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09月29日 14:22
视频号短剧兴起,中老年成消费主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微信视频号近期涌现大量“雷人”短剧,吸引了广泛关注,甚至金融反腐题材也成为爆款。这些短剧凭借“爽感”剧情和快速反转,即便逻辑欠缺也深受网友喜爱。视频号成为短剧“新大陆”得益于其全民应用属性、覆盖全年龄段的用户生态,以及微信特有的熟人社交带来的“闭环+裂变”传播优势。平台积极扶持短剧内容,降低了爆火门槛。其中,中老年群体成为短剧消费主力,他们有闲暇时间,渴望情感慰藉和自我价值认同,短剧题材精准击中他们的情绪“爽点”。同时,数字技能鸿沟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直接付费观看。短剧制作方和品牌方可抓住中老年“情绪赛道”蓝海,通过深挖痛点、利用社交属性以及跨界品牌合作来获取红利。

🌟 视频号成为短剧新热土:微信视频号凭借其全民应用属性、全年龄段用户覆盖以及微信特有的熟人社交带来的“闭环+裂变”传播优势,已成为短剧内容爆发的“新大陆”。平台积极的扶持政策为短剧的冷启动和规模增长提供了流量支持,显著降低了短剧爆火的门槛。

👵 70后成短剧消费主力:中老年群体,特别是70后,已成为视频号短剧的核心付费用户。他们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渴望通过轻松愉悦的娱乐方式充实生活,短剧正好满足了他们寻找情感共鸣、获得自我价值认同以及体验“大龄女性逆袭”等情绪需求。

🤝 熟人社交驱动裂变传播:与依赖算法推荐的平台不同,视频号利用微信的熟人社交网络,通过公众号预热、视频号触达、小程序付费解锁以及朋友圈和社群的分享,实现了短剧内容的低成本、高转化社交裂变,使得爆款短剧能够像病毒一样快速扩散。

💡 抓住“中老年情绪赛道”:短剧制作方和品牌方应深入挖掘中老年用户的未满足需求和情绪痛点,创作“痛点+解决方案”的内容。例如,针对家庭矛盾、空巢焦虑、退休生活等题材进行深耕。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的社交属性设计互动机制,并与目标用户重合度高的品牌合作,实现流量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 官方合作提升公信力:与权威机构或媒体合作,例如《K线成长记》与多家财经媒体联合发布,能够极大地提升短剧的公信力,降低用户的信任门槛,尤其是在反诈、普法等公共议题上,更能引发中老年用户的转发和二次传播。

短剧的风这下是真的吹到了视频号。

“00后帅气多金董事长爱上干保洁40岁离异的我”;“和自己闪婚的黄昏恋老伴,竟然是豪门。”……最近小编一打开手机随便刷一刷视频号,便能邂逅许多爆款“雷人”短剧。

前几天,就连金融反腐题材的《K线成长记》都火了,证券时报发的全集转发就突破1万+。

图片源自视频号

它们剧情够爽、反转够快,即便有的剧情夸张、逻辑欠缺,依旧赢得网友喜爱,直呼:“真上头啊,甚至想求后续”“脑子一扔就是看”。

为什么如今这些短剧在视频号上开始火了?谁在为这些短剧买单?短剧和品牌方又该怎么抓住这波红利?

01 视频号为何成为短剧的“新大陆”?

「克劳锐」认为,这些短剧能在视频号上爆火,离不开平台独特的用户生态和产品基础。

首先,微信作为一款综合性的全民应用,内容生态丰富多样,且覆盖了从00后到70后的全年龄段用户,这为各种类型的短剧提供了潜在的观众基础。

据DT商业观察的调研显示,目前视频号在短剧观众的选择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从00后到70后,年龄越大,选择视频号的比例越高。

图片源自DT商业观察

“我妈最近做饭看、打扫卫生看,连睡前都要抱着手机在视频号看短剧。”相信很多人身边的长辈都有着这样的情况。就连小编的同事也现身说法:“我爸天天看短剧,什么猫猫狗狗AI的短剧都看,每天还微信转发给我。”

其次,微信的熟人社交,为短剧提供了“闭环+裂变”优势。

与其他平台依赖算法推荐不同,视频号具备完整的传播路径:公众号可提前预热,视频号直接触达用户,小程序支持一键付费解锁,用户也能转发至朋友圈或社群,一键分享给亲朋好友。

在朋友圈和社群中,基于这种熟人之间天然的信任关系,使得《K线成长记》《好孕甜妻被钻石老公宠上天》《闪婚老伴是豪门》等爆款短剧,像病毒一样在用户的社交圈子中扩散,实现低成本、高转化的社交裂变,吸引更多潜在用户观看和付费。

第三,作为微信生态的战略重点,视频号正处在用户与流量快速上升的通道中。

微信近年来通过上线短剧专区、开放公众号和视频号的CPS(佣金推广)分成等方式,积极引导和扶持短剧内容。这意味着平台方有意愿将流量倾斜给短剧,这为短剧的冷启动和规模增长提供了宝贵的流量洼地。

图片源自微信

同时,这种“平台助推+流量红利”的组合拳,共同降低了短剧的爆火门槛,使其更易在视频号生态中脱颖而出。

02 中老年为何集体为“情绪消费”买单?

