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在婚姻中遭遇的困境,包括伴侣间的沟通障碍、育儿分歧、婆媳关系紧张以及对未来家庭模式的担忧。作者描述了当前婚姻中的痛苦感受,源于女方表达的生理性厌恶和对男方能力(工作和育儿)的嫌弃,以及男方在处理婆媳关系上的无力感。国庆节期间的事件成为导火索,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在考虑离婚的同时,文章也提出了是否存在不离婚但能缓解当前状况的“局部最优解”的疑问,并对未来可能面临的财产分割和亲子关系问题表达了不确定和担忧。
⚖️ **婚姻中的痛苦与嫌弃感:** 文章的核心困境在于男方感受到的持续痛苦和被伴侣嫌弃。这种嫌弃体现在生理上的厌恶,以及对其在外工作能力和在家参与育儿不足的批评。男方虽努力参与带娃,但自认方法论缺失,常无意识躲懒,加剧了矛盾。
🔗 **婆媳关系紧张与家庭矛盾:** 长期不和的婆媳关系是婚姻中的另一重大挑战。男方承认自己对母亲的规劝能力有限,婆媳积怨已深,已至无法挽回的地步。这导致女方在节假日不愿待在家中,进一步疏远了夫妻关系。
💥 **直接导火索与未来担忧:** 国庆节期间围绕孩子生日的事件成为婚姻关系的直接导火索。女方坚持过农历生日并计划带孩子去姐妹家,引发了双方的僵持和不满。这让男方担忧未来财产分割可能对自己不利,以及孩子长大后可能疏远自己,面临与母亲关系相似的困境。
❓ **寻求“局部最优解”的可能性:** 在考虑离婚的同时,男方也在探索是否存在不离婚但能改善现状的“局部最优解”。这表明他并非完全放弃这段婚姻,而是希望找到一种能缓解当前痛苦、维持一定家庭功能的方式,但具体路径尚不明朗。
我是男的,目前家庭内部支出都是我出,我有多少存款和股票账户,女方知道。女方名下有多少存款股票,她不说。男女方年收入都是十多万的级别,男方略多。房子是男方婚前财产,女方没有房产。除了房产,也没有其他大额固定资产孩子是个幼儿园的女娃,很黏女方,如果离婚,如果不诉讼,大概率是判给女方,以后是不是估计都不怎么会认我了。但是哪怕判给我,我估计也带不好。离婚原因:我自己觉得很痛苦,因为现在被女方在说生理性厌恶,嫌弃男方在外工作能力,在内参与带娃少。我努力参与带娃,感觉带不好,没得方法论,自己总是无意识的躲懒。而且婆媳关系差,男方对自己母亲的规劝能力有限,婆媳光系已经无法挽回,积怨很久。女方一到节假日就不要待在家里。直接导火索:国庆节假日的其中一天,是娃阳历生日,她要带娃去她姐妹那,生日也不想回来。我和她僵持了一段时间,她才答应生日那天回来一起过,然后过完娃生日,她又去她姐妹那。她说以后再也不给娃过阳历生日,要过农历生日
问题:想离婚了,还有不离婚的局部最优解吗?
现在我也一直被女方嫌弃,将来可能对方提出离婚,我也不清楚对方资产,大概率分割财产都是割我的。也可能女方一辈子不想离婚,但是一直说我各种不是,从管娃到其他的人和事情。娃长大后,大概率也不服我的管教,结果就是母女两都不服我。(这是我年长的一个同事的现状,我好像看到了将来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