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09月29日
海外华人家庭关于去留问题的家庭协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对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夫妇,育有一孩,面临是否回国的选择。女方在当地IT公司工作,收入稳定,绿卡由其办理;男方在国内公司远程工作,收入相当。两人年税后收入均超50万人民币,另有300万+理财资金,国内外各有一套房产(尚有200万+房贷)。家庭年开销约50-60万,涵盖房贷、育儿、回国探亲、旅行等。男方倾向回国,认为国外生活成本高、工作不稳定,回国更省钱安心,甚至考虑卖房回县城。女方则认为国外生活轻松,当前收入足以覆盖开销,且一人收入可支撑家庭;她担心回国后年龄增长就业困难,收入下降,且不希望孩子在国内面临激烈的学业竞争。双方因去留问题产生分歧,男方认为女方自私,女方则认为男方忽视了实际收入和职业风险。

⚖️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该家庭拥有可观的年收入(税后50万+/人),充足的理财资金(300万+),以及国内外房产,但同时背负着200万+的房贷。年度家庭开销(50-60万)与总收入相比,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但若仅依靠一方收入,则压力会显著增加。在考虑任何重大决策前,应进行更细致的家庭财务压力测试,明确各方收入和支出在不同情景下的可持续性。

💼 **职业发展与稳定性考量**:男方经历过裁员,对国内远程工作的稳定性表示担忧,倾向于回国寻求更稳定的生活,甚至考虑极端情况下的卖房。女方在海外IT行业工作,收入稳定且能支撑家庭,但担心回国后因年龄增长而面临就业困难和收入下降。双方在职业发展路径和风险认知上存在差异,需要深入沟通各自的职业规划、市场前景及应对策略。

👨‍👩‍👧‍👦 **子女教育与成长环境权衡**:女方不希望孩子回国面临激烈的学业竞争,更看重海外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男方则可能未充分考虑回国后子女在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方面的潜在变化。在做出决定时,应将子女的长远发展和幸福感置于核心位置,综合评估国内外的教育体系、社会环境及子女的适应能力。

🌍 **生活方式与文化适应性差异**:男方认为国外生活成本高,不适应,怀念国内的生活。女方则享受国外相对轻松的工作生活方式,认为目前的开销是正常的,并且其收入足以覆盖。这种对生活方式的偏好和文化适应性的差异是导致争执的重要根源,需要双方理解和尊重彼此的选择,并寻求折衷方案。

🗣️ **沟通模式与解决冲突的策略**:双方目前沟通中存在指责(男方指责女方花钱多,女方认为男方忽视实际收入和风险)和情绪化表达(男方认为女方自私)。建议采用更具建设性的沟通方式,例如“我”信息表达、积极倾听、共同分析问题而非互相攻击,并探索共同的目标,例如家庭的长期幸福和稳定,而非仅仅是个人意愿的满足。

我们夫妻俩都在国外生活,有一个孩子。

工作情况:女方英语还不错,在当地的 IT 公司上班,绿卡也是当初女方帮男方一起办下来的。男方在国内公司远程打工,收入跟女方差不多。两个人税后年收入都在 50w+人民币。

财务情况:300w+资金在理财,国内外各有一套房产,房贷还剩 200w+。

家庭开销:一年房贷、养娃、回国探亲、旅行等加起来大约 50–60w 。

问题是:

男方的想法:他并不喜欢国外的生活,觉得生活成本太高,经常指责女方花钱多,认为虽然女方收入不错但都花在这里的高开销上。他也觉得自己目前工作不稳定,今年经历了一次裁员,虽然又找到新工作但还是担心不稳定,觉得回国更省钱更安心,如果两个人在国内都找不到工作就把两套房子都卖掉回县城过日子。

女方的想法:女方觉得国外的工作生活比较轻松舒服,虽然开销高很正常并没有挥霍,现在的收入足够覆盖开销。就算男方失业,女方一个人的收入也基本能撑住家庭。同时担心回国后年纪大了不好找工作,收入会大幅下降,孩子回国也要面临学业竞争,不太想让孩子回去卷。

现在我们为去留的问题经常争吵。男方觉得女方不肯回国太自私;女方觉得他忽视了实际收入和职业风险。如果是你们,会怎么选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海外华人 家庭决策 去留问题 子女教育 职业发展 财务规划 生活方式 沟通技巧
相关文章
我最近开始看《东京八平米》,被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感染到。看着看着发现我购物车里的《四季便当》也是她写的,内容是如何在中国做出日式的便当。让人心情复杂的是...
五一时接受的「新周刊」4小时采访,在这个调休日被发出了,也算是对打工人的有趣调侃。 这个标题让我略有尴尬,不过放心,里面既不卖课也不贩卖焦虑。当时和记者...
Panel: Advancing Your Data Science Career During the Pandemic - #380
Comment on Breaking – CoinMex to Launch Its Own Token for Exchange and Become First Crypto Exchange to Support ONG Introducing CT by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медициналық университетінің оқу ақысы 2023
我有几个朋友,平时省吃俭用住城中村,在公司里任劳任怨当牛马,只为供着他们那几百万买的连挂牌价都亏了至少30%的房子。 这让我觉得买房是一种病,一旦感染了就...
为什么是日本
如何让你的简历在AI 面前“所向披靡”? 与 ChatGPT 斗,其乐无穷! via @Diiiii
中年男人都沉迷什么玩意啊?你们到哪个级别了? ​
很多人对张朝阳这个言论冷嘲热讽,我能理解大家在这个高压力的时代,想要发泄的情绪,但是我觉得张朝阳的话其实是有道理的。 这个道理我是在看穷爸爸富爸爸那本...
中国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可最便宜的机票200-300块就能买到,比火车票还便宜,不是10亿人都掏不起这个钱,而是社会的行为范式滞后于物质条件——人们就算变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