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9月29日 10:29
53岁女性打破年龄界限,通过免费培训实现职业转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讲述了53岁的侯雪梅在儿孙上学后,为了寻找人生价值和经济独立,克服家人反对,参加了吕梁市免费的护工培训班。该培训项目由政府主导,旨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并已成功帮助十余万女性实现职业转型,成为家庭经济支柱。培训内容涵盖基础护理、新兴技能,甚至AI知识,并提供标准化培训和职业证书。吕梁山护工计划不仅提升了当地妇女的经济地位,还部分改变了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近年来,该计划也吸引了部分中年男性参与,反映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对服务业的重视。侯雪梅的经历是该计划成功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年女性就业的潜力和价值。

👩‍🦳 **职业转型的勇气与价值:** 53岁的侯雪梅打破年龄限制,通过参加吕梁市免费的护工培训,实现了从家庭主妇到外出工作的职业转型。她的行动不仅是为了寻找个人价值,也是对“年龄不是限制”的有力证明,并为家庭带来经济支持,展现了中年女性就业的潜力和决心。

💰 **政府主导的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 吕梁市推出的“吕梁山护工”计划,通过提供免费、标准化的职业培训,成功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女性的就业难题。该计划已累计培训超10万人,其中大部分实现市外就业,显著拉动了当地居民收入,成为精准扶贫的典范。

📈 **家政行业的崛起与家庭角色的重塑:** 家政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吕梁地区大量中年女性成为家庭经济支柱,甚至改变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部分中年男性开始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家庭责任。这反映了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和家庭角色的深远影响。

🧠 **与时俱进的培训内容:** 吕梁山护工的培训内容不断更新,除了基础护理技能,还加入了AI课程等新兴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这种动态调整的培训模式,确保学员能够掌握更具竞争力的技能,提升就业率和职业发展前景。

🤝 **多方协同的就业模式:** 吕梁市政府通过“政府+培训机构+用工单位”的协同发展模式,积极拓展家政市场,建立就业集散地和就业服务站,并推行订单式培训,确保学员培训后能够精准就业。这种模式有效保障了就业率,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了稳定工作和生活保障。

“既然小孙子已经上小学,我想借着外出工作的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证明自己在这个年纪依旧有用。”2025年上半年,53岁的侯雪梅第一次向家人提出了要外出工作的想法。

过去三十余年,侯雪梅和丈夫在山西省吕梁市开过录像厅、小卖部、养殖场。最近十年,随着两个孙子陆续出生,她成为了一名“三转婆姨”。

一开始,她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丈夫说:“两人从未分居过,家中需要有人操持。”儿子的意见是,“这么大年纪,不要再折腾”。但她和家人反复说:“两个孙子上学后,闲在家里的日子很难熬,外出就业还能挣钱补贴家里。”

53岁并不是找工作的“黄金年纪”。为了能在外面找到工作,8月21日,侯雪梅选择了一条山西吕梁许多农村妇女都曾走过的路:参加当地的免费护工培训班。

她的同学里有普通的农村妇女、曾经的流水线工人、辞职的销售和失意的小微企业老板等。课程内容丰富,既有基础的护理理论和实践,也有一些新兴的技能,比如如何使用豆包进行搜索的AI课。

9月18日,历经26天的标准化职业培训后,同学们陆续前往北京、太原、青岛等大城市就业。

吕梁曾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16年,为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不足的难题,吕梁市制定了每年投入2500万元、全面推进“吕梁山护工”的培训就业计划。

过去十年,吕梁市累计免费培训了超10万名家政工人。这座城市常住人口为300余万,规模与北京市海淀区相当。

吕梁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秦强说,家政行业约80%为女性,吕梁家政行业的崛起,让大量吕梁普通农村妇女从“三转婆姨”变为“金牌家政”,成为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既解决了当地促就业难题,更带动了吕梁经济的长远发展。

截至2025年8月底,吕梁市培训的10.8万余人中,5.8万余人实现市外就业,3.4万余人在市内灵活就业。今年1月,吕梁市人社部门电话回访了数万名已接受过培训的家政工。回访数据显示,吕梁山护工就业率为61.93%,年工资性收入为16.71亿元。

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甚至部分改变了当地“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传统。秦强观察到,近几年,吕梁当地服务员的工资水平因家政业而较显著提高。同时因为家政业更偏爱女性,吕梁许多家庭的中年女性成为了家庭中的经济支柱,中年男性则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

