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9月26日
咖啡文化变迁:从肉桂粉到“果浆”,中国咖啡市场的新变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中国咖啡文化近年来的深刻变化,从早期星巴克提供肉桂粉等免费调料,到如今自助调料区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的“果浆”。作者回顾了自己与星巴克初次接触的经历,以及咖啡馆在中国从社交场所到如今人人一杯的“续命”饮品的转变。文章分析了瑞幸等新品牌如何通过价格和不断推陈出新的营销策略,冲击了星巴克的市场地位,使得咖啡从“第三空间”的体验回归到“工具属性”。同时,作者还将这种内卷化趋势类比至电动汽车市场,指出当一个市场被充分教育和规模化后,最初的引领者往往难以维持原有的定价和标准,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品牌寻求新的生存之道。

☕️ **咖啡调料的演变反映市场需求变化:** 文章指出,过去星巴克曾提供肉桂粉、豆蔻粉、可可粉等免费自助调料,满足消费者对咖啡风味多样化的需求。如今这些传统调料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果浆”,这可能反映了市场对更甜、更具创意口味的偏好,也暗示了咖啡消费正从追求纯粹风味转向更广泛的感官体验。

✨ **咖啡馆功能定位的转变:** 从90年代的红茶坊、仙踪林,到00年代的星巴克、一茶一座,咖啡馆曾是重要的社交聚会空间。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咖啡馆逐渐从“第三空间”转变为满足人们“续命”需求的快速消费场所,人们更倾向于“拿一杯就走”,而非长时间停留。

🚀 **价格与创新驱动的市场竞争:** 瑞幸咖啡等新品牌的崛起,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不断推陈出新的营销策略,成功教育了市场,并对星巴克的传统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这表明在中国高度内卷的市场中,价格和紧跟潮流的创新是赢得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关键。

🚗 **内卷化趋势在其他行业的映射:** 文章将咖啡市场的变化类比至电动汽车市场,指出当一个行业被充分教育和规模化后,最初的引领者往往难以维持原有的高价和标准。理想、特斯拉等品牌在市场教育完成后,面临着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挑战,这与咖啡市场中品牌为适应变化而调整策略的逻辑相似。

刷小红书时,有一个话题:喝美式太多,容易得胰腺癌,所以老外喝咖啡会加肉桂粉。

这才想起来,现在国内愈演愈烈的咖啡文化,但好像所有的咖啡馆都不见自助肉桂粉了,只闻操作台后各种塑料桶装的“果浆”。可星巴克是有过肉桂粉的。

现在各色中式特调里,啥都加,奶茶,八宝粥,黄酒,火锅料,水果都加在咖啡里,可传统肉桂呢?一面愈来愈便宜,越来越刚需,一面是消失。但如果没刷到这篇小红书,我都相信历史上的星巴克不曾有过肉桂,此外连同消失的还有豆蔻,可可粉,还包括免费牛奶壶,红茶拿铁的茶包。

记得第一次喝星巴克是2000年,一个香港老板来上海做生意,找还是穷学生的我问问市场问题,他住在上海老钱风南昌路边豪宅的东方巴黎小区楼下的星巴克,我印象里那家星巴克的环境又大又高级,我看了价目表后就不敢点了,一杯就顶我两天的生活费。

2003年几次,老友住在南京西路,我跟他每次去南西二号线边的星巴克碰头,他都不点,每次就拿着一个搪瓷杯进去倒免费的牛奶壶喝。当时真觉得星巴克大方豪横啊,店员看你倒牛奶都不在意。想那年头,我们在面馆多放一点辣椒,面馆老板都会诅咒我们多吃辣椒调料长不高。

那几年,咖啡馆随着上海逐步建设散开的地铁沿线,也开得多了些。但即便是上海人,也并没养成拿咖啡续命的习惯,大都把咖啡馆当聚会空间。类似还有日式的真锅,台式的上岛,取代了90年代的红茶坊,00年的仙踪林。星巴克与一茶一座都算是不错的会客点。大家在里面坐一下午就聊天,既不刷手机,又没气氛组,更不会在里面打牌。

再后来,店就更多了,数量超过了国外,有人用星巴克举例“时光机”理论,复刻中国出海经济的理论,可我觉得很多有咖啡文化的国家里,星巴克哪怕发展了多年,却和2008年中国数量类似。中国是独特的,经济如此,咖啡也如此。国外大都有加盟,每一家都很安静,不像国内吵得像茶馆。装修也不统一。

2013年,全国一线城市开始了咖啡狂潮,韩式咖啡伴随《来自星星的你》一溜进中国,Mann咖啡,Zoo咖啡,都乐。韩式咖啡店流行做的巨大无比,上海北京的店能包下商场两个整层,白天当图书馆,晚上转身夜店风,可以疯到凌晨两三点才关门,而且食物和今天咖啡馆的不同,经常配松饼。但这都冲垮不了星巴克。与星巴克一起的,还有costa、Gloria jeans、Coffee&Tea Leaf。那时我同学开过精品咖啡馆,但很难在星巴克绝对统治力下生存下来。

不知不觉,瑞幸来了。打败星巴克的是瑞幸的价格吗?是也不是,还有越来越耗脑的996,但我想更是人的咖啡习惯已被星巴克彻底教育出来了,疫情时没有咖啡,被关在家里同断粮没什么差别。当我们开始将咖啡当水喝的时候,人们拿一杯就走,那就不需要高级,也不需要场所当做第三空间。这个时候只喝美式的老客只需要价格,刚入场的新客只需要按季推奇怪但抓人的新品。逐渐成瘾的人不需要品质和标准,咖啡在这个所谓的“情绪价值”时代里,可能也要倒退回“工具属性”了。好像就这时,肉桂粉没了,只有浆。星巴克教育了市场,营销得最大,反而被打得快要退出中国了。

当然,变化总是拉锯的。与瑞幸一起来到的,还有mstand、manner,谁还记连咖啡等一众品牌?,在瑞幸和美团到来之前,还有很多星巴克实体卡,用来送礼或发福利。而今天美团又改变了实体卡的销路。好像,今天收藏杯子的人也少了。

今天的乐乐茶,喜茶一样在衰退,当人人都开始奶茶普及到成瘾时,新的蜜雪冰城进来了,连老外来了中国都指名喝蜜雪,这个时候,喜茶的花样多了,但配料和口感反而变差了,销售也下来了。

今天去看了大六座电动车。这是咖啡、奶茶外,又一个中国高度内卷市场,理想L9/i8,特斯拉Model YL,乐道L90,问界M8/9。

一般市场,可以高端形象,但你教育完的市场且想开始规模化复制的阶段,表面路走通了,市场大了,可市场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了,你就不可能维持住原市场的单价和标准。

蔚来作为新势力中最早高端产品,并且证明电动车产业的企业,现在被迫靠L90求生存了。特斯拉是疫情期间发展很快,教育了市场的,但大家都不喜欢毛坯房。理想靠增程发展的很好,可很快增程和冰彩发就被大家学会了。

一个卖了15年车的理想销售忽然对着面前特斯拉店的新车,说:“你发现没,现在电动车已经不分高中低了,以前高端车的配置都乱给。”

是的,底盘没人去看,这又让我想到星巴克被撤掉的肉桂粉。

当然,一个人喝咖啡奶茶想放什么都是可以的,意大利面配42号混凝土都是个人的自由。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咖啡文化 星巴克 瑞幸咖啡 市场变化 中国咖啡 内卷 消费者习惯 Coffee Culture Starbucks Luckin Coffee Market Trends Chinese Coffee Market Saturation Consumer Habit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