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9月28日
俄罗斯发布EUV光刻设备路线图,拟采用11.2纳米波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俄罗斯科学院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极紫外(EUV)光刻设备长期发展路线图,计划开发工作波长为11.2纳米的设备。该路线图涵盖2026年至2037年,初期目标是40纳米制程,最终实现亚10纳米工艺。与ASML的EUV技术不同,俄方计划采用混合固态激光器、氙气等离子体光源以及钌/铍反射镜,旨在降低维护需求并规避高压浸没式液体和多重曝光等复杂步骤。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逐步提升设备性能和吞吐量,并声称能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成熟制程的需求。然而,该路线图的可行性仍有待验证,且11.2纳米波长也非行业标准。

💡 **创新EUV技术路线:** 俄罗斯科学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EUV光刻技术方案,其核心在于采用11.2纳米的极紫外光波长,而非当前行业主流的13.5纳米。该方案摒弃了ASML设备所使用的锡滴等离子体光源,转而采用混合固态激光器和氙气等离子体,并使用钌/铍合金反射镜。这种设计旨在解决当前EUV技术面临的维护难题,通过消除可能损坏光掩模的碎屑,显著降低设备维护需求,并简化工艺流程,规避了高压浸没式液体和多重曝光等复杂步骤,理论上能提高设备稳定性和使用效率。

🚀 **分阶段实现先进制程:** 该路线图规划了从2026年到2037年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26-2028年)将研发支持40纳米制程的光刻机,具备10纳米的套刻精度和超过5片/小时的吞吐量。第二阶段(2029-2032年)目标是推出支持28纳米(并有潜力升级至14纳米)的扫描光刻机,套刻精度提升至5纳米,吞吐量达到50片/小时。第三阶段(2033-2036年)则旨在实现亚10纳米制程生产,拥有2纳米的套刻精度和超过100片/小时的吞吐量,覆盖65纳米至9纳米的分辨率范围。

💰 **成本效益与市场定位:** 俄罗斯的EUV光刻设备计划强调了其潜在的成本优势,预计单位成本结构将显著低于ASML的先进平台。该项目并非追求超大规模晶圆厂的最高吞吐量,而是瞄准小型晶圆厂的高性价比需求。通过简化设计,该系统有望以显著更低的资本和运营成本,为国内外先进芯片的制造与出口提供支持,尤其可能吸引那些目前未被ASML生态系统覆盖的国际客户,为芯片制造领域带来新的选择。

⚠️ **技术可行性与非标准波长挑战:** 尽管俄罗斯的EUV路线图展示了规避现有技术限制、实现芯片制造自主化的雄心,但其技术可行性仍面临巨大挑战。11.2纳米的波长并非行业标准,这意味着需要开发全新的反射镜、光学器件、光源、电源和光刻胶等一系列专用设备和材料,其研发难度和未知风险很高。此外,路线图中未详细阐述该非标准波长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性,这使得该计划的最终落地和商业化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据 Tom's Hardware 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微结构物理研究所(由德米特里・库兹涅佐夫披露)公布了一项国产极紫外(EUV)光刻设备的长期路线图,该设备工作波长为 11.2 纳米,是对该机构去年 12 月披露信息的补充与延伸。新项目周期始于 2026 年,初期将采用 40 纳米制造技术,最终延伸至 2037 年,实现亚 10 纳米(sub-10nm)制程工艺。这份最新路线图相比以往部分规划更具现实可行性,但仍需证明其可执行性;此外,即便能够落地,该技术也可能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拟研发的 EUV 系统并未复刻 ASML 设备的架构,而是计划采用一整套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混合固态激光器、基于氙气等离子体的光源,以及由钌和铍(Ru / Be)制成的反射镜 —— 这类反射镜可反射 11.2 纳米波长的光线。与 ASML EUV 设备使用锡滴不同,俄罗斯方案选用氙气作为光源材料,可消除损害光掩模的碎屑,从而大幅降低设备维护需求。同时,相较于 ASML 的深紫外(DUV)设备,该方案通过降低系统复杂度,规避先进制程中所需的高压浸没式液体与多重曝光步骤。

IT之家注意到,该路线图包含三个主要阶段:

在分辨率方面,这些设备预计可覆盖 65 纳米至 9 纳米范围,能够满足 2025-2027 年间当下及未来众多关键层的制造需求。每一代设备均会提升光学精度与扫描效率,且据推测,其单位成本结构将显著低于 ASML 的 Twinscan NXE 与 EXE 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团队声称将极紫外技术应用于成熟制程(trailing nodes)可带来多项意外优势。但他们并未提及使用 11.2 纳米波长激光器所面临的复杂性,包括特殊的反射镜、专用的反射镜抛光设备、适配的光学器件、定制化光源、专用电源以及光刻胶等。而 11.2 纳米在极紫外光刻领域属于非行业标准波长。

总体而言,这份路线图或许勾勒出了俄罗斯通过规避传统 EUV 技术限制、实现芯片制造自主化的发展计划。但该计划的可执行性仍不明确,因为其需要实现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跨越。该系列设备并非以超大规模晶圆厂的最大吞吐量为目标,而是旨在满足小型晶圆厂的高性价比需求。由于无需采用浸没式技术或锡基等离子体,这套俄罗斯光刻系统具备清洁、高效且可扩展的特点,或许还能吸引当前被排除在 ASML 生态之外的国际客户。若该项目完全落地,有望以显著更低的资本与运营成本,支撑国内外先进芯片的制造与出口。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EUV光刻 俄罗斯科技 半导体制造 11.2纳米 芯片自主化 EUV lithography Russian technolog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11.2nm Chip independen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