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9月27日
香港立法通过《简朴房条例草案》,旨在规范处理劣质劏房问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简朴房条例草案》,标志着处理长期存在的劣质劏房问题迈出关键一步。该草案旨在为出租楼宇的分间单位引入规管制度,要求业主获得“简朴房”认证方可合法出租,以确保居住环境的安全与合理。草案设定了最低面积、高度、消防安全、结构安全、独立设施等标准,并考虑了社会承受力。虽然约七成现有分间单位可通过简单改造达标,但仍有部分需大规模工程。为应对租金上涨,政府将规范租金增幅。同时,香港正通过增加公营房屋供应、推出简约公屋等措施系统性缓解住房压力,并计划在2026年3月正式生效相关规管制度,为劏房住户提供更尊严的居住环境。

🏠 **立法规范,解决劏房顽疾**: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简朴房条例草案》,为处理长期存在的劣质劏房问题提供了法律基础。该草案的核心是引入规管制度,要求所有分间出租单位必须获得“简朴房”认证,才能合法出租,旨在从源头解决居住环境差、安全卫生隐患等问题,保障基层市民的居住尊严。

📐 **明确标准,分级改造**:条例草案详细规定了包括最低面积(8平方米)、最低高度、消防安全、结构安全、独立厕所、供水、照明通风及独立水电表等一系列最低居住标准。初步估算显示,约七成现有分间单位可通过加装消防设备、独立水电表等简单改造达标,其余约三成则需较大规模改造,部分劣质劏房将逐步被淘汰。

⚖️ **租金调控,保障民生**:为防止因标准提高导致租金上涨,特区政府将实施租务管制,限制续租时的租金增幅,上限为私人住宅物业租金指数的变动百分比,最高不超过10%。此举旨在减轻合规成本转嫁给租客的压力,确保基层市民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负担能力不受过大影响。

📈 **多措并举,供应为王**:除了规范劏房,香港正大力增加住房供应,包括加速公营房屋建设,预计未来五年建屋量将增加约80%,公屋轮候时间有望缩短至4.5年。同时,“简约公屋”作为一种快速、改善型的居住选择,也为无法入住长期公屋的市民提供过渡性解决方案,共同构建更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9月26日,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正式通过一项名为《简朴房条例草案》的立法文件,或将成为当地全面有序处理劣质㓥房问题的开端。

所谓“㓥房”,在香港语境中往往指被分割成面积极小的楼宇住宅。因这种拥挤的居住场所往往伴随着较差的基础设施及卫生条件等,在当地已成为至少持续数十年的“老大难”问题。

按照相关整体估算,目前中国香港有约11万间住宅楼宇的分隔型住房,涉及约22万当地居民。

“在过去一段时间,因土地和公营房屋的供应不足,导致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市民被迫居住于环境非常恶劣的㓥房。”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在相关发言中表示,“特区政府将会有序落实规管制度,务求让香港逐步解决劣质㓥房的深层社会问题。让所有人,包括最基层市民,都能在安全、卫生和合理的居住环境,在这个城市有尊严地生活。”

香港立法会通过《条例》分阶段解决劣质㓥房的核心解决思路,是为当地的出租住宅楼宇分间单位引入规管制度,以确保分间的居住单位能够提供安全和合理的居住环境。当地业主/运营商必须在取得“简朴房”认证后,才可合法将房屋出租给他人用作居住用途。如有业主/运营商将未获得认证的分间单位进行出租便须承担刑事责任,相关租客则不会涉及法律责任。

所谓最低标准,则包括最低面积、最低高度、消防安全、结构安全、独立厕所、供水要求、照明通风,以及独立水电表。为确定最低标准,香港相关部门曾委托顾问公司在2024年和2025年初进行统计调查,通过特区政府统计处同意的方法估算当地现存分间单位的居住环境,并考虑了社会承受力及达标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这其实是当地相关业界此前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即“如果标准定得太高,大量现存居住场所无法达标被淘汰后,租房价格自然上涨,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

