41个实体。呼吁所有国家除了根据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和第1803(2008)号决议以及本决议履行其义务外,防止提供金融服务,其中包括保险或再保险,或向本国领土、经由本国领土或从本国领土,或向本国国民或依照本国法律组建的实体(包括海外分支机构)或本国境内的个人或金融机构,或由这些人或实体,转让任何金融或其他资产或资源,如果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这类服务、资产或资源可能有助于伊朗的扩散敏感核活动或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包括冻结本国领土上或今后进入本国领土,或受本国管辖或今后要接受本国管辖的与此类计划或活动有关的任何金融或其他资产或资源,并依照本国授权和立法加强监测,以防止所有此类交易。呼吁各国采取适当措施,禁止伊朗银行在本国境内开设新分行、子公司或代表处,并禁止伊朗银行与受本国管辖的银行设立新的合资机构、获得这类银行的所有者权益、或者与这类银行建立或保持代理关系,以防止提供金融服务,如果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这类活动可能有助于伊朗的扩散敏感核活动或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呼吁各国采取适当措施,禁止本国境内或受本国管辖的金融机构在伊朗开设代表处、子公司或银行账户,如果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这类金融服务可能有助于伊朗的扩散敏感核活动或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二、欧盟伊核协议延期制裁失败后,欧盟和欧盟成员国恢复了(欧盟)理事会第267/2012号条例的所有制裁规定,也恢复了联合国理事会2010/413/CFSP号决定的所有规定。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亚·卡拉斯(Kaja Kallas)在本周日的一份声明中证实,欧盟“现在将立即着手重新实施所有先前取消的联合国和欧盟核相关制裁”。涉及领域:金融、银行和保险措施石油、天然气和石化行业航运、造船和运输行业黄金、其他贵金属、纸币和硬币与核不扩散有关的措施金属软件武器个人、实体和机构的列名(冻结资产和拒发签证)
涉及的实体和个人:参见《联合全面行动计划》附录1、2、3。三、美国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朗全面制裁。合规建议随着联合国恢复对伊朗制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呼吁联合国成员国立即执行制裁。美国特朗普政府一直推行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也会通过各种手段要求盟友协同。美国政府为给伊朗施加压力,制裁也波及了很多中国实体。相信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不会放松对伊朗的制裁,中国企业应做好合规管控加强制裁风险识别。此次伊核协议未能批准延长,同时释放了欧盟以及英国对伊朗的制裁趋严的信号,相信欧盟及英国也会步美国制裁伊朗后尘,除了制裁俄罗斯以外,也会重启对伊朗的制裁。总体来看,联合国恢复制裁后,涉及伊朗商事经营的法律和金融风险显著上升。企业需要考虑通过建立强健的合规体系、灵活调整贸易与结算模式、并充分利用各类保险和专业工具,管理控制或转移风险,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保护自身的商业利益。参考文件:1、《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及第 2231(2015)号决议https://docs.un.org/zh/S/RES/2231(2015)2、联合国第1737(2006)号决议https://docs.un.org/zh/S/RES/1737%20(2006)3、联合国第 1747(2007) 号决议https://docs.un.org/zh/S/RES/1747%20(2007)4、联合国第 1803(2008) 号决议https://docs.un.org/zh/S/RES/1803%20(2008)5、联合国第 1929(2010) 号决议https://docs.un.org/zh/S/RES/1929%20(2010)!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