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09月28日 12:11
小米的管理风格与发展策略探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讨了小米公司的管理风格、对标策略以及技术发展方向。文章指出,小米的管理风格深受创始人雷军个人影响,存在较强的个人崇拜氛围,这与OV等公司相对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形成对比。在产品策略上,小米倾向于对标竞品,尤其是在汽车和手机领域,常在发布会上进行比较,有时会引发用户间的争议。技术层面,小米更侧重于结果导向和落地应用,对长期技术研发(如AI)的投入相对较少,AI Lab的存在感不强,部分职能被拆分用于大模型开发。此外,文章也提及小米的企业文化强调“卷”,并以加班和奉献精神为荣,与部分互联网公司有相似之处。

💡 **管理风格的个人化倾向**:文章指出,小米的管理风格深受创始人雷军的个人影响,形成了较强的个人崇拜和自上而下的影响力,与OV等公司更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风格可能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决策和员工的自主性。

🎯 **激进的对标与市场策略**:小米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中,倾向于对标行业内的领先者,例如在汽车领域对标特斯拉,在手机领域对标苹果。这种策略在发布会上通过“雷式对比”得到体现,虽然能吸引眼球,但也可能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 **结果导向与技术积累的权衡**:小米的企业文化强调“落地为准”和“结果导向”,这使得公司在快速推出产品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长期技术积累,特别是AI领域,似乎投入相对较少。ICCV论文发布被视为一种“报喜”而非技术实力的全面展现,AI Lab的职能调整也印证了这一观察。

📈 **“卷”文化下的奋斗导向**:文章提到,小米虽然不像某些公司那样极度“卷”,但仍然推崇“卷”作为一种价值观,并在年会上表扬“最卷”的员工。这种文化体现了公司对员工奉献精神和高强度工作的重视,与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竞争压力相呼应。

最近很多关于小米的主题,我也简单分享一下:

1. 米相对比于其他的两家( OV )来说,整个企业的管理风格是病态的,原因就是雷军。雷军是小米一切幸运和不幸的根源,因为他太成功了,导致他的影响力太大了,所以整个企业从上到下都是个人崇拜的氛围,不是说真的有员工傻到觉得雷军是神,只是大家都得配合演戏。别的公司当然也有,但是小米算严重的。举个例子,有一次大部门开会的时候主持人把屈恒(副总裁)叫“屈爷”,把另外一个人叫“x 哥”,我听了直接绷不住,开个会老哥怎么还成孙子了。不只是这种大部门的会,小部门内部也是“老板料事如神”这种态度。OV 因为没有这样的明星老板,整体上比米要扁平化很多。

2. 米是真的喜欢对标。汽车部最多的话题就是特斯拉,手机部最多的话题就是苹果。这一点和 OV 一样。有一次听到 O 的一个部门开电话会,基本就是在讨论苹果的备忘录是怎么做的,应该把哪些抄过来。但米有一点不同的是他们喜欢在发布会上进行雷式对比,因为雷的巨大号召力就会导致米粉和其他家的用户吵起来,这里也必须批评某些米粉,没事别去招惹别人。这几年对比多了我觉得米有点像狗皮膏药,希望他以后别对比了。

3. 米不是特别注重长期的技术,一切以落地为准。结果导向,工程师思维,这就是米的企业文化。小米可能是所有手机厂里面最不注重 AI 技术积累的。我还记得米今年发了两篇 ICCV ,军儿连夜发微博庆祝。这就是很典型的米欺上瞒下谎报军功的风格,ICCV 是挺好,但是一个企业只发了两篇,还不如随便一个大学实验室多,多少有点丢人。肯定是某些人告诉他这个很牛,是巨大的成功,他就信了,立刻去发微博。与此同时米的 AI Lab 是非常没有存在感的一个部门,不做任何研发,不写论文,主要工作是给别的部门搞“内包”做业务,今年更是拆出来好多人成立了大模型部门,我看 AI Lab 算是完蛋了。

4. 米虽然没有花那么卷,但是也是以卷为荣的。我对花的员工真的报以同情,台风天都要被上班。米日常是朝九晚八每周五天,基本和 OV 差不多吧,关键部门当然要额外加班。年会上会表扬谁最卷,也算是价值观的体现了。 图片过了一遍 diffusion 图生图来去掉所有隐私信息,字有些模糊。

以上所有内容纯属虚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米 管理风格 雷军 对标 技术研发 AI 企业文化 Xiaomi Management Style Lei Jun Benchmarking R&D AI Corporate Cultu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