这种情况在2025年出现了新的变化:大量中年男性开始进入培训班,占比已经达到了一半,他们中的许多人曾是建筑业工人或制造业工人。

过去若干年,地方政府推动了数以十万亿元计的基建项目和工业项目,在这些庞大项目效益递减之时,吕梁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投资于人,让人成长。

侯雪梅最终的决定是:在培训结束后立刻启程前往北京的养老院工作,把丈夫留在老家照顾家中老人。

她说:“人总要寻找一点人生价值。女儿在北漂,养老院放假时也能去看望女儿。等到没有企业愿意雇佣我,再回老家过退休日子也不迟。”

一、26天的标准化培训

从表情到声音,一位年轻女学员即使看起来使出了全身力气,依旧只能踉跄着完成将“老人”挪动到轮椅上的动作。假装成“老人”的另一名学员,因为惯性,一坐上轮椅就往后退了一大截。

围观的二十几名学员随即发出一阵笑声。

任课老师随即上前示范在挪动老人时,应如何正确地放置手臂位置和以怎样的姿势发力,才能更省力地挪动老人,再让学员继续重复练习。

这是9月9日下午,吕梁贝亲职业培训学校一次普通的课堂场景。45分钟的上课时间里,所有学员除了需要跟着老师慢节奏地念出各种护理口诀,还需要上手操作。吕梁市超十万家政工都曾经历这样一个培训过程。

为实现规范化培训,在2016年全面推开“吕梁山护工”培训计划时,吕梁市严格制定了课程培训要求:培训课程持续26天,每天8课时,一节课45分钟,课堂内容包含70%实操、30%理论知识。

每年,吕梁市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一定数量的职业培训学校作为吕梁山护工培训定点机构,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吕梁市护工培训就业工作。学员26天培训期间的吃住和各项教育费用均由吕梁市承担。

吕梁创进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郝彩红表示,参加培训的多是中年人,记忆力差且学历水平较低。教师需要结合理论知识,把课程讲得生动有趣,让学员进行大量实操并与实际生活接轨,这样才更有利于学员掌握相关护理知识。

养老护理课堂通常都会摆放护理床、假人、鼻饲仪器等设备;在母婴课堂,学员则是人均拿一个橡胶娃娃,边念口诀边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

历经26天培训后,所有学员都需要参加两轮“理论+实操”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获得人社部颁发的初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证书和吕梁市人社局颁发的可供家政公司验证查询的合格证书。

在贝亲职业培训学校,多个教室里均张贴着一张醒目的标语:证书是就业的入门券。吕梁山护工技能培训部部长潘斌表示,吕梁山护工能在全国打响名声,一线城市的家政公司愿意主动来招聘,关键一项因素就是吕梁培训流程的标准化,我们颁发的培训合格证比很多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要更有含金量。截至今年8月,吕梁市已累计培训62期共109 546人。

近些年,吕梁山护工培训课程还根据学员们的反馈做动态调整。例如,针对外出就业的家政工的反馈,陆续增加了教学员如何坐地铁、公交的生活技能课以及普通话、消防教育课。今年,又要求所有定点培训机构增加AI操作课程,教家政人员学会用豆包、元宝等软件解决突发的棘手问题。

二、改变家庭妇女

整个夏天,为帮助学员突破初次在家政行业就业的心理障碍,郝彩红载着学员在吕梁市四处奔波,陪着学员入户接受雇主面试。

今年5月,成立于2022年的吕梁创进职业培训学校,首次通过招投标成为吕梁市家政培训基地之一。作为学校负责人,郝彩红在协助学员找工作时发现,许多学员即使已经培训合格,却因胆怯而不敢去找工作。

秦强说,吕梁推动家政培训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外出就业,但也有部分家政工人则因家庭因素,培训完之后再次回归家庭。

迈出这一步的人,生活出现了显著变化。

2018年,在家庭教育支出压力下,44岁的梁月珍辞去了房地产销售的工作,参加母婴护理班的培训。此后,她的工资收入几乎是每两年跨一个台阶。

培训完,她成了一名育儿嫂。这份工作在最初的两年能给她带来每月4000至5000元的收入。2020年,随着工作熟练度的提升,她成为专职月嫂,工资升至8000/月以上,比她当房产中介的收入翻了一番,相当于山西国企或政府机构的平均收入。2024年,山西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每月8148元。

