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已于2025年9月12日表决通过,并将于202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修订共包含8章96条,新增16条内容,旨在明确仲裁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修订重点包括完善涉外仲裁制度,提升仲裁公信力,以及推进中国特色仲裁制度的创新。该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法治思想为指导,旨在构建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仲裁法律体系,对于加强涉外法治、化解经济纠纷、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及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深远意义,标志着我国仲裁事业迈入新阶段。
⚖️ 新修订仲裁法将于2026年3月1日起实施,共8章96条,比修订前增加了16条。该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法治思想为指导,旨在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
🌟 修订重点聚焦于完善涉外仲裁制度,以更好地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并妥善化解经济纠纷。通过制度性安排,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
📈 提升仲裁公信力是中国仲裁法修订的重要目标之一。新法通过优化程序、明确规则,旨在增强当事人对仲裁的信任,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 推进中国特色仲裁制度创新是本次修订的另一关键方面。新法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注重体现中国国情和发展需求,力求构建一套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仲裁体系。
新修订仲裁法明年3月1日起实施。
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该法将自2026年3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仲裁法共8章96条,比修订前增加了16条,明确了仲裁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从完善涉外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推进中国特色仲裁制度创新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这次仲裁法修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仲裁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仲裁发展实际,着力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对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妥善化解经济纠纷,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新修订仲裁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仲裁制度建设和仲裁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