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09月27日
书写平凡人生:人物故事的价值与技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书写平凡人物故事的普遍吸引力及其重要性,并介绍了“南方周末人物故事写作课”的相关内容。通过王玉珍《老伴儿的生平》等案例,文章强调了真实、细节和坦诚在人物故事中的力量,以及它们如何引发读者共鸣。课程由多位资深记者和作家教授,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人物判断、采访沟通、挖掘精神世界和构建叙事等关键技巧,以记录和理解更多普通人的生命故事,抵抗信息时代的虚无感,并从中获得启示。

🌟 **平凡故事的力量与共鸣:** 文章通过王玉珍的《老伴儿的生平》等案例,强调了平凡人物故事所蕴含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细节,即使朴实无华,也能触动人心,引发读者对自身经历的投射和共鸣,正如博尔赫斯所言“我们总是在他人生命中,寻找自己命运的倒影”。

✍️ **人物故事写作的核心技法:** 课程揭示了成功的人物故事写作并非天生,而是需要方法。例如,在《老伴儿的生平》中,作者通过“爱与别离”这一永恒母题展开叙事,运用具象场景和“沉默细节”传递情感,并坦诚展现人物的“B面”,正视人性的复杂,从而赋予故事厚度。

📚 **“南方周末人物故事写作课”体系:** 该课程由罗兰、吴呈杰、刘敏、杨宙、周桦等五位资深人士设计,涵盖人物判断、采访沟通、精神世界挖掘和写作元素四个核心版块,提供一套完整的实操流程,旨在帮助学员系统掌握人物故事的创作技巧,从选题到落笔,全方位提升叙事能力。

💡 **理解人物与深度沟通的重要性:** 课程强调,优秀的写作者应具备“有温度的CT机”般的洞察力,既能深入细节,又富于关心。采访不应是工具化的信息获取,而是“两颗心之间的相遇”,是构建深度人际关系的练习,通过真诚的沟通,才能真正打开人物的心扉,理解其内在驱动力。

🌐 **抵抗虚无,书写真实:** 在信息爆炸和AI挑战人类定义的时代,书写具体的人的故事成为抵抗遗忘、人设、流量诱惑的有力武器。通过观察和记录他人的生活,不仅能丰富人类记忆,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自身,对抗日益增长的虚无感,找回生活的温度与意义。

王二卷 2025-09-27 12:58 广东

我们对故事,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痴迷。

2024年,年近70岁的王玉珍(网名我恋禾谷)在小红书上连载《老伴儿的生平》,用一万五千字,平静地讲述了她与老伴儿相伴35年的往事。 

她写老伴少年养家的辛酸,写他笨拙献殷勤的可爱;写他敢站在派出所石头上骂所长的虎气,也写他把她的双脚捂在胸口取暖的温柔;写他身上的烟草味和吃饭的吧唧声,也写他离后,那撕心裂肺的痛” 

,真实,却有人心的力量。

读者留言说,在这篇文章里,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好像在我心上用小石头碾过

作品获得了平台颁发的身边·岁月纪实奖”,并被收录出书。

你可能发现,《我在北京送快递我的母亲做保洁这样书写平凡故事的非虚构作品,分别位列豆瓣20232024年度图书第一、第二名。

他人的故,本质上也是在别人的活法,体验别样的人生。正如博尔赫斯说:“我们总是在他人生命中,寻找自己命运的倒影。”

本期嘉宾老师,曾为王石、刘永好、褚时健等名人写过传记的作家周桦至今还记得,她小时候的邻居——一名普通的县城中学退休老师,写了一本只有五六万字的小书,记录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生涯。没有出版,只是印了几十本,送给亲友和学生。

这本书几乎让所有读过的人都流泪,因为书里写的,不只是这位老师自己的故事,也是他周围人、他的学生们的青春和成长。这样的共鸣非常可贵。周桦回忆

在自媒体提供了平台与流量的当下,书写普通人的故事正当其时!

王玉珍现在仍继续写着身边人的故事,她写“姥姥”,写“姐姐淑芬”,写“表姐乔老师”……每个故事依旧平凡普通,但依然感人至深。

或许,你的家人朋友,甚至你自己生命中都藏着无数平凡且动人的故事,等待被看见被讲述。

周桦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书写,写传记不只是写下一个人的故事,也是留下一段生命的回响,正是这些故事构成了人类最真实、最动人的记忆。”

事的能力需要人物的理活的与人物的……总之是有一方法

起网老伴儿的生平看似质朴的文字背后,合了

比如老伴逝去10文章的基调,爱与别离这一永恒的文学母题

比如她写老伴儿都是让我脱了棉鞋,把双脚放在他棉衣内的胸口上。这种用具象场景和沉默细节传递情感手法来源于作者人物日常生活言谈举止深刻观察

文章最动人的,恰恰是作者的坦诚。她写老伴儿的好,也毫不避讳地写他的:怀疑他出轨,吐槽他邋遢,埋怨他好酒……作者勇敢呈现故事的B,正视人性的复杂与幽深将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写出了厚度。