现如今,梁月珍一年工作约10个月,工作间歇期不超过十天。除了在吕梁本地,她还会前往山西太原等周边两百公里的区域做育儿嫂。通常情况下,孕妇需要提前半年预约她的护理时间并交定金。

高工资之下,付出的辛劳也在增加。成为月嫂后,熬夜成为她的生活常态:在孕妇坐月子的26天时间,每天晚上她最多只能睡五个小时,且每两个小时就需要醒来一次,给孩子喂奶,白天则需要负责带孩子以及孕妇的六顿饭菜。

因为常年专职做月嫂,她已养成了诸多职业习惯:晚上每睡两个小时或者周围出现一些异常动静,她就会立刻醒来。她还要应对雇主提出的一些额外要求,比如照顾情绪出现波动的新手妈妈,忍受雇主家老人“月嫂拿着高工资竟然还休息”的唠叨。

凭借过去七年的育儿嫂、月嫂工作,梁月珍从吕梁下辖的县城搬到了吕梁市区,并在当地平均房价最高的一个小区买了一套一百余平米的房子。

她说:“能在51岁的年纪依旧撑起整个家,工作辛苦也十分值得。”

潘斌说,吕梁人朴实、勤劳、善良,这也是吕梁家政工拥有良好职业口碑的关键因素。“学历不高的吕梁市中年妇女就业面相对较窄,家政成为了勤劳致富最好的选择之一。”

在吕梁市创业就业中心,吕梁山护工服务大厅内有一面墙,悬挂着曾经接受过家政培训并成功创业的吕梁家政人员,其中不乏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等。近些年,许多学员将城市的家政公司运营模式复制回吕梁创业。

因为吕梁家政业的繁荣,吕梁市曹操到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田艳荣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几年,吕梁当地服务员的工资水平因家政业而较显著提高。同时因为家政业更偏爱女性,吕梁许多家庭的中年女性成为了家庭中的经济支柱,中年男性则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

三、十年前的选择

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2015年,针对吕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和大城市护工短缺的情况,当地政府制定了吕梁山护理护工免费培训这一精准脱贫扶助计划。

2016年,在这个项目刚刚启动时,吕梁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经常要去北京、太原等地拿着名片和宣传资料挨家挨户拜访家政企业,同时邀请家政企业去吕梁当地考察、招聘。

时至今日,吕梁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还在这么做。秦强说,做这一切的目的都是要打开吕梁护工的用工市场。

过去十年,在推动“吕梁山护工”培训计划过程中,吕梁市政府在连接吕梁家政人员和全国各地家政公司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近些年吕梁政府部门陆续针对性地发布了20余份文件,其中就包括每年投入2500万元,用于吕梁家政人员的培训、商业保险、就业补贴等。吕梁各个培训学校从政府部门获取补贴资金,学校提供免费的家政培训、食宿,生均补贴通常为2500元~3000元左右。

2016~2022年,吕梁市会不定期为外出就业的家政工人举办规模超千人的欢送会。欢送会上,吕梁市的主政官员以及全国多地的家政公司负责人都会参加。欢送会结束后,大巴车免费接送家政工人去往不同的工作地。

潘斌说,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会认为家政工是伺候别人的工作。吕梁政府部门每年都举办如此盛大的欢送仪式,就是为了提升吕梁市普通人对家政工人的职业认可度,转变他们的职业观念。

在“吕梁山护工”品牌建设前期,吕梁市曾根据下辖各县的人口数量,给各县下达当年必须让多少人参加家政培训的考核指标。2025年,吕梁市为了给基层政府减负和精准对接有就业意愿的人参加培训,取消了这项硬性的考核任务。

为了提升已培训学员外出就业的意愿,吕梁在积极拓展市场的同时,也通过各项举措解除学员的后顾之忧。

今年上半年,吕梁在北京建立了“吕梁山护工就业集散地”。如果吕梁籍护工在北京出现待岗、转岗的情况,集散地能为护工提供三天免费食宿,并进行就业推荐服务。此外,吕梁市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山东青岛、天津、陕西榆林等地设立了山西省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

