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女子误服“化骨水”中毒身亡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使“化骨水”成为热议话题。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误服大剂量氢氟酸的患者。这位52岁的男子将含有2%氢氟酸和6%氟硅酸盐的液体误当作饮用水饮用,导致严重中毒。医院急诊科团队通过紧急除颤、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体外膜肺氧合以及其他支持性治疗,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急诊科主任陆远强强调,氢氟酸的危害远超硫酸等强酸,被称为“隐形杀手”,并提醒公众应将任何接触氢氟酸的情况视为紧急情况,及时就医以避免延误治疗。
⚠️ 氢氟酸的潜在危险性被低估:与硫酸、盐酸等常见强酸相比,氢氟酸被描述为“隐形杀手”,其毒性更为剧烈且不易察觉,可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
🚑 紧急救治的成功案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误服大剂量氢氟酸的患者,通过多项先进的医疗手段,包括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使患者转危为安并最终出院,体现了医疗团队的专业能力。
❌ 误服原因及警示:该患者因喉咙干渴误将含有氢氟酸的溶剂当作饮品饮用,总量达150毫升,其成分包括2%氢氟酸和6%氟硅酸盐,足以在短时间内导致器官衰竭。这一事件敲响了警钟,提醒公众应警惕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并确保其安全存放和标识。
🚨 氢氟酸中毒的急迫性:专家强调,任何与氢氟酸的接触,无论暴露程度如何,都应被视为医学急症,必须立即处理,以避免延误宝贵的救治时间,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前不久,一女子不小心踩到“化骨水”中毒去世,让人感动十分痛心和惋惜,一时间,“化骨水”成了许多网友热议的名词。不过,据多家媒体报道,作为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及浙江省中毒救治基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近期成功救治了一名误服大剂量氢氟酸的患者,并收到一面红彤彤的锦旗。
据报道,52岁的大叔干活回家后喉咙干得直冒烟,他觉得墙角半瓶“康师傅”可以解渴,于是“咕咚咕咚”喝下150毫升液体。
几秒后,他蹲下抠着嗓子直喊“烧得慌”。
通过检测大叔家人带来的“瓶装水”后,发现溶剂里含2%氢氟酸、6%氟硅酸盐,150毫升的大剂量,足以让成年人在几小时内器官衰竭。
情况危急之下,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主任陆远强及其团队紧急实施除颤,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体外膜肺氧及其他防治感染,加强营养等对症支持处理后,大叔在医院躺了十多天后,终于顺利出院。
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主任陆远强提醒,“很多人以为强酸里如硫酸、盐酸最可怕,但氢氟酸是隐形杀手,比硫酸阴毒百倍。”
氢氟酸中毒的严重性与接触浓度、时间及处理及时性密切相关,无论暴露程度如何,均需视为急症处理,避免延误救治时机。
