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全球新型显示技术加速发展,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领域迎来里程碑。2025年7月15日,《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屏》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于7月31日实施。该标准由近5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及机构共同制定,旨在解决行业技术指标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新标准在产品定义、分类维度、性能指标(如灰度等级、色域重合度、能源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提升,并建立了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技术指标体系、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此举标志着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技术从分散发展迈向统一规范,将加速规模化落地,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共享产业升级红利。
🌟 **行业标准统一,规范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 《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屏》团体标准的发布,标志着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技术迈入标准化新阶段。该标准汇聚了近50家产业链相关单位的智慧,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技术指标不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产业链构建了科学、系统、可执行的质量评估与性能规范体系。
💡 **聚焦行业痛点,提升产品性能与可靠性:** 新标准对产品定义、分类维度进行了优化,并显著提升了灰度等级、色域重合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同时新增了能源效率及“振动”、“碰撞”等可靠性要求。例如,A级灰度等级要求≥14bit,A级色域重合度要求≥75% BT.2020,A级能源效率要求≥3.0cd/W。这些规定旨在解决墨色一致性、亮度均匀性、拼缝、能耗高等问题,为产品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 **构建全链条质量体系,加速规模化落地:** 标准围绕“质量一致性”构建了全流程规范,包括完善的技术指标体系(覆盖外观结构、基本功能、性能分级)、规范科学的检测方法(确保结果可比对、可追溯)以及闭环的检验规则。这有助于企业形成“研发-生产-检测”的质量闭环,推动Mini LED产业从“技术比拼”转向“标准引领”,加速高端产品的规模化落地,并为采购用户提供“按需选型”的依据。
🚀 **释放技术价值,共享产业升级红利:** 该标准的发布,通过统一技术语言,减少恶性竞争,推动产业链协同,预计将带动Mini LED室内商用市场规模年增速提升至30%以上。对于企业而言,标准提供了技术研发指引,有助于强化高端市场竞争力并突破贸易壁垒。对于商用客户,标准明确的分级指标和可靠性要求,有助于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选型和维护成本,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投入产出最优化。
2025-09-28 10:26:39 作者:狼叫兽在全球新型显示技术加速演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领域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2025年7月15日,由深圳市照明与显示工程行业协会、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归口的《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屏》团体标准(T/SLDA 007-2025、T/SPEMF 0041-2025、T/SUCA 038-2025)正式发布,并于7月31日实施。

该标准汇聚了TCL华星、西安诺瓦星云、利亚德光电等近5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及机构的智慧与力量,在深入调研、严密论证及专家评审基础上形成终稿,为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产业链构建了科学、系统、可执行的质量评估与性能规范体系。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技术从分散发展迈向统一规范的关键跨越,更凸显了中国企业在新型显示领域标准制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聚焦行业痛点标准化赋能技术突破Mini LED作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方向,凭借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功耗等优势,正在会议大屏、数字标牌、高端展厅等室内商用场景加速落地。然而,长期以来,行业存在技术指标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例如,不同厂商对“墨色一致性”“亮度均匀性”的定义和检测方法不一致,导致产品兼容性差;部分产品存在拼缝明显、能耗偏高、视角局限等问题。《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屏》团体标准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相关指标,并针对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提出了具有指导价值的多项规定,其中包括:● 产品定义更清晰:明确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屏由显示部分(LED屏体、显示控制系统等)和辅助系统(供电、环境感知模块等)构成,消除产业链对“产品边界”的模糊认知; ● 分类维度更全面:新增“安装方式”“使用方式”“像素中心间距”等分类,将像素中心间距划分为小间距(1.00mm<间距≤2.50mm)与微小间距(0.30mm<间距≤1.00mm),更精准匹配商用场景需求;● 性能指标升级:提升灰度等级(A级≥14bit)、色域重合度(A级≥75% BT.2020)等关键指标,新增能源效率(A级≥3.0cd/W)及“振动”“碰撞”等可靠性要求,为产品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加速规模化落地 构建全链条质量体系 此次发布的新标准围绕“质量一致性”构建了全流程规范,核心内容包括:● 完善技术指标体系:从外观结构(如平面平整度≤0.3mm/m for小间距)、基本功能(强制要求亮度/色温调节、运行状态监控)到性能分级(A/B/C三级),形成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指标体系。其中,墨色一致性、亮度视角(水平≥170度 for A级)、最大对比度(≥5000:1 for A级)等指标直接关联用户视觉体验,成为Mini LED商用场景选型的核心依据。 ● 规范科学检测方法:规定了严格的试验条件(如环境温度15℃~35℃、预热时间≥15min)和测试流程(如墨色一致性采用D65光源8度照射法),确保不同企业、不同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可比对、可追溯,为量产质量管控提供明确依据。 ● 构建检验规则闭环:区分“显示模组评价性检验”(首次生产、工艺变更时必做)和“质量一致性检验”(分A/B/C组,覆盖逐批/周期检验),通过抽样规则(符合GB/T 2828.1)和判定标准(A类不合格即整批拒收),促进企业提升生产稳定性。 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助力企业形成“研发-生产-检测”的质量闭环,更将推动Mini LED产业从“技术比拼”转向“标准引领”,加速高端产品的规模化落地。 释放技术价值 共享产业升级红利此次标准修订工作快速完成并获得发布,体现了行业对规范和提升Mini LED室内商显产品质量与性能的高度重视。而该标准的发布,对行业及企业乃至采购用户均具有重大价值: 从行业层面看,在显示产业疯狂“内卷”的当下,通过标准统一技术语言,能减少恶性竞争(如低标高配乱象),推动产业链协同(如上游芯片与下游模组企业基于同一标准适配),预计将带动Mini LED室内商用市场规模年增速提升至30%以上。 对于企业而言,该标准能为TCL华星等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指引——通过聚焦A级指标(如高色域、低功耗),强化高端市场竞争力;同时,基于标准的“合规性认证”,有助于其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国际商用市场,进一步突破贸易壁垒。 对于商用客户而言,该标准中明确的分级指标(如A级/B级)能帮助他们“按需选型”,避免“盲目采购”,提升采购效率、降低前期选型成本;而可靠性要求(如IK04抗冲击 for COB封装)则能有效降低他们在长期使用中的维护成本,助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投入产出最优化。 未来,随着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屏将向“更高一致性、更低功耗、更广场景”演进。TCL华星等企业将继续以标准为基础,探索柔性Mini LED、8K超高清融合等技术,推动商用显示从“功能满足”迈向“沉浸体验”,引领全球显示产业向标准化、高品质方向升级。</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