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的鱼 09月28日 21:48
歼-35舰载机起降全流程解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详细解析了歼-35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降全过程,包括进近、阻拦着舰、升降机调运和弹射起飞。通过与F-35C的对比,文章介绍了航母甲板上的关键设备如阻拦索、牵引车和甲板标志。此外,还探讨了隐身舰载机在升降机上打开弹舱门的必要性,以及重量显示器背后的技术细节。文章还关注了飞行员的装备,如头盔和呼吸面罩,并对比了海军与空军飞行员装备的差异,以及头盔显示器的发展。通过对歼-35着舰流程的细致描绘,文章强调了攻角控制在舰载机着舰中的关键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攻角失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 歼-35舰载机的着舰流程:文章详细描述了歼-35从进入航母三边到最终着舰的全过程。在进入二边时放下起落架,高度约180米,并最终在三边时放下尾钩,距离触舰约15秒,飞行员需目视助降灯光信号。与美机相比,歼-35的尾钩放下时间点较晚。

⛑️ 飞行员装备与头盔技术:文章对比了海军飞行员佩戴的蓝色熊猫盔,其头顶的微炸索用于紧急弹射时破坏座舱盖。同时指出,空军飞行员日常训练多使用TK-31轻量化通用头盔,且在日常训练中不常使用头盔显示器。海军和空军飞行员的呼吸面罩和飞行装具基本统一。

🎯 攻角控制的关键性:文章强调了攻角是舰载机着舰中最关键的要素。前起落架上的攻击指示灯(红、黄、绿)和座舱内的攻角指示器共同为飞行员提供攻角信息。绿色表示攻角过大需减速,黄色代表正确攻角,红色则表示攻角过小需加速。过大的攻角可能导致脱钩复飞,过小的攻角则可能撞到舰艉,文章引用了F-35C坠海事件作为警示。

🚢 航母甲板设施与操作:文章介绍了航母甲板上的阻拦索、牵引车和甲板标志等关键设备,并探讨了隐身舰载机在升降机上打开弹舱门的原因。同时,文章还提及了重量显示器背后的技术细节,增加了对航母运作的理解。

🧭 飞行方向与太阳位置:通过分析太阳在飞行员头顶左侧或右侧的位置,结合画面中航母的航行方向,文章推断了飞行员的飞行方向(朝东或朝西),为理解整个起降过程提供了环境背景信息。

原创 大鱼鉴水 2025-09-28 18:30 加拿大

歼-35进近、阻拦着舰、升降机调运、弹射起飞的全过程,和F-35C的操作对比,介绍航母阻拦索、牵引车、甲板标志,探讨为什么隐身舰载机在升降机上打开弹舱门,重量显示器的背面到底是什么?

空警-600之后是歼-35降落的画面,从歼-35进入3边开始,此时起落架已经放下(在2边时放),高度约180米。飞行员视角的着舰流程参见舰载机如何着舰 - 细说航母(6)- 我也得参见一下,写得太多了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画面1(3:24 - 视频中的时间)

舱内视角,飞行员头戴海军标准的蓝色熊猫盔,头顶上弯曲的是微炸索,用于紧急弹射时以微小当量的炸药破坏座舱盖完整性,供弹射座椅穿盖而出,它和右边小图中歼-20的微爆索完全一样。而空军飞行员戴的是TK-31轻量化通用头盔,日常训练时都没有使用更先进的头盔显示器(也就是俗称的苍蝇盔),海空军飞行员的呼吸面罩、飞行装具看起来都是统一的。

从舱外的海面可以看出略微有一点风浪,泛起了些许白色浪花。太阳在飞行员头顶左侧,结合后面的太阳位置看此时朝东飞,仍然在三边。虽然歼-35和之前的两个验证机版本相比加高了座舱盖后面的背脊,不过从舱内视角看后向视野仍然是非常开阔的,基本不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海军飞行员的头盔通常用一条条的反光条铺满贴成全白色,以方便夜间落水时搜救,在此之上才允许有小面积个性化装饰。汤姆·克鲁斯在《壮志凌云2》里戴的红色条纹黑头盔只是为了向第一部里的自己致敬加耍酷,并非海军如今的常态。第一部拍摄于1986年,当时海军飞行员头盔还是色彩斑斓的,“冰人”的头盔就是带蓝色闪电的亮银色。

> 电影中的头盔

> 现实中的头盔,此时正在转入四边

> 美国航母进近流程 - 四边

这是航母甲板朝舰艉拍的镜头,歼-35已经进入五边开始最后进近,太阳位于右侧,说明此时航母朝西航行。飞机的副翼和襟翼都已放下,但平尾保持水平状态,尾钩也还没放下(这个时间点比美国舰载机晚很多,美机在三边时已经放下尾钩),高度大约90米,距离母舰1公里多一点,距离触舰还有15秒左右,飞行员已经目视接触助降镜灯光信号。

> 美国航母进近流程 - 五边

可以看到前起落架上的指示灯在红、黄、绿之间不断切换,这是攻击指示灯,供着舰信号官观察飞机的攻角状态。在座舱内也有联动的攻角指示器向飞行员提示攻角。绿灯显示攻角过大需要减速,黄灯为保持正确攻角,红灯显示攻角过小需要加速。

> 左侧是F/A-18E/F平显左侧的座舱攻角指示器显示符号,右侧是前起落架上的攻角指示灯

只有航向、速度、高度、下滑角全部满足苛刻的要求才能将飞机准确降落在母舰上,容差的窗口非常狭窄。其中攻角是最关键的要素,过大会导致脱钩复飞,过小会撞到舰艉(2022年“卡尔·文森”号坠海的F-35C就是如此 - 参见F-35C的最后时刻F-35C的最后时刻(续))。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歼-35 舰载机 航母 着舰 起飞 F-35C 飞行员 头盔 攻角 J-35 Carrier-based aircraft Aircraft carrier Landing Takeoff F-35C Pilot Helmet Angle of Attac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