在推进超十万家政人员培训过程中,吕梁地方政府也采取了多项举措,避免出现培训学校通过虚假培训或重复培训来骗取补贴资金的现象。

潘斌表示:“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期间,我们会至少两次随机前往实地,检查课堂开展情况、实际到课人数等。此外,我们还会多频次、不定时通过视频去检查各所学校的培训情况。所有吕梁市接受过家政培训的人员的基础信息都已实现线上化。在每期家政培训报名时,线上系统都能根据身份证号自动识别是否存在重复培训的问题。”

因为“吕梁山护工”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每一年吕梁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都会迎来30—50个地方政府部门或协会的调研。

在一次调研中,一位中部省份的官员向秦强感慨:“吕梁市竟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推进家政行业,政策未曾动摇过,还能连续多年每年投入2500万元。这非常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的魄力。”

秦强说,也许短期内,2500万元财政投入带来的“投资收益率”不高,但几年后对居民收入的拉动效应将倍数级显现。2024年,吕梁市数万名家政工的工资总额超16亿元,远高于过去十年吕梁市在家政上的总投入。这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吕梁样本

在今年招生过程中,吕梁贝亲好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雅琴发现,相比往年,护工班里中年男性学员的比例出现了明显提升,他们中的许多人曾是建筑业或制造业工人。学员的反馈是,“今年工作相比往年更难找,比起来护工是个好选择。”

杨雅琴说,今年护理班男性学员比例占比接近一半也给学校提升就业率带来了一定压力。在家政行业中,女性更受欢迎,许多家政企业在招聘时会更倾向于只要女性,男性护工更多只能成为医院护工。培训过程中,男性学员的服务意识更难培养,为此学校需要更耐心地教他们改变固有的就业思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曾经容纳大量农民工就业的建筑业正面临冲击。2021~2024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从5557.6万逐渐缩减至4286.1万,3年时间内,共有1271.6万农民工退出建筑业。

面对经济结构正在出现的重大变化,解决就业不仅是吕梁的课题,也正在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课题。在基建项目和工业项目面临产能、债务、周期等多重约束时,政府开始将视线从庞大的建筑、机器和资本转向服务业,转向与服务业息息相关的人。

2025年5月,人社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的通知》提出,2025年至2027年,广泛开展家政领域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150万人次。近几年,陕西、内蒙古、河北、四川等多地的政府人员也频繁前往吕梁考察、学习家政业发展经验。

随着北京、上海等城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家政人员的市场缺口越发凸显。今年以来,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出台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的政策。其中,北京提出近3年,每年对接引导1万名家政服务人员进京。

对家政行业的持续投入给了吕梁这座城市新的空间。

今年年初,吕梁市开始对所有家政培训学校进行就业率考核,考核结果与培训补贴发放密切相关。今年,学校每期学员就业率需达到80%才能获得相应的生均补贴;如果当期就业率超过90%,生均补贴就会有小幅度提升。

秦强说,今年吕梁政府在护工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从培训向就业转向,紧盯就业率。以前更多追求培训人员的规模,人人享有的普惠制培训,接下来就是要走从“数量”到“质量”的道路。

秦强和他的同事每年都会外出拓展家政市场。目前,吕梁市与全国464家用工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吸纳“吕梁山护工”就业100人以上的合作单位53家。

为实现考核目标,现在吕梁市培训学校也由普惠制培训改为订单式培训——每次开班招生前和培训中间,学校都会如大学招聘会一般,邀请北京等地的家政公司来吕梁,让家政公司进行线下宣讲,同时让公司和学员进行双向选择。在26天培训课结束前,多数学员的就业地、就业岗位、薪资待遇等已被提前确定。

今年3月,《吕梁山护工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十二条》就提出,大力推进订单式培训与技能提升工程,给予企业最高1050元/人的补贴,目的就是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建成拥有10万+吕梁山护工就业数据库的档案室,实现精准就业等。

为提升就业率,杨雅琴管理的培训学校在招生阶段就会详细询问学员目前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以及培训后在本地或外地就业的意愿。在培训过程中,学校也会以实际案例详细讲解外出工作的薪资待遇。

秦强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未来我们希望持续推进“政府+培训机构+用工单位”的协同发展模式,帮助更多家政工人实现就业。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就业困难群体就是生活的重要保障和希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吕梁山护工 职业培训 女性就业 精准扶贫 家政服务 中年女性 职业转型 Luliang Mountain Caregivers Vocational Training Women's Employment Poverty Alleviation Domestic Services Middle-aged Women Career Transi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