正如上文所说,如今在视频号上,70后更多会选择在视频号上观看短剧。可以说,“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正成为视频号短剧的消费主力。

对于他们来说,大多已步入人生的稳定阶段,他们拥有着充足的闲暇时间,并渴望寻找一种轻松愉悦的娱乐方式来充实生活,刷手机、看短剧便成为了他们重要的娱乐消遣途径。

同时,他们的情感需求需要被看见与寻找出口。

例如《闪婚老伴是豪门》这类聚焦黄昏恋的剧集,就让许多老年观众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获得情感慰藉。

而《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等作品中,虽然是“00后帅气多金董事长爱上干保洁40岁离异的我”的夸张设定,却通过“大龄女性逆袭”的叙事,唤起了观众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图片源自视频号

许多中老年人面临着空巢现状,他们内心深处渴望情感共鸣与关怀。而短剧中丰富多样的题材,如婆媳关系、豪门逆袭、中年爱情等,恰好精准地击中了他们的情绪爽点。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则是,数字技能鸿沟反而造就了“优质付费”。

不同于年轻人在找资源等方面的游刃有余,对于视频号的中老年用户来说,正因为对互联网信息搜索不娴熟,很难找到盗版资源,反而成为了付费转化率最高的“优质用户”。

他们的付费行为是“怕麻烦”与“即时满足”共同作用的结果——看到感兴趣的内容,直接支付几元钱解锁下一集,比四处寻找免费资源要简单得多。

03 如何抓住“中老年情绪赛道”蓝海?

如今,视频号仍处于流量红利期,用户数增长迅速,流量成本相对较低,对于短剧制作方和品牌方而言,这无疑是一片充满机遇的竞争蓝海,如何抓住这片蓝海,或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内容创作要从“贴合需求”到“精准击中痛点”。既然中老年人是核心付费群体,内容创作不能只停留在 “贴近生活”,更要深挖他们未被满足的隐性需求与情绪痛点。

《麻辣婆媳逗》便是因为精准捕捉了 “家庭矛盾化解” 的普遍需求,可见 “痛点+解决方案” 的内容逻辑,比单纯的题材贴近更能打动付费用户。

图片源自微信

此外,面对空巢长辈的陪伴焦虑,还可以在剧情中加入“邻里互助”“社区温情”的支线;针对中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除了《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的逆袭爽感,还可加入“退休再创业”“老年兴趣培养”等题材。

第二,充分利用微信的“社交+熟人”属性。短剧在视频号的传播不应该局限于单点分发,而应该设计成能够引发社交互动的形式。

比如设置剧情讨论点,鼓励用户分享观点到朋友圈;或者设计“邀好友解锁免费看”等机制,利用微信的社交链实现自然裂变,扩大短剧的传播范围。

第三,则是短剧制作方可以积极寻求与其他品牌的联动合作,尤其是那些目标受众与视频号短剧用户重合度高的品牌。比如,与中老年保健品品牌、旅游公司、老年服饰品牌等合作,在短剧中巧妙植入品牌广告,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在视频号上,与权威机构或媒体合作,也能提升短剧的公信力与传播深度。以《K线成长记》为例,该剧由多家财经媒体发布,官方的公信力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信任门槛。

同时反诈、普法属于“公共议题”,也契合这些官媒的用户画像,与中老年用户对财经、反诈等内容的需求,在这一情况下,他们更愿意转发给家人朋友,进一步推动二次传播。

04 结语

当“做饭看、睡前刷”成为中老年用户的日常,当剧情切片靠社交裂变轻松破万转发,视频号早已不是短剧的备选平台,而是凭借熟人社交+全龄用户的独特生态,成为搅动短剧市场的新增长极。

在「克劳锐」看来,未来,随着内容从“泛娱乐”走向“垂直深耕”,视频号或许会生长出更多像“中老年情感剧”“家庭科普剧”这样的细分赛道。

对想要加入视频号、打造中老年赛道爆款短剧的玩家来说,不追逐花哨形式,而是沉下心读懂中老年用户的“情绪痛点”或许才是爆火密码之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作者:77,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短剧 视频号 微信 中老年 内容营销 社交裂变 情绪消费 Short Dramas WeChat Channels WeChat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ontent Marketing Social Fission Emotional Consump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