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9月28日
《家庭简史》:中产家庭的伪装与裂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电影《家庭简史》讲述了贫寒高中生严硕因意外受伤进入富裕同学家中养伤,由此揭开了这个中产家庭的层层伪装与潜在隔阂。影片沿袭了“登堂入室”的寓言叙事模式,通过引入陌生访客,暴露家庭秘密,动摇家庭根基。导演林见捷运用变焦和航拍镜头营造不安氛围,并以“显微镜”视角审视家庭成员的内心纠结与压抑。尽管影片因叙事模式和对生育政策的触及引发争议,但其对中产家庭困境的检视和工艺品质,为国内电影创作填补了空白,并向国际观众展示了中国中产的焦虑与家庭隐痛。

🏠 **“登堂入室”的寓言叙事**:影片以一个贫寒高中生严硕意外进入富裕同学家养伤为契机,巧妙地运用了“登堂入室”的经典寓言模式。通过严硕这个“闯入者”的视角,影片层层剥开了一个中产家庭光鲜外表下的伪装与裂痕,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潜在的秘密、隔阂与欲望,深刻探讨了家庭结构的脆弱性与人性的复杂性。

🔬 **“显微镜”下的家庭众生相**:导演林见捷结合其生物科学背景,运用冷峻诡异的圆形镜头,将中产家庭比作显微镜下的生物标本。这种独特的视角强化了影片的不安氛围,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家庭成员的内心世界:父亲的过去投射、母亲对失落孩子的期望、以及儿子涂伟在原生家庭中的复杂情感与竞争。这些细节共同描绘了一个在压力下纠结、焦虑、压抑的中产家庭群像。

🎭 **天使与恶魔的双重性**:作为“拜访者”的严硕,既是诱惑者也是颠覆者。他以其乖巧、优秀和俊俏吸引着涂伟一家,与各成员之间存在着未言明的欲望关系。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其身世背景和动机模糊不清,增加了影片的悬疑感。严硕的存在如同“照妖镜”,映射出家庭成员的心魔,并最终迫使家庭成员面对真相,甚至做出极端选择,将家庭推向崩溃的边缘。

💡 **中西文化语境下的争议与价值**:影片因其“天使来访”式的叙事模式与中国本土传统叙事的差异,以及对生育政策的直白触及,引发了观众关于“离地”和“空洞”的评价。同时,影片对欧美艺术电影的模仿痕迹也受到讨论。然而,《家庭简史》在工艺品质和对中产家庭困境的审视上,填补了国内电影创作的空白,为观众提供了对家庭结构和人性欲望进行深层思考的契机,也为国际观众理解中国社会现实提供了窗口。

2025-09-28 13:00:00

成绩优异但性格孤僻的贫寒高中生严硕,在学校操场上被家境优渥却成绩平平的同班同学涂伟砸伤。出于内疚,富孩子将穷孩子带进自己家里疗伤并改善伙食,以此为起点,一个中产家庭的伪装与裂痕一点点被揭开,“闯入者”的到来使其短暂迷失了前行方向……

这是9月12日上映的电影《家庭简史》的故事,它虽是导演林见捷的长片首作,背后依托的其实是电影史上一条显著的“登堂入室”类寓言脉络:通过在原本稳固的中产或贵族家庭中引入一位陌生访客,将家中的秘密往事和潜在隔阂暴露在外,进而动摇整个家庭的根基。这类故事在早些年有帕索里尼的《定理》和三池崇史的《拜访者Q》之类的成功范本,在阶级议题备受关注的近些年,更是有着《萨特本》《圣鹿之死》和《登堂入室》等等知名案例。揭开中产家庭光鲜外表背后的千疮百孔,常年都是欧美艺术电影导演的趣味,这阵风终于也刮到了中国。

登堂入室的拜访者如同一面“照妖镜”,映射出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魔。对于涂伟父亲(祖峰饰)这个不够强势的家长而言,严硕代表着曾经身为小镇做题家的那个自己——虽然资质优秀,却要付出比他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脱颖而出。对于温和善良的涂伟母亲(郭柯宇饰)来说,严硕被赋予了她对自己因独生子女政策而失去的孩子的期望:那个孩子原本有可能像严硕一样,比涂伟更“优秀”;对于涂伟本人来说,严硕既是他从未拥有的兄弟——与他在某种程度上交心,并替他分担某些他不愿意从父母那里承受的注意力——同时又是与他竞争父母之爱的对手。

与帕索里尼的寓言范本一样,拜访者严硕既是天使,又是恶魔。他用自己的乖巧、优秀和俊俏诱惑着涂伟一家,甚至与三人之间都存在着某种未被言明的欲望关系。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不可靠的故事叙述者。他声称自己的父亲是个殴打妻子和孩子的酒鬼,但我们从未目睹任何直接证据;他顶替被父亲指派了留学任务的涂伟读英语课,却对此一声不吭,直到真相被涂伟父亲当面揭穿时,他依然在为自己寻找各种托辞。他如同纯真与邪恶的共存体,理直气壮地鸠占鹊巢,楚楚可怜地将其自利理由全盘托出,同时又拿捏着每位家庭成员的内心软肋。在他的魅惑下,一个全新的原子家庭几乎形成,逼得亲生儿子涂伟不得不以极端方式迫使父母在二人之间作出选择。

想要驾驭这样一个具有高度寓言性和假定性的故事并不容易。具有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就学经历的林见捷,显示出了扎实的导演基本功,他和摄影指导张嘉昊借助匀速推进的变焦摄影和上帝视角的航拍镜头,营造出稳定表象之下的不安感,提示观众银幕上的一切都只是冰山一角。他的另一重教育背景是生物科学专业,这让他得以为影片添加另一重视角——“显微镜”视角。通过这些冷峻诡异的圆形镜头,他既强化着影片的不安氛围,同时也将片中的中产家庭化作显微镜下的生物标本,他们纠结、焦虑、压抑、哀怨,但总体而言,他们的行事逻辑都没有超出动物的范畴。

个人认为,在讲述这个寓言故事时,导演已将台词和演员们的表演调试到了最接近现实维度的频率。但《家庭简史》依然引来了不少以“离地”和“空洞”为关键词的差评。这或许是因为“天使来访”式叙事与中式的神话/寓言传统差异过大,本土观众难以适应;或许是因为影片对国家生育政策(及其转变)的指涉过于直白,会给人带来迎合外部视角的观感。另一种批评则重点针对《家庭简史》对《萨特本》《圣鹿之死》以及美国独立电影厂牌A24出品的诸多影片的借鉴。其美学风格和叙事走向中,的确带有不少对前人创作的模仿痕迹。

即便如此,《家庭简史》的工艺品质,和主创对中产家庭困境的检视,都填补了国内电影创作的某种空缺。影片用一种模糊暧昧的呈现方式,引导国内观众对家庭结构和人性欲望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与此同时,从外部视角出发,《家庭简史》也为国际观众提供了理解中国中产焦虑和家庭隐痛的窗口。这条将社会学议题与惊悚片类型结合的有趣路径,值得国内电影人继续探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家庭简史 中产家庭 家庭伦理 人性 社会议题 A Family Chronicle Middle-class family Family drama Human nature Social issu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