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了作者在PT下载近一年的经验,并深入研究了BT协议和Tracker协议。作者基于对PT机制漏洞的发现,实现了一个Tracker代理,能够缓存Peer列表,从而在BT客户端汇报下载时,通过代理返回已缓存的Peer信息,达到不计入下载量的效果。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优化下载体验,还可能通过整合不同PT站点的Peer列表,增加连接Peer的数量,提升下载速度。文章最后提供了该工具的网站和GitHub仓库链接,方便感兴趣的用户尝试。
💡 PT下载机制的漏洞:PT下载主要依赖客户端汇报的downloaded和uploaded数据进行统计,而这些字段并非最初为限制下载比例而设计,这为优化下载数据留下了空间。
🚀 Tracker代理实现原理:作者开发了一个Tracker代理,当BT客户端向其汇报时,代理会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特定种子的Peer列表。若存在且未过期,则直接返回,避免了向真实Tracker请求,从而实现不计入下载量的效果。
🌐 整合Peer列表的额外优势:该Tracker代理还有一个潜在的好处,即当来自不同PT站点的用户下载同一种子时,其Peer列表可以被整合,使得每个人都能连接到更多的Peer,可能带来更快的下载速度。
🛠️ 易于使用的工具:文章提供了该工具的网站(https://tracker.submy.org)和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arielherself/btc)链接,用户可以通过上传种子文件,自动修改并下载修改后的种子,然后添加到BT客户端即可使用。
我入坑 PT 也快一年了,之前偶然读到了一篇博客,讲的是 PT 机制的几个有意思的漏洞。正好我对 BT 也不是很了解,就一路从 bencode 学到 tracker 协议,现在也算是对这块比较熟悉了。
PT 只靠客户端汇报的 downloaded 和 uploaded 来统计数据,而这些字段原本不是设计来限制 ratio 的,所以自然就留下了很多可以做文章的点。我就跟着博客作者的思路,实现了一个 tracker “代理”,当 BT 客户端向代理汇报的时候代理就会检查缓存里是否有这个种子的 peer 列表,如果有并且没过期就直接返回,否则向真实 tracker 发起一个“开始下载”的请求,得到 peer 列表并存储。这样就可以实现不计入下载量的效果。
而且可能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如果两个人下载同一个种子,但是通过不同的 PT 站,那么 peer 列表会被整合,让每个人都能连接到更多的 peer 。
因为我不太会前端,所以网页做得比较简单,就一个按钮,把种子上传之后会自动修改并下载修改后的种子,然后添加到 BT 客户端就可以下载了。如果感兴趣可以试一试。
网站: https://tracker.submy.org
仓库: https://github.com/arielherself/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