为了助大家更好地握人物写作的技通过半为大家带来了一门《南方周末人物故事写作课》——课程涵盖采访沟通、人物神世界重要写作元素四个版块成了完整的人物故事写作流程

为大家讲课的,是国内人物故事不断创新的中,他们是:

先后任职于《人物》《南方周末》的特稿记者罗兰;

《人物》《GQ》《正面连接》前作者,获得第一届Epoch非虚构故事大赛冠军的吴呈杰

《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前副主编,作品入围2023“全球真实故事奖”的刘敏

《人物》前作者、谷雨非虚构奖得主杨宙

《新周刊》前编委、人物传记作家周桦

对于这5终日与打交道的职业高手而言,写无数是否塑造了他们看待世界不一样的眼光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让我们聆听他们自己的讲述——

01

如何理解人物,让故事更具质感

做记者的这几年,我逐渐感到,世界上的事件、现象、观念,最终都是人的事,都是以流淌过人的方式,产生作用与回响。因此,对于人们如何生活,经历了些什么,如何经历的,我越来越好奇。尤其在这个AI已经对“何为意识”、“人何以为人”提出挑战的时代,人最重要的堡垒之一,或许就是各自的故事。

写作者常说,要用记录抵抗遗忘。今天,我们需要抵抗的东西更多:“人设”、流量、情绪价值、爆款的诱惑。带着好奇和关怀,去发现和记录更多人的故事,是我们用以抵抗的武器。

几年来,我在工作中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是去理解人。很多时候,理解与被理解,构成支撑我们生活的重要力量。面对人,好的写作者像一台有温度的CT机,洞察入微的同时富于关心。将自己投入理解他人、理解人性的长途,每一步都会带来喜悦和启示。

——罗兰

《南方周末》特稿记者

《人物》前资深作者

02

如何与人沟通,让人物打开心扉

我曾经是个沉默而社恐的小男孩,在我十岁那年,即便是走进超市与收银员短短几句的交流都让我感到紧张。直到有天成为一名实习记者,我还以为这是不是人生的一场恶作剧。

可是10年过去,我从一开始张不开口,到一次采访能聊上七八小时。从杀人犯,到最顶尖的学者、明星、导演,其中不乏从不接受采访的“硬骨头”已经采访过数百人。而借由这些高质量的采访,我完成了许多被人记住的作品。我连续获得了两届全球真实故事奖提名,还前往瑞士参加了颁奖典礼。

我常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是如何打开人物的心扉的?

职业初期的我,也学了一些“八招教你沟通快速入门”这样的课程希望高效快速地武装自己。但时间久了,我熟练地进入一个又一个陌生人的生活,套取信息,完成工作,然后抽身离开,并没有更深度的关系沉淀下来。

采访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我逐渐意识到:采访不是一次性的,也并非工具化的,而是两颗心之间的相遇采访可以被视为最小单元的人际关系练习。

所以我希望,我的课程不仅仅是采访课,对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构建深度关系,乃至如何生活,都能有帮助。

——吴呈杰

播客“除你武器”主理人

《人物》《智族GQ》《正面连接》前作者

03

如何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我总是希望能找到一个人做事的真实驱动力,这可能是来自出身背景,求学经历,第一份工作的教训,或者生活中承受的具体经济、工作任务、家庭中的现实压力。跟主角们聊这些信息,可能与我们真正要写的那个精彩的新闻事件有点绕远,但最终殊途同归,会揭示出人物为什么在那个关键节点,会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当一切梳理清楚,ta看起来再意外的决定,也因此轰然洞开,顺理成章起来。就像解一道谜题,我们和采访对象共同抵达一个新的答案,那也是工作里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当然,这其实不一定是最终的答案,是当时当刻,我们的心智能抵达最远的地方。当一切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时,也应该不畏惧地在文章中告诉大家,我不理解。把这些复杂的信号原原本本地列举出来,也是一种真实,且更有力量。

随着阅历增长,我们对人物的理解也会逐步加强,故事越写越深,这也是年龄给记者这个职业的馈赠。

——刘敏

《时间先生Esquire》前副主编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任记者

04

如何写出深刻生动的人物故事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每天接收无数片段化的信息,却很少有机会真正专注地看一个人。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很难专注地看自己。

因此,这四节课邀请我们进入一种更安静、更专注的状态。我想分享的是一种更朴素的写作观:好的叙事、结构、细节和语言,都不是生硬套用的技巧,而是从我们对人物的深度理解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这更像是一次为了训练我们自己的练习——训练我们如何更专注地倾听,如何更敏锐地观察去理解另一个人的处境与选择。

在课程中,我们会探讨具体的方法:如何找到人物的核心“命题”,如何让一个细节成为故事的“支点”,以及如何用“克制”与“留白”,为人物保留那份无法被简单概括的真实。

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背后,或许是一种更专注、也更诚实的观察习惯。这种习惯会慢慢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最终也会成为你看待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杨宙

《人物》、谷雨实验室前作者

嘉宾课

怎样写好人物传记

写人物是一件过瘾且幸福的事。

写人物专访或人物传记,从来都不只是观察或记录他人的人生经历,更多是借由他人写出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审视和体会;传记写作从来都不仅仅是替人立传,更多是手写我心。

