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9月28日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贵州六盘水至安顺高速公路的关键工程——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已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大桥主跨1420米,桥面至水面高差625米,均创世界之最。它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两岸居民的出行时间,从绕行2小时变为2分钟,更在建设中采用了多项创新科技,如“智慧索”实时监测主缆健康,“锻焊结构索鞍”提升承重能力,以及利用当地石料替代粉煤灰节约成本。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是桥梁工程领域的又一壮举,并致力于成为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世界级高度与跨度创举:** 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以其1420米的桥梁主跨径和625米至水面的高差,双双登顶世界第一,成为山区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式工程。这座大桥横跨花江大峡谷,极大地改善了贵州贞丰县与关岭县之间的交通连接,将原本需要绕行两小时的路程缩短至仅需两分钟,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 **科技赋能智慧建造:** 桥梁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了多项前沿科技。主缆内置的“智慧索”通过光纤光栅传感器,能够 24 小时实时监测应力、温度和湿度等关键数据,并联动除湿系统,有效预防锈蚀,保障了大桥的百年安全。此外,采用的“锻焊结构索鞍”突破了传统工艺,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抗压强度,降低了施工难度。

♻️ **绿色环保的就地取材:** 在锚碇混凝土浇筑环节,建设团队创新性地利用路基开挖产生的白云岩碎石研磨成粉,成功替代了紧缺的粉煤灰。这一“就地取材”的策略不仅节约了约500万元的材料费用,也体现了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大型工程的材料供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 **桥旅融合的经济引擎:** 花江峡谷大桥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创了世界级桥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未来,这座宏伟的工程不仅将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有望成为带动两岸群众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展现了工程建设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潜力。

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9 月 28 日)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 —— 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大桥,主桥跨径 1420 米,居山区桥梁世界第一;桥面至水面高差 625 米,同样登顶世界第一,将成为连通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关键枢纽。

据IT之家了解,花江峡谷大桥全长 2890 米,跨越花江大峡谷。此前,两岸居民往来需绕行 2 小时,大桥通车后,仅需 2 分钟即可直达,极大地便利了当地交通,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创新运用多项科技手段。其中,主缆植入的“智慧索”最引人注目。三根内置光纤光栅的传感器,可实时监测主缆的应力、温度与湿度等数据,实现了 24 小时动态监控。当湿度超过 64% 时,会自动打开除湿机,有效预防封闭空间内冷凝水导致的锈蚀风险,为大桥百年寿命保驾护航。

面对 1420 米超级跨径带来的巨大压力,工程团队突破传统铸造工艺,首次采用锻焊结构索鞍。通过数万次精密锻造,使鞍体最大单件重量减至 41.3 吨,抗压强度反而提升 44%,降低了运输吊装难度,实现“轻装承重”。

大桥锚碇单个混凝土浇筑量达 16 万立方米。施工期间,团队创新利用路基开挖的白云岩碎石研磨成粉,替代紧缺的粉煤灰。经过反复配比实验,最终实现“就地取材”,节省材料费约 500 万元左右,上演现代版“点石成金”。

大桥在设计之初就注重与周边旅游资源结合,开创世界级桥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未来,这座大桥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将成为带动两岸群众致富的新引擎。

从北斗系统辅助施工到无人机高空“穿针引线”,从智能监测到超高强度材料应用,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者们用三年时间,在 600 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度,为世界桥梁工程贡献了又一个“中国智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花江峡谷大桥 世界第一高桥 桥梁工程 贵州 交通 科技创新 Huajiang Grand Canyon Bridge World's Tallest Bridge Bridge Engineering Guizhou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