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胖东来新店“招聘大会”受到关注。据报道,参与胖东来面试的30名刑释人员,被全部录取。
有报道提及,这些人里,有的是因为过失犯罪服刑,有的曾因经济问题失足,大多都经历过找工作被拒的难堪,有人甚至投了几十份简历,连应聘保安都没下文。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人的生计被很“胖东来”的方式容纳了。胖东来原定招20名刑释人员,但为了给这些应聘者一碗饭吃,胖东来突破了之前设定的名额限制。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面试时向刑释人员表示,你们已经为过去的事情付出了代价,不用觉得低人一等,好好干。于东来还当场承诺:“工资能提前发,先把房子租好,咱得有个安稳窝!”这话让一些应聘者落泪。
人世间,有人以悲悯情怀为淋雨者撑起伞,有人却对“投奔”而来的人百般挑剔、肆意羞辱。同样是握有招聘权柄的人,差距咋那么大呢?
近日,一网友发文称,其在经过四轮面试及背调后获得了某网约车平台的策略运营岗offer,但却在入职首日被HRBP以“隐瞒病史”“岗位不匹配”为由劝退。该网友称自己有轻微的跛脚,可正常生活工作,之前从未因此耽误工作,该策略运营岗位也不需要体力劳动。她不明白,为何会因此被劝退。该网友称,在入职信息上填“无重大疾病”是因不知具体病种且认为不属于此类。但HRBP发表“企业招残疾人是为减税,这儿不需要你”等歧视言论,还威胁检查手机录音,强迫其签离职申请。
只是走路稍有跛脚,不需拐杖和轮椅,完全可自理,除了走路可能稍慢,姿势不好看,生活工作基本不受影响,这算“重大疾病”吗?一般而言,重大疾病是指医治花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虽有跛脚情状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就不能算是重大疾病。更重要的是,根据《残疾人就业条列》,即便是残疾人也应该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该HRBP不仅强制其离职,而且出言不逊,令人震惊。
常识告诉我们,在主要依靠脑力劳动的岗位上,轻微跛脚并不影响一个人的履职能力。在笔者的媒体职业生涯中,也遇见过跛脚的同事。他们不仅聪慧敏捷、富有热心肠,且都在中层领导岗位上担任要职。如今想来,这不仅是其个体能力和人格魅力使然,也是一个单位用人格局的体现。也因此,我实在想象不出跛脚者被以“莫须有”的名义逐出职场的逻辑性。
值得欣慰的是,此事在网络曝光之后,该网约车平台公司内部发文表示,当事HRBP在工作中存在不当言行,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要求和公司价值观,造成恶劣影响。公司依据相关制度,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且对涉事HRBP直接上级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最新消息,该公司重新邀请这位被劝退的员工入职岗位,该员工也接受了。
一起“入职保卫战”如此落幕,戏剧性颇为强烈。虽然过程是曲折的、艰险的,但平台在舆情汹涌的情况下,果决祭出“胜负手”,不仅扭转被动局面,也借此展现了企业文化——正如其在内部信中所言,腿脚不便员工被劝退“严重违背了企业价值观,在公司内部是不被许可的行为”,这份柔性的、包容性的表达,无疑为企业扳回一局。
令人愤懑的是,应聘者动辄得咎、苛责有加的事也多有发生。多年前,因曾患小儿麻痹症而导致左腿微跛的女硕士叶晓在入职湖南省博物馆后不久被解聘,原因是她没有如实说明身体的残疾情况,并强调她所在岗位不适合残疾人工作。此事引发轩然大波,但“光明的尾巴”并没有出现。此外,重庆奉节县残疾女孩匡毅2016年12月参加全县卫生事业公开考核招聘紧缺实用人才考试,总成绩是镇中心卫生院护理专业第一名,但因肢体四级残疾被认定为体检不合格,最终落选。幸亏当地残联助其维权,她终被录用。
近日还有报道,厦门一名仅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但并无发病的幼师被用人单位以患有地中海贫血、体检中隐瞒贫血病史为由通知解聘。记者采访了解到,为这名幼师做招聘体检的医院证实其3次体检结果均不贫血。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有多位求职者在教师招聘中因携带“地贫”基因被拒聘。“地贫”基因是一种隐形遗传基因,很多基因携带者并不会发病,他们不会发病,与常人无异,既不影响生活,也不影响工作。有些地区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招聘中,不仅携带“地贫”基因者,甚至连有轻度和中度贫血症状的,也认定为体检合格。而厦门教育系统却认定“地贫”基因携带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不符合招聘条件,未免既荒唐也残酷。
胖东来全部录取30名刑释人员,有单位却因“轻微跛脚”“携带地贫基因”而辞退员工,同样是用人单位,差距为何那么大呢?
招聘者希望招到高度匹配招聘要求的人才,这种心理很正常。但人才形形色色,既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全面”,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属实难免。用人者重在用人所长,把最合适的人推上岗位,而不是以主观视角打量人选。在人的才华和素养面前,身体方面的某种缺陷不应成为无法逾越的“墙体”。否则,我们何以解释那些有身体缺陷的人往往可以凭借独特的技艺独当一面,且能在被重用时发出耀眼的光呢?
用人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人学”:重用人才,首先是平等和尊重。除了特定的岗位外,在普遍性的招聘语境中,决定谁人该用、谁人不该用的,不应是老板或负责招聘者的个人好恶,而是基于法律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规则和伦理。这个要求一点也不高,胖东来接纳刑释人员获众多网友赞誉的事实就是明证。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s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