人物传记作者都是幸福的,因为你用心去感受别人的经历,点点滴滴地“穿越”到你不曾在场的故事之中,体验各种人生,见识各种世界,你也就彷佛经历了好多种人生。

我从写作人物专访文章到写作人物传记,从一万字的文字量到超过20万字的文字量,越来越明白一个真相:写人物传记最终其实不是写人,是写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历史,这个世界所呈现出的各种生活。这是一个敞开心扉的过程,是释放真诚和共情的过程。

你写成功的人,是要写出他普通到尘埃的那一面;你写平凡的人,是要写出他人生里华彩耀眼的一面;你写他人,是要写出他不在人前的那一面,如果你写自己,要写出你的对手眼中的自己。

这个世界、你看到的生活,最终是人的世界、是人类的生活。如果说高科技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虚无,那我们将视线回到观察人类自身,书写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故事,会是对这个时代越来越强烈虚无感的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抵抗。

——周桦

人物传记作家

《新周刊》前编委

△课程试听

5位国内一线记者、编辑、传记作家

17节音频+5场直播答疑+1次作业点+

42天社群+500多页电子学习资料包

原价¥499

早鸟特惠¥419!

限时¥50专属优惠

最终到手价¥369

名额有限,立即报名学习↓

课程亮点

4大版块逐个拆解

写出精彩人物故事

第一步判断一个人物值不值得写无论哪种体裁,对人物理解的程度都决定了故事的深度和质感。《南方周末》特稿记者罗兰老师从选题价值出发从人物预判出发,炼就一双发现好题材的火眼金睛深入人物深层欲求的理解力。

第二步,打开人物心扉。确定选题之后,接下来的压力就是采访。很多人都将采访视如畏途《人物》《GQ》《正面连接》前作者吴呈杰讲师陪你探究从零开始认识陌生人,建立深度关系捕捉关键信息

步,写出精神世界进入写作阶段《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前副主编刘敏老师会告诉你怎样选择合适的故事佐证自己的判断怎样从更广阔的角度呈现人物刘敏老师认为,走近人物的精神世界就要先探寻人物性格,而只有写出深层驱动力才能真正展示出一个鲜活的灵魂。

第四步,让人物写作走得更除了前三步,还有哪些重要元素在人物写作中是画龙呢?谷雨非虚构奖得主杨宙师会讲一讲,怎样用结构元素找到人物核心命题,如何用一个细节呈现人物状态,以及用克制的语言与留白为人物保留那份无法被简单概括的真实。

此外,更有嘉宾课讲述怎样写好人物传记。对人物传记感兴趣的同学,一定不要错过人物传记作家周桦老师将从写作人物传记的基本原则、如何整理人物资料、如何搭建传记的文稿结构和如何写出丰富动人的人物内核,四个维度教你从01写好一篇甚至一部人物传记

在这堂课上我们5位老师分工合作,用拆解的方式,把人物写作分成四个单元以及优质加餐内容,一个一个给大家掰开来讲,同时又环环相扣,形成一部人物写作的实操手册。

高密度课程安排

构建人物故事写作闭环

本课程设置17音频录播课、5视频直播答疑、作业等环节,帮你系统构建人物故事写作的学习闭环。

1、17节音频录播课

4大版块1节加餐课,共17节音频录播课,20251120日起每周四更新一个版块课程,课程更新后可以反复回听

2、5场讲师视频直播答疑

20251126日起,每周三19:00视频直播答疑,每场时长约90分钟,错过可回看。课程中有不明白的问题或是写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都可以提问,讲师将通过直播为你解答。

3、42天社群伴学

报名学员请务必在课程详情页添加班主任贝贝微信并发送订单截图,班主任将在训练营开营前邀请学员进入学习群。

你将在群里结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群里相互鼓励、交流、分享,共同学习成长。学习群将保留一年。助教还将在课程上课期间各时间节点提醒你课程上新、发布资料、提交作业,帮助你学习巩固,查漏补缺。

4、一次作业点评

结课前将布置一次结课作业,讲师将对优秀及有代表性作业进行点评,其他符合要求的作业将由南周助教团批改。

5、购课特别福利

购课学员均可获赠:独家题讲座《真实故事计划的生产和传播》+《如何组织与架构长篇非虚构》

无论你是

想打好写作基础的学生

想学习非虚构人物故事写作秘诀的媒体人

时刻与文字打交道的内容从业者

想提高写作沟通能力的职场人

都可以学习这门课程

原价¥499

早鸟特惠¥419!

限时¥50专属优惠

最终到手价¥369

名额有限,立即报名学习↓

更多文学好课

点击南周书院店铺了解详情

欢迎关注“南周书院”

福利赠书 | 写作答疑 | 干货资料

在这里,看见生活,看见自己

(本文为推广信息)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物故事 写作技巧 非虚构 南方周末 深度报道 Character Stories Writing Techniques Non-fiction Nanfang Weekend In-depth Report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