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珍罕巨作《女子半身像》近日在香港拍出1.9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的天价,创下艺术家在亚洲的拍卖纪录。该作品创作于1944年,以毕加索的情人朵拉·玛尔为原型,捕捉了二战末期巴黎解放前夕,动荡与希望交织的时代情绪。作品运用大胆的黑、白、红、绿四色,将朵拉·玛尔塑造成“时代精神的化身”,并融合了立体主义后期的几何分解与超现实主义的装饰性线条。这幅阔别拍场逾25年的“博物馆级巨作”,以其尺幅、保存状况及艺术价值,吸引了买家热情竞逐。
🎨 艺术品创纪录成交:毕加索的《女子半身像》在香港拍卖会上以1.97亿港元(含佣金)成交,创下艺术家在亚洲拍卖的最高纪录,显示了其作品在全球艺术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 历史背景与情感表达:该画作创作于1944年,正值二战末期,描绘了毕加索的情人朵拉·玛尔,画面中交织着战争的焦虑与对光明的期盼,被视为“时代精神的化身”。
✨ 艺术风格融合:作品展现了毕加索立体主义后期的特点,通过几何平面分解人物面部,同时融入了超现实主义的装饰性线条,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语言。
💎 “博物馆级”的珍稀价值:此作是近年来市场上尺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朵拉·玛尔肖像之一,阔别拍场超过25年,其稀缺性和高品质使其成为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
9月27日消息,昨日,毕加索珍罕巨作《女子半身像》(Buste de femme)在香港吸引买家热情竞逐。
作品起拍价为7000万港元,经过45口叫价、持续约17分钟的竞价,最终由佳士得台湾区主席翁晓惠代表的电话买家以1.67亿港元落槌,含佣金后总价达1.9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刷新艺术家亚洲拍卖纪录。
据悉,该作品创作于1944年,以毕加索的情人、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朵拉・玛尔(Dora Maar)为原型,描绘她头戴标志性花帽、眼神深邃的形象。
创作时间正值二战尾声,巴黎即将解放,画面中交织着焦虑与希望的复杂情绪。
毕加索通过醒目的黑、白、红、绿四色,将朵拉・玛尔塑造为 “时代精神的化身”,既呼应了战争的动荡,也暗示了光明的将至。
此作延续了毕加索立体主义后期的风格,人物面部被分解为几何平面,帽饰与服饰的装饰性线条则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
此次上拍的《女子半身像》阔别拍场逾25 年,是近年市场上尺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朵拉・玛尔肖像之一,被佳士得形容为 “博物馆级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