据《财经》查询到的相关顾问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香港约七成的分间类居住场所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改造工程实现符合最低标准达标,例如加装灭火器、独立火警探测器、独立水电表等。其余约三成的现存分间单位,则可能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造工程,才可以满足最低标准。

在此基础上,部分居住环境比最低标准更差的劣质㓥房则被认为会逐渐被淘汰。但亦有相关观点指出,目前的管理标准主要聚焦于居住安全,对居住环境的面积大小关注或改善不多。例如,前述最低面积标准为内部楼面面积最少8平方米。实际上仍低于《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就当地私家车泊车位所订标准,即5米长、2.5米宽及2.4米高。

为应对可能因达标而产生的租金上涨或相关业主将合规成本转嫁给租客的问题,何永贤也指出,香港特区政府将重申现行分间单位租务管制进行规范管理,即在相关措施实施后的一定出租期之内,续租时的租金加幅,不得高于私人住宅物业的全港性租金指数在相关期间的百分比变动,上限为10%。

作为本届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施政的核心关注点之一,近年来当地为解决市民居住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被认为将有助于系统性缓解当地的住房租金上涨问题。例如兴建公营房屋、推出简约公屋政策。相关数字显示,3年前当地的公屋申请者平均等待6.1年才能安居,目前综合轮候时间则缩短为5.1年。

所谓简约公屋,其主要建设在短期内未确定长期用途的相关土地之上,通过简约设计和组装合成的建筑方法快速兴建,目的是为无法租用长期性公共房屋的市民提供改善型居住环境,而这也被认为是替代传统㓥房的一种有效替代方式。

但亦有当地居民对《财经》解析称,此类房屋所选择的地段往往与工作的地点相距较远,部分简约公屋的周边配套措施也相对有限。例如在尖沙咀附近的㓥房价格看似较高,却可相对省下交通和其他费用,“㓥房的存在正所谓有价有市。基层市民的居住需求并不是简单的取代关系”。

部分市场租赁中介人士也指出,在相关标准清晰后,为满足部分市民的居住需求,不排除会有新的运营商入场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比如部分刚开始工作却未成家的年轻人,其对居住的诉求主要是解决个人的休闲、洗衣等简单需求,但对地段的要求较高。如小型单位可通过条件改善达到他们的标准,自然会有市场。”

从2026年度至2027年度开始的五年,香港公营房屋建屋量将达18.9万个单位,较本届特区政府上任时增加约80%。图为一个采用模块化方式正在兴建的相关房屋项目。摄/焦建

在住房供应的总量方面,从2026年度至2027年度开始的五年,香港的总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将达18.9万个单位,较本届政府上任时增加约80%。在此基础上,包括2025年年底前落成启用的约1万个简约公屋单位,香港的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有望在2026年度至2027年度下降至4.5年的目标。

为保障相关项目所需的土地供应,在土地开发方面,特区政府近日已明确表示未来10年会准备好约2600公顷熟地。为提升造地效率和降低建造成本以保障市民利益和发展需要,香港将会采用精简审批程序、优化行政流程、加强内部协作以及善用科技和检视标准等方式。

“这些措施令轮候公屋的㓥房户可更快上楼,为解决劣质㓥房问题提供底气。”何永贤指出。

按照相关落地规划,香港立法会在通过前述《条例》并引入规范管理制度后,将于今年10月刊宪,2026年3月生效。在生效当日,香港房屋局会开始接受简朴房认证申请。作为过渡型安排,香港房屋局会推动为期12个月的登记制度,现存分间单位登记后可享有36个月的宽限期,以逐步进行所需的改造工程和申请认证。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香港 劏房 简朴房条例 住房 立法 公共房屋 公屋 简约公屋 Hong Kong Subdivided Flats Subdivided Flat Regulations Bill Housing Legislation Public Housing Simple Public Hous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