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9-25 07:05 上海
改变思维模式,就会立刻峰回路转。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下面简称高七),是一本让人很纠结的书。因为它既无用,又有用。
说它无用,原因有两点:第一、书中说的其实都是常识,看了之后不会有「获得新知」的感觉;第二、书中所说的七个习惯,大部分即使认同,也不会践行,因为缺乏践行的环境。践行高七对于环境的要求很高,因为只有快速发展的平台,才会对人产生高要求;而高要求的环境,才会推动大家践行高七,因为不践行高七,就寸步难行。
说它有用,原因也很简单,我们津津乐道的「自我成长」,其实很多都与高七相关。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能把高七吃透、并且每日践行,自我成长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我在知识星球语音「为何人人需要培养领导力?」中特意提到培养领导力的框架,包含如下四个要素:
1、哲学(理念)2、目标3、践行4、环境
这四大要素中,践行和环境都与高七密切相关。因为这里所谓的践行,是指对领导力相关理念的践行。而在我看来,只要练好高七,就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践行领导力理念的要求。此外,环境方面,只有立志高远,快速发展的平台才对员工培养领导力有要求,而这样的平台是天然的践行高七的最好平台。这里强调一下,我们对于领导力的定义是「influence without authority」,即超越权力和资源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是快速成长的平台所依赖的必要能力,也是这个平台所要求发展的能力。而践行高七对于培养员工的领导力至关重要。
我是十几年前,在Motorola第一次接触高七的培训,当时对于七个习惯,就记住了一条「以终为始」。这之后我碰到的人生重大决策,无论是情感、职业、投资、终身职业(写作)等等领域的选择,都是基于「以终为始」这一条做出来的。其实模式都很相似,碰到的局面都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这个时候就逼着自己往远处想,站在未来看今天。如果3年不够就看5年,5年不够就看10年,甚至和感情与终身职业相关的决策都看到了「终老」的那一天。这种思考,请大家有机会多听听「如何理解与实践以终为始」这一条语音(见文末介绍),我相信这会在未来某一天帮到你。
最近几年,又接受了两次高七的培训,更加深度地理解了高七,因为所处的环境对于高七的培训是要「考核」的。虽说是考核,其实是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主要要求自我审视,也有他人的评价。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另一个习惯「知彼解己」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还谈不上掌握,只是突然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知彼解己」落到具体工作场景中的要求。
比如最近在推动自己部门的组织重构,明明发心是对的,思考得也还算周全,自己内心的逻辑已经自洽,但是说出来后,还是有些同事不理解。这是谁的问题?对于管理者而言,当然是自己的问题。让他人理解自己,不仅是自己的责任,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任务,尤其在涉及任何组织变动的时候。
其实人类历史上,任何成功的变革都依赖于更多人对于变革的理解,由理解产生支持,有了足够的支持才会变革成功。而为了让更多人理解,我们就应该主动理解更多人的需求和担心,并且把变革的逻辑说清楚,邀请大家参与进来,把大家的需求和担心考虑进去。只有这样往复交流,彼此认同,才能达到理解的地步,也才会产生支持的动力。这个过程肯定很复杂,也着急不得。与此相反,这恰恰是变革成功的关键 —— 因为所有的变革成功不是依赖于一个天才的想法,而是依赖于被人广泛接受的方案。
只要我们每天会与人沟通、打交道,就有可能产生误解和误会,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同。自己眼中觉得合理的东西,但另一个人可能就无法理解。所以,满怀期待去推动一件事的时候,很可能会碰壁。自己有可能是误会别人的人,也可能是被人误会的人。这都很正常,越是关键的岗位、越是重要的工作,涉及的人越多、越资深,越容易产生误解与误会。
站在自己的角度,这种事情可能是无解的,唯有跳出小我的桎梏,主动找对方沟通,真正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担心,同时把自己内心的思考逻辑讲清楚。相互交流,彼此都看到自己的盲区,最终能看到同一个世界,才有可能化解这种问题。
知己解彼,统合综效。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也充分理解对方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让对方充分理解自己想要什么,设计出能满足彼此本质需求的方案。
我们在做的是持续的组织变革,做组织变革时一定要戒急用忍,因为只要是组织变革,总会涉及权力架构的重构,必然会影响很多人当下的利益。我们要充分理解对方,有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在设计规则时,把关键协作方的利益考虑进来。
作为职场人,这样的能力必须练,这样的胸怀也必须有。其实,这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所要求的「公共成功」,包含知彼解己,也包含双赢思维和统合综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任何一个碰到的困难,无论起因是什么,都是自我修炼的契机。
其实到了今天,才知道更知道高七的价值。高七讲的是常识,但是这些常识被自己真正认可且践行,需要的是内心思维模式的转变。如果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类比,这句话讲的其实是人思维模式的变化。思维模式指的是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长久以来,伤害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思维模式,就会立刻峰回路转。
以上,就是迄今为止我对高七的理解。
相关文章:如何提升做人生重大决策的能力? 上一篇:找不到「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办?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如何理解与实践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最核心的一条原则,也是我个人反复受益的思维方式。无论在情感、职业还是人生重大的选择上,它都帮助我跳出当下的困境,从未来的视角重新审视今天。简单来说,就是先想清楚终点和方向,再决定眼前的路径。很多时候,我们的迷茫、焦虑和左右为难,都是因为缺少了这种「站在未来看现在」的能力。
在这篇语音中,我会系统地分享自己对「以终为始」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把它变成一种可操作的方法。内容不仅关乎重大抉择,也与日常的行动息息相关。只要真正理解并践行,你的人生一定会更清晰、更笃定。
本次语音约40分钟,我们也借助AI整理了PPT和文字版本,方便大家随时回顾和实践。欢迎所有正在抉择、困惑,或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朋友,一起收听与思考。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